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微信id:guanchacn
「盲人顧客是上帝,普通顧客也是上帝,我要把我這些上帝們都照顧好。」
說出這番話的李店長,用他的實際行動實現了承諾。
近日,山西運城一家鋪有盲道的超市火了,從入口的無障礙便捷購物區、盲文標籤到付款時的閃付設備,視障顧客終於能無障礙地備年貨了。
這樣的改造被熱心網友記錄後傳至網絡,老板的暖心之舉引發了大家的熱烈討論。
▼感受下這家超市的努力:
https://youtu.be/d4XyAEpvAeQ
想出改造方案的李店長透露,為了便利視障顧客,他特意在超市靠近入口的地方劃定了一個區域,擺上了常用的日用品,並且允許導盲犬入內。
在每個品類區,特意印上了視障人士可以觸摸的盲文標籤:
到了結賬區,還有專門的無障礙付款通道,醒目的盲道不僅設立在了超市入口,還從付款通道鋪到了超市出口。
最讓李店長得意的是,除了上面的無障礙設施,超市還特意安裝了新的收款機,視障顧客不用費勁打開APP,只要把手機靠在機器上就能實現「一揮即付」。
「員工們都很支持我這個決定,顧客也都挺理解的,畢竟誰還沒有一個困難的時候啊。」李店長坦言。
無障礙改造完成後,超市的意見簿上,意見倒是沒有,反而出現了很多溫馨的鼓勵。
還有剛學會寫字的小學生,夾雜著拼音努力表達感謝,並給店長叔叔送上了一朵簡筆小紅花:
店內的其他消費者,看到盲人在超市順利購物的場景後,還拍下來傳至網絡,讓低調改造的超市一下子火了。
大家紛紛感嘆,超市的做法既能照顧特殊群體,又不影響普通顧客,滿滿都是正能量。
更有網友問,這種模式特別好,能不能學習借鑒?
對此,李店長爽快答應,這正是他的本意,他希望盲道不僅能便利當地顧客,也能被更多超市看到和借鑒,「抄這個不能算抄,公益的事哪能算抄?!」
盲道鋪進超市,不僅暖到了視障顧客,也暖到了其他顧客,而在生活中,視障群體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
2017年8月,四川眉山多家知名超市因長期圈占盲道當「停車道」引發關注,接到市民舉報後眉山城管市容環境管理支隊要求商家立即整改,並統一重新劃設非機動車停放點,將占用的人行道、盲道返還於民。
2019年11月,河北唐山一超市為防止購物車丟失,設立了不銹鋼圍欄,這樣的做法導致兩個無障礙通道直接被鎖住,不僅視障群體難通行,輪椅和嬰兒車也無法通過,給顧客帶來許多不便。
去年10月,浙江玉環市人民檢察院開展「拉網式」調查後,發現部分路段存在盲道缺失、無起始點標誌、坍塌等問題,相關部門立即對盲道固定點位進行修復,並開展侵占盲道行為整治活動。
在我們身邊,這樣讓盲道變「忙」道、讓少數群體「腳下不安全」的事至今仍屢見不鮮。而像李店長一樣,願意主動為無障礙通道做改造的人卻少之又少。
科技在高速發展,包括視障群體在內的少數群體的科技使用需求應被關注。正如科技需要「適老化」一樣,科技也應該向「無障礙化」邁進。
當前,我國公共服務類網站及移動互聯網應用(APP)無障礙化普及率較低,無障礙化水平有待提升,視障群體出行,尤其是購物,會遇到很多困難:付款時可能會輸錯金額,輸密碼也可能會暴露個人資訊等等。面對視障群體在電子支付時代遇到的難題,科技企業應該為此做出改變,讓格外努力生活的人可以像普通人一樣獲取便利。
在這方面,已經有人先行一步,就像李店長在超市安裝的銀聯手機閃付設備,無疑是視障群體的福音,有了它,視障顧客可以「一揮即付」,避免了找散錢的麻煩和耽誤的功夫。
疫情當下,戴著口罩不能掃臉的我們尚且感受到了操作手機的不便,那些看不見的朋友,更需要科技為他們帶來一束光。希望這樣的無障礙設施能走進更多的店家,也希望包括視障群體在內的少數群體能踏踏實實、方便安全地出門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