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想當牛仔的青年,到新疆租下一大片荒原

本文來源:借宿

微信id:jiesu2021

作者:直樹

圖片

在中國西部,有一座叫「荒野牧場」的理想國。

一群熱衷於騎馬穿越的牛仔,正在那裏過著無數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他們會成群結隊地騎著馬,

在一望無際的荒漠上馳騁,

上演現實版「荒野大鏢客」。

圖片

他們會登上荒野峽谷的最高處,

在巨石之上,唱上一首歌,或是跳上一支舞。

圖片

他們會騎馬在積雪覆蓋的白色荒原上追趕獵物,

假裝自己是美劇《黃石》裏的瑞普••••••

這些我們曾經只在電影、電視劇裏見過的畫面,都是荒野牧場牛仔們的日常生活。

荒野牧場的創始人,人稱小馬哥,今年31歲,是新疆回族人。

牛仔的心

始終是屬於草原的

▲還沒蓄胡須的青年版小馬哥

小馬哥還記得,自己第一次獨自騎馬,是六七歲的時候:

「從小,家裏人就會騎著馬帶我去山裏玩。但那和自己騎上馬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當時我興奮極了。」

對草原上的漢子來說,光背騎馬是他們馬背生涯的開始。

從馬背上摔下來過無數次,但每一次都是站起來,拍一拍身上的土,又繼續上路。

圖片

成長過程中,他學過很多種馬術:英式馬術、美國西部牛仔馬術••••••

「英式馬術重在優雅,卻過於一板一眼。對於騎馬的服飾、騎馬的動作,甚至手放在那裏都有很繁瑣的要求。不如美國西部牛仔來得自由、灑脫。」

圖片

長大之後,他也去過很多國家的騎馬聖地。

但繞了一圈回來之後的結論卻是:「還是在遼闊的大新疆騎馬,更舒服。」

於是,在自己的故鄉,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牧場,成為一名騎馬穿越的牛仔,變成了他長期埋藏在心底的一個夢。

圖片

2018年,小馬哥終於下定決心,放棄了自己在城裏的事業,來到南山附近,租了一片空地。

這裡幾乎滿足了他對理想牧場的所有想像:

1. 這裡的氣候條件適合馬匹生長,本地的伊犁馬品種豐富,馬的品質也很不錯;

2. 幾乎家家戶戶都養馬,周圍時不時就會有賽馬、刁羊的活動,遊牧文化濃厚;

3. 牧場不遠處就有原始森林、空中草原、荒野大峽谷,地貌非常豐富;

4. 最重要的是,牧場距離烏魯木齊市中心只有五六十公里。只要開車一小時左右,他就能回到在市中心的家裏。

他在牧場裏搭建起了一個100㎡的小木屋,一個300㎡的馬廄,裡面最多能養12匹馬。

再加上外面散養的母馬和小馬駒,牧場一共有30多匹馬。

其中,既有國外進口的,也有從北京等地買來的馬,不過更多的還是當地的伊犁馬。

最貴的馬是純血馬雷神索爾,今年5歲,價值15W左右。

和一生都在草原上放牧的牧民不同,他讀過大學,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鋼筋混泥土的大城市裏,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

但對馬的熱愛,讓他的心一直無法真正紮根在城市之中。

他始終懷揣著一個夢:希望能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牧場,養上一群馬,帶上朋友們一起去探訪那些藏在秘境之中,只有騎馬或是步行才能抵達,親眼見到的景色。

▲在牧場訓馬的小馬哥

每天上午10點左右,小馬哥會從家裏出發。

來到牧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刷馬、訓馬。

如果當天要騎馬穿越的話,一般會在12點左右出發。

圖片

▲圖源網絡

每年3月底到4月初,他會騎著馬去尋找自然脫落的鹿角。

圖片圖片

▲夏季騎馬穿越可以在野外喝酒烤肉、露營數星星、放露天電影

5-7月是他最喜歡的季節。

這時候,牧場附近空中草原會開滿五顏六色的花。

騎馬馳騁在花海間,是一年之中最爛漫的活動。

他還常常在秋季遠行,當車輛無法再前進之時,才是騎馬穿越的開始。

通過諮詢當地牧民,找到更多自己以前沒有去過的秘境。

小馬哥說馬背上看風景是永遠都看不膩的

而等到一場大雪過後,整個牧場都變成了白茫茫的冰雪世界。

騎馬漫步其間,你會看到《權利的遊戲》裡面經常出現的場景。

圖片

▲荒野牧場版小馬哥

在山上度過的日子,雖然在物質上比不上大城市的舒服,但小馬哥始終認為「胯下有馬,心中有草原,就夠了」。

牧場裏有趣的人

越來越多

很多原本已經在大城市生活的馬友,聽說了小馬哥的故事,都想來荒野牧場走走。

沒想到的是,很多人來了一次就成了常客,甚至還有不少人從此便不願意走了。

不信你看,帶著墨鏡、蓄著一臉絡腮胡的買教練就是其中一個。

別看買教練只有26歲,卻是牧場裏當之無愧的技術流。

他曾是就職於西部馬術俱樂部的教練,夢想是拿到一個全國級繞桶馬術比賽的冠軍。

圖片

牧場的常客還有精通音樂的畫家——凱撒老師。凱撒本來是一名大學老師,還擁有自己的畫室。

不過,因為癡迷於馬,他的畫室裡面滿滿當當全是與馬有關的畫。

上個月凱撒老師來到牧場,坐在皮卡上畫荒野牧場裏的小綠屋。

在零下20度的戶外,愣是畫了一個半小時才收工。

圖片

▲小馬哥和朋友們

此外,還有常年混跡在劇組,參與過《安家》等熱門電視劇拍攝的攝影師,在美國讀大學的學生,還有音樂家、導演等等••••••都把荒野牧場當做他們的第二個家。

他們聚集在一起,不僅僅是為了滿足自己常年浪跡荒野的心願,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了解中國西部的馬文化。

於是,他們把自己騎馬穿越的路線整理、記錄下來,帶領來到慕名來到荒野牧場的客人們去體驗他們曾經見過的峽谷冰川、山河草原:

對於騎行穿越的路線選擇,小馬哥有一套自己的標準:

第一、避開傳統景區,必須是車到不了,只能通過騎馬或是步行才能抵達的秘境;

第二、他會根據地貌的豐富性給路線評分,最好是能同時擁有森林、草原、湖泊、雪山等多種地貌的路線;

圖片

▲難度三顆星的路線

此外,來荒野牧場的客人,在馬術方面大多是零基礎。

他還會根據每條路線的路程長短、難易程度不同,給路線做一個評分:「比如需要一直翻山,就是比較難的線路,一般不會推薦給新手走。」

為了讓路線的難易程度變得更加可控,小馬哥還會根據線路設置一個公里數:

「太長的路很多人是走不下來的,所以既會有5公里的、10公里的短途騎行,也有時長達60公里的長途。」

▲翻越黑達坂,難度係數三顆星

給客人們體驗的最難的路線,會控制在三顆星之內

騎馬穿越並沒有補給車隨行,帳篷、睡袋、食物等物資都是靠馬馱。

這對於馬和人都是比較大的考驗,但這恰好是體驗牛仔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馬背上的每1分鐘

都不算浪費

圖片

對於牛仔來說,一天的時間是過得特別快的。

在南山,幾乎每個月都至少會有一次刁羊的活動。

每次都會有上百人參加。

比賽時會以村或是家庭為單位組隊。

隨著主持者一聲令下,騎手們開始爭奪一只已經宰殺過的山羊。

圖片

經過激烈的追逐,誰的隊伍先拿回家就算獲勝••••••每場刁羊活動持續的時間也不同。

快的話兩三個小時就結束,如果比賽競爭比較激烈的話,持續十幾個小時也是有可能的:

「有一次,我們下午4點開始玩,一直玩到了凌晨3點鐘。有時候,羊已經被人拿回家了。但如果他們沒玩夠,會重新從家裏拿一只,繼續比賽••••••」

圖片

但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新疆長時間被封鎖。

小馬哥和伙伴們曾因為大環境的緣故,兩次被要求在家隔離。

疫情稍微緩和下來的那段時間,來牧場體驗騎馬的客人也只有零星幾個。

但或許是天性使然,牧場裏沒有一個人會愁眉苦臉。

夏天上山種樹,冬天鏟雪,每年都要拉草備料,每天都需要訓馬、打掃•••••牧場裏有幹不完的活兒。

圖片

▲去遠的地方騎行需要先用拖掛車把馬拉過去

只要抓住空閒的時機,他們就會去走四顆星、五顆星難度的路線:

有一次,小馬哥在一天之內騎著馬走了60公里,翻越了牧場附近最高的薩拉達萬雪山——海拔3540米。

騎行的範圍也並不局限在牧場附近。

小馬哥自己體驗過的最遠的一次騎行,是在距離牧場1000公里的阿勒泰地區:先用拖掛車把馬運到目的地,然後開啟長達9天的騎馬穿越。

每當看到小馬哥騎著馬走在僅靠懸崖峭壁的路上,總有人問他:「難道你不害怕嗎?」

小馬哥回答:「馬能通過你的肢體感受到你的情緒。如果你害怕,它也會害怕。你要做的應該是相信你的馬,抓好你的韁繩,讓它順利通過就好了。」

既要不羈的自由

也要安穩的幸福

圖片

▲能看見雪山的大都市:烏魯木齊

最後,我問買教練:「牛仔們會不會追求車子、房子這樣的東西?」

跟我預想的不同的是,他說對這些物質的要求當然也是有的,只不過欲望並沒有其他人那麽強烈。

圖片

荒野牧場現在一共10個人左右。冬天的小木屋太冷了,除了住在山上的飼馬員,其他人一般都會回到自己的家中。

而小馬哥自從有了兒子之後,便不分季節,每天六七點便按時回家。

圖片

在兒子才9個月大的時候,他就把兒子抱上了馬背。

小家伙手緊握著鞍頭,腿貼著鞍子,小牛仔的樣子展現無疑。

可當我問他對兒子的未來有什麼期待時,他只是說:「我只希望他是自由的,是快樂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