在廣東一個叫「碣石」的鄉下撿到一顆螺絲,當地師傅能幫你配成一輛摩托車

本文來源:不相及研究所

微信id:buuuxiangji

作者:發財金剛


陸豐市碣石鎮跟所有中國東南沿海的小鎮一樣,有著相似的風景。

矗立在街頭的電線桿就像蜘蛛巢穴一樣,路邊的走鬼攤販隨時都在與城管玩捉迷藏,摩的載著風塵女子疾馳而過,刺耳的喇叭聲從一直持續到天黑。

就是這樣的地方,卻一度是中國摩托車愛好者心目中的麥加。

圖片

過去,廣東有兩個地方能讓全國的男人血脈僨張,一個是東莞,另一個就是碣石。

80年代中後期,伴隨著國門的開放,碣石靠走私國外廢舊摩托車配件名聲大噪。

碣石就像是一扇最先打開的窗戶,讓當時的躁動年輕人第一次見到了光。

碣石走私的巔峰時期到底有多牛逼,經歷過的人會告訴你,在碣石撿到一顆螺絲,當地的修車師傅能幫你配成一輛摩托車。

「以前看到的帖子,說是一輛CBR1000R,撞車,挺嚴重的,送到碣石師傅手裏修,一個多月之後修成了兩輛。」

「那天我在路邊看到一輛很帥的機車,我追過去猛吸一口尾氣,連夜打車前往碣石,我找了位師傅對他吐出了這口氣,師傅轉頭用倉庫裏的零件給我攛了一台新車。」

圖片

曾經漫步在碣石的街頭,每十秒鐘就能碰見一輛大排量豪車,哈雷、水鳥、龐巴迪依次呼嘯而過。

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如今,碣石的走私摩托車已經收斂不少,殘存的也都轉移進地下。

整個小鎮不大,但要在那裏找到能你想要的摩托車並不容易。

那些車全都藏到了民房緊閉的卷簾門後面,只有在當地人的指點下,你才能在狹窄曲折的巷子裏找到它們。

前一秒你還在農村泥濘的小路踮著腳尖,後一秒你就仿佛踏入了摩托車博物館手撫絕版的寶馬水鳥,只有在碣石才有這樣的夢幻體驗。

去碣石買過一輛六眼魔神的朋友告訴我,那裏的村子建得就跟迷宮似的,無數條巷子又窄又深,一個村子藏著幾百上千輛摩托車在當地不算什麼稀奇事。

整個碣石就是一座規模不亞於迪士尼的摩托車主題樂園。

「各家各戶有無數外人看不見的翻修車間,有人在拿著刷子刷塑料件,有人在翻新車座,有人在編織輻條輪轂,有人正在焊制山寨的天蠍排氣,術業有專攻,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

配件店裏按部件分類,各種排氣、儀表盤、油箱、車燈、避震,從地板掛到天花板。

「有次和朋友路過碣石像這樣子的倉庫,我朋友不懂摩托車說像廢品站。老板聽到不高興說他的廢品站值八百多萬。」

哪天核戰爆發,世界一片廢土,我相信碣石這地方一定有世界最大的車幫。

圖片

走在碣石的街頭,碰到摩托車相關從業人員的概率極高。

穿著短袖,腳上夾著人字拖,滿手黑色油汙擦肩而過的壯漢,拆過的摩托車可能都比我見過的還多。

去街邊小店吃碗腸粉,隔壁桌衣服穿得破舊不堪的當地人很可能就是一個精通摩托車發動機的民間野生機械師。

每一台碣石摩托車到大陸一共經過兩手人:

第一手就是運輸偷渡的人,他們有門路管拍賣,他們從中賺取傭金。

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代購,有些東西,誰都能買,但是你帶不回來,尤其這種走私的東西。

第二手就是碣石了,其實當碣石拍賣回來車後就是手藝活了,什麼本事掙什麼錢。

全國大部分的水貨摩托車都是經過這裡師傅的手藝才從一個個斷了架子,缺了發動機的殘疾摩托變成四肢健全的水車。

三十幾年累積下來的產業和人才,讓碣石的摩托車修復技術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全世界各地原本應該魂歸垃圾處理場的摩托車,因為各種機緣,在碣石脫胎換骨。

國外的事故車舊車到了碣石就是裏程只有幾十公里的準新車。

圖片

當年,在全國的摩托車車友圈裏,全都知道碣石的一堵石牆。

那時全碣石所有的車行,都得拉著自家剛翻新的摩托車到那堵牆去拍一張照片。

因為只有在那堵牆面前留過影,這輛摩托車才算真正打上碣石認證,外地的線上車友才會買單。

在摩托車論壇上,每次有車友將自己摔壞的摩托車送去碣石維修,總會出現「又一輛原版原漆出貨了」這樣的評論。

有人甚至調侃,五十年後,碣石修車老能靠駕駛員殘肢復活駕駛員,原裝到每一個根手指,多年的關節炎都能給你復原。

「碣石現在的機車手工藝也走向國際了,定制非常牛逼。」

只要想像力足夠豐富,碣石甚至能為你量身打造一輛夢想中的坐騎。

圖片

圖片

一位少年騎著科幻電影《創戰紀》中的同款摩托車——特隆,在陸豐碣石街頭試車。

碣石不愧是摩托車聖地,滿街都在騎摩托車,摩托車已經寫進了碣石人的DNA中。

碣石鎮上不光摩托多,摩托車上的人也多,一輛小踏板上坐仨人太正常不過了。

學生騎摩托車,女人騎摩托車,就連老頭老太也騎摩托,在車流中鑽來鑽去從不輕易捏剎車。

不同性別和不同年齡段的人都在騎摩托車,讓人一度懷疑碣石人的血管裏流淌的是不是汽油。

圖片

▲新聞標題《碣石人對摩托車有多麽喜愛?看圖:寧願輸光了底褲,也不放棄摩托車!》

哈薩克的孩子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碣石的小孩則從小就趴在寶馬摩托車座上,感受發動機的細微震顫。

碣石就是中國摩托車文化的搖籃。

圖片

而這背後除了仰仗廣東地區巨大的洋垃圾產業,還有就是摩托車行業在中國的現狀。

大貿買不起,國產質量性能不滿意,碣石的水車成了多少騎士的夢。

圖片

在《中國摩托車文化的搖籃——探秘碣石》裏寫道:

「誰也搞不清中國第一輛正式進口的大排量摩托車是什麼時候,或是什麼型號,由於關稅高和國家政策等原因,第一輛正式進口的大排量摩托車進中國估計最早也在2000年左右。」

「而正是有碣石的存在,國內的追風少年們才知道摩托車居然不僅只是客運站摩的師傅騎的那種彎梁或三蹦子。碣石的車讓我們知道居然還有直列四缸的摩托車,讓我們知道居然有的摩托車排量比汽車都大,這讓我們最少提前10年接觸擁有國際科技水平的摩托車,讓很多人接觸到這種最有魅力的交通工具。」

圖片

如今,隨著國產摩托車品牌的崛起,還有稅率降低,很多騎水車的人都開始騎正規車了,再也不用像之前騎水車時提心吊膽。

加上一線城市交警對水車打擊力度加大,水車在北京上海等城市逐漸失掉了市場,但二三線城市依然對水車有著一定的需求量。

這幾年進口摩托車品牌紛紛進駐中國,而且價格日趨降低,碣石水車的生意遭受重創,水車價格持續攀底,之前一輛拼裝的水車店家利潤可達數萬元,如今或許只有幾千塊。

圖片

在陸豐所有的鄉鎮中,碣石的海岸線最長,是明清時期我國重要的海防重鎮,也是過去海盜們容易登陸的地方。

海浪拍打著礁石,碣石人正在等待下一股浪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