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疫情,中國多地號召「就地過年」不返鄉;北京黨政機關幹部「帶頭在京過節」

早在2020年12月下旬,北京市就發出要求:在京機關幹部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頭在京過節」,倡導市民群眾就地過節,非必要不離京、不離境。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微信id:cbn-yicai

作者:林小昭

農歷春節將至,寒冷的冬季疊加復雜的疫情,當前已有貴州、福建、浙江、安徽、深圳等地發出倡議,號召市民留在當地過年。

在浙江,浦江縣、武義縣、寧波鄞州區等地紛紛倡議新市民留在當地過年。

《寧波日報》12月31日報導稱,寧波市鄞州區雲龍鎮商會發出了一則關於兩節期間鼓勵浙江省外職工在雲龍過年的倡議。倡議提出,為毫不松懈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心用情關愛外地職工,鼓勵企業省外職工兩節期間在雲龍安心過年,倡議雲龍商會企業對安心留守的省外職工給予666元壓歲紅包的獎勵。

倡議還提出,對春節期間繼續在生產一線加班加點的企業職工,應嚴格按照《勞動法》的規定支付不低於國家規定的3倍工資的報酬。

近日,深圳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知,為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嚴管單位人員外出,全市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的領導幹部要帶頭在深過節,非必要不離深,嚴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確需離深的,必須提前請示本單位批准。

福建省規定,各地原則上不舉辦年會聚會;擬執行錯峰放假制度,各級各類學校要精準有序錯峰放假開學。同時,建議所有人做好個人防護,堅持佩戴口罩。鼓勵幹部群眾、務工人員留在當地過年。

貴州省要求,各地要積極倡導群眾就地過節、網絡拜年,減少非必要出行,錯峰返鄉返崗。

安徽是務工人員外出大省。近日,安徽臨泉發公開信,建議在外務工的親人留在務工地過年,可以用微信、網絡、電話等方式拜年。如確需返鄉,返回時要攜帶7日內核酸檢測證明並提前3天向所在村(社區)報備。安徽阜南縣也建議在外務工人員在務工地過年。

「去年沒回家,今年我原本是想回去的,計劃額外請一周假。」老家福建、在北京某國企工作的林先生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看目前這情況,大概率是不回去了。

老家湖北、在蘇南地區工作的基層幹部王先生去年也是臨時退掉了高鐵票,今年因為工作需要,也不準備回家了,不過他已經提前將在老家的母親接到工作地團聚。

老家湖北襄陽、目前在深圳工作的吳小姐去年臨時退掉回家的高鐵,她表示今年一定要回去。「我不能連續兩年都不回家過年。」

不過,由於當前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有相當多一部分還不確定是否回家過年。在廣州一家銀行工作的張先生說,雖然自己也想回去過年,但還是要看屆時疫情的變化情況。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上一個春節,由於很多工廠放假較早,很多產業工人已經在2020年1月20日之前返鄉。相比之下,在企事業工作的白領群體,放假較晚,有不少人就臨時退票,留在工作地過年。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今年返鄉過年的總人數有可能低於上一個春節。因為2020年疫情之後,有部分農民工沒有回到沿海地區,而留在了老家。

另外各地紛紛倡議留在工作地過年,並出台多種舉措,因此回鄉過年的人數也會相應減少。

相應地,今年春節期間交通、地產等行業也將可能受到影響。

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閆金強對第一財經分析,一線及部分新一線城市相對高企的屋價「倒逼」有置業需求的青年群體選擇返鄉置業,作為「退一步的購房計劃」。但(去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多數人返鄉置業的計劃被迫選擇擱置。

閆金強說,進入2021年,受到季節及疫情多點觸發的影響,多地號召不返鄉過年,對於那些有返鄉置業需求的青年群體而言,或許會選擇延遲購房計劃。

今年春節期間的返鄉置業熱度大概率會不如前年,但相比於去年同期,會有所好轉。

往年春節是婚宴高峰期,今年也有不少人打算春節期間舉行婚禮,但也有部分人選擇延遲乃至取消婚禮。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