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陰陽師為主題的陸劇《晴雅集》、《侍神令》,早在20年前便被拍成了經典作品

本文來源:豆瓣電影

微信id:film-douban

作者:RAMA

最近接連出現了兩部關於「陰陽師」的電影。

分別是趙又廷鄧倫主演的《晴雅集》和陳坤周迅主演的《侍神令》

雖然都關於陰陽師,但這兩部作品還是有區別。

《晴雅集》改編自夢枕貘的小說《陰陽師》,《侍神令》改編自手遊《陰陽師》。

當然,手遊《陰陽師》也取材於《陰陽師》小說,只是劇情有所改動。

而這次陳坤趙又廷扮演的陰陽師,不免又會引起一番比較。

圖片

圖片

但對於熟悉《陰陽師》系列的老粉來說,恐怕野村萬齋扮演的安倍晴明(陰陽師),才是他們心中難以超越的白月光。

他塑造的安倍晴明,陰柔與剛毅兼具,俊秀中透著狡黠。

原著粉看了都直呼:他就是安倍晴明!

圖片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超級IP——《陰陽師》。

陰陽師是日本古代專司天文、地理、鬼神、占卜的一種職業。

而安倍晴明是歷代陰陽師中最著名的一個。

據記載,安倍晴明是活躍於日本平安時代的陰陽師。

而他的生平事跡也孕育了很多神話傳說,夢枕貘的小說《陰陽師》就來自這些傳說。

圖片

很多人對陰陽師的了解正是來自這部小說。

夢枕貘,原名米山峰夫,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東海大學文學系文學專業畢業。

生於1951年的夢枕貘,在高中時期就開始寫作小說。

夢枕貘的筆名來自一個在中日兩國流傳甚久的故事。

貘是可以吞噬噩夢的神獸,古人稱之為「夢貘」。

夢枕貘以奇幻風格作品見長,被譽為「日本魔幻小說超級霸主」

夢枕貘本人也是一位中國神話和歷史愛好者,他的小說中不乏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的元素。

圖片

陳凱歌的電影《妖貓傳》就是改編自他的小說《妖貓傳:沙門空海》。

圖片

總之在夢枕貘的小說後,「陰陽師」一躍成為超級IP。

衍生出了漫畫、動畫、遊戲、連續劇、電影、舞台劇等一系列作品。

今年接連出現兩部以此為題材的電影足見其魅力。

圖片

說到陰陽師安倍晴明,史上確有其人。

他本人的身世極富傳奇色彩,相傳他的母親是一只白狐。

據《葛葉物語》所載,下級貴族安倍益材自惡右衛門手中救出一只白狐,

這白狐是和泉國信太森林中修行多年的狐仙「葛葉」。

後幻化為人與益材相戀,之後產下了晴明。

晴明一出生便繼承了母親的強大靈力,雙眼能見鬼怪,也就是俗稱的陰陽眼

圖片

如果說夢枕貘的小說,將安倍晴明從塵封的歷史中帶到讀者面前。

那麽野村萬齋的演繹,就賦予了他鮮活具體的形象。

他將晴明身上屬於白狐的妖異感表現得十分貼切。

很難想到有多少男演員能把握好這種「半妖氣質」,從這個角度看,「廠花」陳坤的陰陽師值得期待下呢。

圖片

很多人覺得野村萬齋就是安倍晴明,還真不是粉絲濾鏡。

因為原著作者夢枕貘曾說:他筆下的安倍晴明就是照著野村萬齋的形象來寫的!如果不是野村萬齋來扮演,那電影就別拍了!

圖片

野村萬齋出演過兩部《陰陽師》。

第一部於2001年上映,是公認為最經典的一版陰陽師。

如果你喜歡鬼怪玄幻類題材,千萬不要錯過這部經典之作。

當年,這部電影創下了30億日元的票房紀錄,隨後誕生了大批野村迷和安倍睛明迷。

這版《陰陽師》也奠定了此後陰陽師系列的審美基調。

漫畫家天野喜孝負責電影的人物設計、原畫創作和服裝設計。

電影的音樂部分也十分用心,由梅林茂(《花樣年華》《十面埋伏》作曲者)創作,真可謂是強強聯手了。

圖片

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郭敬明的《晴雅集》也有手繪版海報,風格與天野喜孝有幾分神似。

看得出創作者試圖沿襲陰陽師的審美風格。

電影《陰陽師》的故事情節並不復雜,日本平安時代,人民生活疾苦,怨靈叢生。

人、鬼與妖怪共存於世間。

陰陽師的出現,正是為了平衡天地人鬼間的矛盾。

他們隸屬宮廷,占卜吉兇,觀宇宙萬物,穿梭於人間與靈界。

圖片

《陰陽師》中另一個重要人物是源博雅(伊藤英明 飾),善良耿直的他與狡黠優雅的晴明惺惺相惜。

兩個性格迥異的角色一起斗鬼怪驅邪祟,製造了不少笑料。

二人的關係有點類似福爾摩斯和華生。

圖片

伊藤英明扮演的源博雅,與野村萬齋扮演的晴明,至今仍是很多影迷心目中的最佳銀幕搭檔。

由於背負著狐妖之子的身份,晴明在一眾陰陽師中是被排擠的對象。

一次,被「同事」挑釁的他以一片樹葉將飛舞的蝴蝶劈成兩半,將在場眾人都嚇得倉皇逃走。

圖片

這也是源博雅與安倍晴明的初識。

善良的源博雅認為晴明此舉,不僅邪氣而且殘忍,更加深了對妖狐之子的成見。

圖片

當他親自拜訪晴明才發現,蝴蝶並沒有真的被劈開,只是晴明施展的幻術而已。

二人逐漸成了知己好友。

以葉殺蝶的事跡也驚動了宮廷陰陽師的頭領道尊

他發現了晴明的真實實力,開始視其為自己的威脅。

圖片

道尊表面上是宮廷首席陰陽師,背地裏卻是惑亂朝廷的妖師,經常運用法力製造鬼祟妖邪。

圖片

他利用輔姬(王妃)綾子被皇帝冷落拋棄產生的怨念,做法將她變成女鬼。

綾子的情敵任子誕下的小皇子——敦平親王,也被道尊施法變成了魔嬰。

圖片

道尊和晴明都是遊走於陰陽,有神通的法師。

但一正一邪,最後終需一戰。

此後的故事就圍繞二人如何斗法。

在此就不劇透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這部電影。

圖片

斬妖除魔的故事雖說都有固定的套路,但《陰陽師》中也有令人深思的寓意。

例如其中很多精怪都是由人的怨念幻化而成。

正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人心才是萬惡之源啊。

圖片

雖然是多年前的作品,但無論是人物造型還是道具都非常精致用心。

不愧是漫畫大師天野喜孝參與的美術設計。

圖片

電影場景的營造也非常用心,相當具有古典的詩意之美,很多畫面都讓人想截圖。

雖然對這部電影的評價是貶褒不一,但野村萬齋的表演卻是獲得了一致好評。

圖片
也許你不曾聽說過野村萬齋,但原定的日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可就是他呢。

可惜因疫情影響,上個月日本宣布解散了開閉幕式導演團隊。

否則我們也許能看到一個充滿古典奇幻色彩的奧運會開幕式吧。

不過野村萬齋的主要身份既非演員也非導演,而是一位狂言師

狂言是日本四大古典戲劇之一,地位相當於中國的傳統京劇。

野村萬齋被譽為國寶級的狂言師,但在《陰陽師》之前,野村萬齋從未主演過電影。

圖片

不得不感嘆夢枕貘的堅持,和導演對創作者的尊重。

其實回想很多經典角色的誕生,都是因為大膽的選角。

創作者不拘泥於演員的知名度和固有形象,只根據電影人物的氣質來選角,最後反而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圖片

不禁想起《霸王別姬》中的張國榮,當初也是被很多人質疑一個香港明星出演京劇名家是否合適。

但最終成就了一個舉世無雙的程蝶衣。

圖片

但對於野村萬齋來說演電影終歸是副業。

生於狂言世家的他其實別無選擇,只能成為狂言師。

三歲登台,從小接受父親的嚴苛訓練。

他自己也說與父親的關係不像父子更像師徒,可以說比一般孩子的童年辛苦得多。

圖片

但功夫不負有心人,正因為長期的傳統表演訓練,讓他舉頭投足間有著一般演員沒有的古典氣質。

這才使得他扮演的安倍晴明,格外深入人心。

他憑借這一角色獲得了第44回藍絲帶獎最佳男主角,以及第25屆日本演藝學會新人獎與最佳男主角優秀獎。

圖片

這部20年前的《陰陽師》,也許在特效技術方面不能與今天的電影相比。

但它卻是第一次將安倍晴明的故事搬上大銀幕,也塑造了史上最成功的安倍晴明形象。

或許野村萬齋已經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一個「標準」,後來的陰陽師,恐怕都會被拿來與他一較高下。

究竟有沒有人能超越這位狂言師20年前的表演,我們拭目以待。

圖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