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韓劇《女神降臨》置入了中國品牌,韓國網民看了不爽

本文來源:觀察者網

微信id:guanchacn

作者:陳聰


為了降低製作成本、緩解製作壓力,影視作品在籌備之初都會與商家洽談廣告植入事宜。

不過,如果是在本國影視劇中看到了外國品牌的植入,會不會感到奇怪呢?

這些天,一些韓國網友很是不爽,因為他們在韓劇中看到了中國品牌。

圖片

據韓媒《朝鮮日報》11日報導,正在韓國tvN電視台上播出的電視劇《女神降臨》,因為劇中出現的中國品牌植入廣告,引發韓國網民不滿。

韓國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表態,將就該劇的廣告植入是否過當展開討論,而後再決定是否處罰。

圖片

公開資料顯示,tvN電視台隸屬於CJ集團,是韓國國內最有影響力的有線電視頻道,僅次於KBS、SBS和MBC三大無線電視台,製作過《九回時間旅行》、《仁顯王後的男人》 、《請回答》系列、《需要浪漫》系列、《末生》和《秘密森林》等知名韓劇。

而《女神降臨》則是改編自同名網絡漫畫的浪漫喜劇,由文佳瑛、車銀優等主演。

韓國網民注意到,在《女神降臨》最新播出的劇集中出現了不少的中國品牌。

例如,男女主角在等公交車,身後的站台廣告是中國的電商企業京東;劇中人物會在京東上購物並收到印有logo的快遞盒;而女主角也會在便利店外吃來自中國的即食火鍋。

此外,中式醬料品牌李錦記也是《女神降臨》的贊助商。

圖片

圖片

韓媒形容,在韓劇中出現如此之多、來自中國品牌的植入式廣告,顯得「無比突兀」。而韓國網友也猛挑刺,認為如果不聽人物對白的話,會誤以為正在看的不是韓劇,而是中國電視劇,「向中國資本敞開懷抱就是會經常鬧出問題的」。

1月7日,韓國廣播通信審議委員會發言人表示,他們近期一共收到了五起有關於《女神降臨》廣告植入過當的投訴,已經致函製片方要求解釋。後續將召開會議,就是否開罰進行討論。

來自《女神降臨》劇組的工作人員則回應稱,「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觀察者網注意到,一些韓媒借機炒作,認為要提高警惕,嚴肅對待中國資本通過文化產業「侵入」韓國社會的問題,「如同好萊塢製作的電影《花木蘭》一樣,未來韓劇也有可能走上迎合中國人口味以扭曲自身的道路」。

還有韓媒直接造謠,聲稱中國已經推出「東北工程」意在把韓國歷史納入中國歷史,推出「泡菜工程」掠奪韓國飲食文化,煽動韓國民眾敵視中國。

事實上,中國企業在韓國電視劇中投放廣告、進行植入早已有之。

2014年,韓劇《三天》中,主角通過淘寶預約餐廳,「這是中國企業在韓劇中植入廣告的首次嘗試」。2016年的韓劇《孤單而又燦爛的神-鬼怪》和2018年的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中,則是有中國的雞尾酒品牌RIO頻繁「搶鏡」。

2018年的韓劇《你的管家》中,中國品牌的轎車作為劇中人物的搬家工具被使用。

圖片

韓國廣告界人士向韓媒分析指出,比起韓國消費者,中國企業在韓劇中植入廣告,其實瞄準的是中國市場和國際市場:「因為韓劇在世界各地都很流行,所以在這裡做廣告的話,不僅僅是韓國和中國,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也能知道這個品牌。」

根據韓國國際文化交流振興院每年都會發布的《全球韓流趨勢》報告,2020年的上半年,韓流文化為韓國創造了10.4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達到歷史新高。

對此,韓國國內也有影視界人士坦言,韓流文化橫掃世界各地的盛況之下亦存在著隱憂。

韓國某廣播電台的負責人就中國品牌出現在韓劇中發表看法時就表示,這樣的情況會越來越多,「考慮到最近一集電視劇的製作成本已經高達數億韓元,我們很難拒絕一家中國企業的贊助;如果我們想要保持優勢,繼續製作出質量上乘、引領潮流的影視作品,在策劃之初就得把目光投向海外市場,讓海外資本參與投資。」

該負責人尤其提到,一些在韓國國內獲得高收視率的熱門電視劇,看似成功,但是因為海外市場反響冷淡,最終都沒能實現盈利,所以「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接受中國資本的問題,而是無法與中國資本切割的問題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