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內蒙古高考理科狀元石悅(前右三),在一場活動中被粉絲包圍。
恢復高考40年來,中國各地誕生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狀元。
近幾年高考狀元受到熱捧,有機構還專門做了調查:大多數的狀元,未能成為職場狀元。
狀元們到底過得怎麼樣?新浪拍攝了六位曾經的高考狀元。
本文來源:新浪新聞
攝影:吳皓
▲省級高考狀元,成了知名遊戲主播?這個叫石悅的姑娘做到了。
2006年高考,她考了702分,是當年內蒙古理科狀元,考取了清華大學建築系,本科畢業後到北大讀了碩士。畢業後,她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當遊戲女主播。現在她在某直播平台擁有109萬粉絲,網名“女流”。
▲石悅的父母對遊戲的態度很寬容,遊戲成了她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放鬆身心的最好方式,並未影響高考。她從大三時就開始嘗試在宿舍錄製遊戲視頻,2015年正式成為遊戲主播。
直播兩年,她受到了大量粉絲追捧,在參加活動時常被粉絲包圍,要求合影、索要簽名。
▲在石悅看來,高考狀元身份只能代表過去的榮譽,並不能說明和定義一個人的能力和真正適合做的事業,她至今還記得當年大學導師和她說過的一句話:“人生不是規劃出來的,人生是跟隨自己的靈感和直覺走出來的。”
這也幫助她跟隨了自己的內心,在人生選擇上做出了看似“瘋狂”的決定。
▲這個地鐵裡的上班族名叫佟亞濤,來自河南漯河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
佟亞濤1989年出生,2007年以658分的成績成為當年的漯河市文科狀元,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之後順利保研。
如今十年過去,他目前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擔任一檔財經欄目的夜班編輯。
▲佟亞濤家裡的經濟條件並不好,但父母一直都很關心和鼓勵他學習,希望他通過高考離開農村,過上不一樣的生活。他自己也很努力,第一年參加高考失利,他便又復讀了一年。
他目前月收入人民幣1萬元、單身;跟別人一起合租,月租2900元,騎車10分鐘就能到單位。
▲在佟亞濤看來,讀書能夠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一個人的命運,特別對於出身貧苦家庭的孩子來說更是如此。佟亞濤喜歡自己的工作,他希望自己能夠憑藉自身的努力在北京買房、養活自己和家人,“高考狀元只是過去,能夠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是要靠自己。”
▲周劼人,2005年以659分的成績,成為杭州市蕭山區高考文科狀元、浙江省第四名,入讀清華大學新聞系,畢業後進入新華社工作了六年。
2015年,周劼人離開新華社,加入一家健康科技類創業公司任合夥人。她說:“好不容易趕上現在這麼好的時代,怎麼可以一味求安穩呢。”
▲周劼人從小成長在非常自由的環境裡,母親從來不會把成績看得很重。她興趣廣泛,學習鋼琴、舞蹈和戲曲讓她的課餘生活豐富精彩。
她說:“我的自信和今天取得的成績與高考狀元身份的關係不大,無論當時有沒有成為高考狀元,我依然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如今的周劼人是一個2歲孩子的母親,在北京有自己的房產。她每天8:30-9:00出門上班,下午5點到家,全心陪孩子到9:30,然後繼續工作到凌晨。
“我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但這是我選擇的事業。我也希望能夠做一個更出色的媽媽,能夠給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和美好的未來。”
▲劉也行來自河南信陽市,2004年以719分的成績,成為河南省高考理科狀元,後來成為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博士。現在他是清華控股資產管理集團的一名投資總監。
對於狀元身份,他說:“這不應該是我人生裡的唯一高點,畢竟考試只是人生早期階段中的一個小插曲。”
▲劉也行的父親是一名大學教授,母親是一名公務員。他從小喜歡讀各類書籍,父母從來不干涉他的學習。2013年,還在清華讀書的他參加了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節目,沉穩冷靜的答題風格讓他獲得了“清華新一代男神”的網絡稱號,也讓他在全國觀眾面前“火”了一把。
▲1987年出生的王浩然,是2005年湖北恩施州理科狀元,父親是公務員,母親則在家做些小生意。清華化學系本科畢業後,他曾南下到廣州一家房地產相關公司工作,也曾嘗試創業,但都不成功。此後他去香港深造,2013年回到北京,加入了一家著名的金融投資公司。
▲王浩然坦言,成為高考狀元並沒有對自己之後的人生產生太大影響,他工作很忙,幾乎每天都要加班。喜愛戶外運動的他每年都會到不同的國家潛水,東南亞的許多潛水勝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對於未來,王浩然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他說:“做好目前工作,先打好基礎吧,說不定還會嘗試創業。”
▲周勇現在是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負責廣播電視新聞理論、實務與視覺傳播效果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他是1992年湖南省高考文科狀元,這一身份讓他得以進入夢寐以求的人民大學,選擇自己喜歡的新聞專業。如今,曾經的狀元身份只是偶爾成為飯桌上的談資。
▲周勇的家在湖南汨羅縣城,高考狀元身份讓他獲得了四川一家企業一萬元的資助,這在當時是很大的一筆錢,當時人大一年的學費是300元。
進入人大後,在一次分快慢班的外語考試上,他被分到了慢班,“那時還是有點失落,也認識到自己與他人存在的差距,高考狀元只是一時風光。”
▲對於這些年社會對於高考狀元的熱捧現象,周勇覺得媒體把高考狀元過度標籤化,甚至到了濫用的地步。
他認為:“社會輿論不應該過於神話高考狀元,在我看來,任何經驗都是不可複制的,個人努力永遠比一個光鮮亮麗的標籤要來得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