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富馬斯克和中國首富馬雲,那場尷尬的對談

2021年1月8日,馬斯克當上了全球首富。

2019年8月29日,他和當時的中國首富馬雲進行了一場以AI為主題的對話,那是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的壓軸大戲。

那場對話在當時遭到很多批評。

有說「兩人話不投機」、「不在一個頻道上」、「又冷又尷尬」,國外一些毒舌則評論馬雲「是白痴」。

許多大陸網民也酸了一把。

▲(馬斯克年輕時創辦了paypal)

很多youtuber都做了精華剪輯。

流傳較廣的是下面這個影片:

影片標題是:When Elon Musk realised China’s richest man is an idiot ( Jack Ma ) (當馬斯克發現中國首富是個白痴)

影片中的對話,經自媒體《火星軍情局》翻譯大概是這樣的:

馬雲:「未來難以預測,人類有史以來對未來99.99%的預測都是錯的。」

馬雲:「最近人們談論AI,說人類會被機器控制…我從不理會,那是不可能的 … 根據科學,人類永遠不會創造出比人類更聰明的動物。」

馬斯克:「我完全不同意。」

馬雲:「我的觀點是:電腦很靈光,但人類更聰明。」

馬斯克:「絕不(喝水消氣)」

馬雲:「電腦只是人類創造出的一個聰明的工具,但未來人類會創造比電腦更聰明的工具。」

馬斯克:「….」

後續有些youtuber跟進:

▼為什麼外網說中國首富是傻帽?Jack Ma is an idiot?

▼科技漫談 | 馬雲對話馬斯克為什麼被吐槽?

▼What Chinese People Really Think About Jack Ma vs Elon Musk (REACTION)(中國人對馬雲和馬斯克的真實看法(反應))

▼is Jack Ma an idiot?(馬雲是個白痴嗎?)

以下是澎湃新聞當時對那場對話的精華摘錄。

來源:澎湃新聞

微信id:thepapernews

8月29日,作為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開幕式的最後一個環節,特斯拉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和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上海上演直接對話。

這兩位知名企業家素來都是「流量擔當」,快人快語。

他們這次就AI未來、火星移民、教育工作、生命科學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怎樣的交流?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在此各自整理出10大金句。

圖片

▲對話現場 IC 圖

馬雲十大金句

1、我不喜歡將AI稱作「人工智慧」,我稱其為「阿里巴巴智能」。

2、(談AI是否會影響就業)為什麼要有那麽多工作?我覺得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時就好了。有了電之後,大家晚上可以去唱歌跳舞,有了人工智慧之後,人們會有更多時間享受為人的樂趣。

3、在AI時代人類可以活到100歲,需要AI去照顧老人。如果你爺爺的爺爺說「我明天還要上班」,這就太糟糕了。

4、人沒有辦法製造人,機器就是一個玩具。

5、圍棋是為人類設計的,我覺得和計算機下棋很傻。

6、未來要想在AI時代生存,愛商(LQ)要高。

7、我對火星沒有興趣,我就是「火星人」。

8、清理海洋垃圾比去火星更難。

9、不是技術改變了世界,而是技術背後的夢想改變了世界。

10、人類犯錯是好事。人類生命的自然消亡也是一件好事。

馬斯克十大金句

1、(談人工智慧威脅論)老話說,打不過他們就加入他們。

2、人類的自然語言對於計算機來說太慢了,就像鯨魚在發聲。計算機看人一定
會覺得特別無聊。

3、地球過了45億年,終於有機會讓生命去其他星球生活。我們不確定這個機會窗口會開多久,只能確保盡快抓住。

4、用地球GDP的0.5%或者1%來探索太空,我覺得是對未來比較明智的投資。

5、上海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非常震撼,全世界都看到了一個好的案例。我從未在
其他地方看到過這麽快的發展。

6、中國就是未來,未來令人激動。

7、有了腦機介面,年齡就不是問題。人類可以隨時像打遊戲一樣「存檔」。

8、該不該為了延長壽命改變DNA?這是一個問題。

9、未來教育需要實時上傳。講課是糟糕的方式,帶寬太低。

10、AI就是「愛」。

記者手記:

整體而言,我們看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和謹慎悲觀主義者的對話。

儘管馬斯克對AI在漢語拼音中諧音「愛」感到有趣,在對話一開始就拋出這個「梗予但他認為很多人低估了機器的聰明程度。對此,馬斯克提出「打不過AI就加入AI」、即通過腦機介面的方式,實現人與機器的融合共生。

相反地,馬雲對人類的優勢感到樂觀。認為人無法製造出人,機器永遠只是玩具。

機器也無法威脅到人類的就業,只會讓人類有更多時間享受為人的樂趣,甚至實現一周工作3天,一天工作4小時。

比起馬斯克盛贊AI的進步,馬雲傾向於直接解構AI在某些領域的成就。例如,他認為圍棋作為一種人類的遊戲,人機對弈本身就「挺傻」。

另一個主要的分歧點在於火星探索。作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創始人,馬斯克強調人類需要成為「多星球物種」,把握住時間窗衝出地球。

而馬雲直言對火星沒有興趣,他更關注地球本身的可持續發展。比起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他倒是更欣賞馬斯克在地球上「挖洞」以解決交通擁堵的思路。

馬斯克則為「仰望星空派」辯護道,探索火星無需占用太多資源,用GDP的1%左右對未來進行投資,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

最後,在教育、就業、人類壽命等具體社會問題上,馬斯克提出了「實時知識上傳」、「腦機介面」、「修改DNA」等具體技術路徑,十足的理工男思維。

馬雲則更強調教育的創意、為人的樂趣和生命的使命等抽象願景。

以下影片是對話全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6007oIRWac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