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輝煌吸引了許多「明粉」,在網路上重建「大明王朝」

本文來源:X博士

微信id:doctorx666

作者:越霆

我們都知道,網絡上的直男們有著各種不同的陣營割據。

為了探討出獅子老虎到底哪個更強,百度的獅子吧與老虎吧成天吵得不可開交,結為世仇。

圖片

而對於電腦硬體的喜愛,則讓百度的顯示卡吧和圖拉丁吧成為DIY愛好者的聚集地。

圖片

就連虎撲步行街上的一些弟兄們,也因為擔心自己被綠,而設計出了自己的論壇之旗。

不過說到旗幟,不知你見沒見過這面

你可能以為這是一個麻將裏旋轉了90度的二餅,但這其實是一面大明帝國的國旗。

當然,這旗子肯定不是真的,它是由一位明粉所設計的「架空大明旗」。

是的,明粉,如果你打開搜索引擎,嘗試了解它們,便會看到如下這些問題:

圖片

那,到底啥是明粉呢?

圖片

首先,明粉的定義可不只是「明朝歷史愛好者」那麽簡單。

從廣義上來講,明粉的波及範圍極大,有圖為證:

圖片

如果你喜歡且深信明代軍械天下第一,那你可以算是明粉。

這是明代的三眼神銃(一種單兵火器,可以連續射擊,但射程較短)。

這是部分極端明粉想像中的三眼神銃。

圖片

這是真實的明代火箭,叫神火飛鴉。

圖片

這是極端明粉想像中的明代火箭。

這是真實歷史上明代的航天嘗試——萬戶飛天。

但在部分明粉心中,這次充滿幻想的行動,其意義不亞於Space X的星際飛船升天。

同理,如果你深愛明代鎧甲,那你也是明粉。

圖片

有的明粉甚至開始暢想,可否讓南明(明朝滅亡後,其宗室在南方建立的小朝廷)在澳洲建立流亡政府,避免明朝被滅亡的命運。

圖片

而如果你把明粉的範疇放得廣義一點,那孫中山先生或許也能算個明粉。

當年建立同盟會時,孫先生提出的「 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其實就是改編自明太祖朱元璋《諭中原檄》裏的「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圖為1912年2月15日,孫中山和當時剛成立的南京臨時政府共同祭拜明孝陵

而從狹義上來講,明粉,特指一群對明朝有著過度狂熱情感的網友。

這群網友對明朝的喜愛已經超出了普通的「歷史愛好者」範疇,不論在線上還是在線下,它們都都會用各種方式來稱贊明朝的強大,並竭力維護明朝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具體來說,狹義上的明粉又分為:宣傳派 、行動派和反清復明派。

宣傳派,是比較常見的狹義明粉,其特徵就是在互聯網上大肆宣傳明朝的正面事跡,包括:

收復幽雲十六州、鄭和下西洋、在對外戰爭中勝利、擁有諸多具有民族氣節的王侯將相等等……

而宣傳派最常用的口號,就是下面這句:

我大明朝立國276年,開疆拓土。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句話已經成了今天的網絡模因,可以被用在任何東西上,比如恐龍的滅絕:

圖片

行動派,則是宣傳派的進階——它們對於明朝的愛全都體現在了行動上。

在線上,行動派會為他們心目中的架空大明,設計各種具有現代國家特徵的符號。

除了在文章開頭所展示的「明旗」,這些行動派還設計了「大明帝國」的國徽⬇️

圖片

國歌

▲網友自己設計的大明國歌

在線下,行動派則會身體力行地去祭奠已經消逝的明朝。

早在2007年的東莞市石碣鎮,就有明粉自發地按照古代祭祀的禮儀,來紀念明末名將袁崇煥。

圖片

到了今天,這種祭祀活動則越辦越大。

圖片

▲動圖來自2019年明長陵祭禮現場

行動派再向極端化發展,便成了明粉群體中最為激進的反清復明派

明朝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而取代這個王朝的則是滿清。

這個歷史原因便註定了激進明粉與激進清粉之間的水火不容。

明粉覺得清朝斷送了中華文化,讓華夏大地在近代慘遭列強瓜分。

清粉則覺得明粉過於誇大其詞,有意在互聯網上醜化滿清形象。

(清粉也很有意思,如果這篇點贊破萬,我們就給諸位客官點評一下什麼是清粉。)

並且最重要的是:明粉和清粉都覺得相比起來,還是自己的朝代更好,更強。

於是,明清之爭就同「百事和可口哪個更好喝」,「獅子和老虎哪個更厲害」一起,成為中文互聯網上又一個永不停歇的二極對抗。

不論在知乎貼吧,還是在B站豆瓣,只要一人提起跟明清有關的話題,那註定會引來一場腥風血雨:

且看那些反清復明派,他們以古代文獻為彈藥,將歷史知識作為槍炮,只為在網絡的世界裡,和那些清朝的狂熱粉絲們戰到天荒地老。

圖片

而你要問為什麼明粉這個群體在網絡上如此能戰,那我們就要追根溯源,從14年前的一本書說起了。

圖片

2006年,一個叫當年明月的順德海關公務員,在互聯網上連載了一部叫「明朝那些事兒」的講史讀物。

圖片

《明朝那些事兒》在當年究竟有多火?

作者3月開的連載,當年5月點擊量就破了百萬,後來更新轉移到新浪博客,點擊量迅速就爬到了全站第四,力壓當年同樣開博的郭敬明、李承鵬等人。

在印刷出版後,《明朝那些事兒》不但迅速成為全國十大暢銷書和中小學生的必讀好書,還帶起一波「那些事兒」風潮,像是《唐朝那些事兒》《三國那些事兒》…….

圖片

在那個歷史還不像今天這樣親民的時代,《明朝那些事兒》以其「通俗講史」的風格迅速收獲了一大批忠實的讀者。

圖片

而這些擁躉即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批明粉,在當年,他們叫自己為「明礬」。

原本,「明礬」只是一群單純的書友和明史愛好者,但很快,他們的屬性就發生了變化。

《明朝那些事兒》最開始在天涯的煮酒論史版塊連載,在火起來後卻引來了該版塊諸多特約作家的質疑。

這些特約作家許多都是作協委員和學術精英,他們認為,當年明月對歷史的講述過於戲謔了。

比如當時就有一個帖子批判道:

人文社科領域絕對不能娛樂化,當年明月這樣的作者充其量只能娛樂大眾,不足為提。

而這一套學術精英主義的論調讓大批明礬感到厭惡,他們開始在論壇裏為當年明月鳴不平,與這些學術權威對戰。

一開始,雙方還是擺史實講道理,後來便升級成了人身攻擊與謾罵,最後甚至變成了在對方的帖子下面狂發各種屍體的血腥照片。

於是,一場精英與大眾,青年網民與老派學者的對立,就這樣演變成一場類似於今天「爆吧」的「倒版運動」。

其結果,就是天涯不得不大量刪帖,當年明月也在明礬的支持下轉戰新浪博客。

而明粉(明礬)也在這次互聯網的對抗中,第一次被互聯網所銘記,並且很快,「戰爭」就從線上轉移到了線下。

2008年10月5日,《百家講壇》講師,著名清史專家閻崇年正在無錫新華書店舉行簽售會,一個小伙子走上來,對著這位74歲的老學者就是兩個耳光。

之後,這個名叫黃海清的年輕人被「拘留15日,罰款1000元」。

圖片

▲黃海清

對於自己掌摑學者一事,黃海清解釋道:

閻崇年在《百家講壇》的節目中曲解歷史,有意美化清朝,貶損明朝,而且他還有一股學術精英的傲慢,一直不願意與像自己這樣的歷史愛好者(明粉)交流。

所以自己必須給他一些「教訓」。

圖片

▲當時閻崇年正在《百家講壇》播講《明亡清興六十年》

自然,這件事在當時的文化圈引起軒然大波。

有人認為,黃海清是一個對抗精英的「草根」,但現在看來,他更像是一個明粉恐怖分子。

不過不論怎樣,黃海清這兩巴掌最終還是被人們當成了明粉的一次「線下出擊」,而清粉與明粉之間,也因這件事兒而變得更加對立了。

總之,網絡上的明粉就這樣在一場場的鬥爭與對抗中發展起來了,這個群體始終處在一種「捍衛些什麼」的狀態,而這也是它們為什麼總會在網絡上如此引人註目的重要原因。

那麽,明粉究竟在捍衛什麼呢?

有關這個問題,我們似乎可以從一些歷史類的網絡小說上窺見端倪。

如果想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穿越到明朝,那麽網文的作者通常會選擇將穿越的時間節點,設定在明朝末年。

圖片

▲這裡面最有名的應該是上圖這兩本了

在明末時期,萬曆年間有抗倭(日本)援朝的戰爭,崇禎年間有對抗滿清的戰爭。

這兩場戰爭橋段反復地出現在大量的「明穿網文」裏,而且每次出現都是網文中一個爽點的爆發:

讀者們非常喜歡看到小說的主角靠著穿越而來的現代思路和技術,痛擊侵犯的外敵,保衛華夏的河山,甚至改寫明亡漢滅的命運。

圖片

正如北京大學的李強教授所說:

在描繪明末之後的歷史時,我們的主流歷史的敘事,都遵從著一種「落後-挨打」的模式,而這種模式的背後則是人們對於「富強-崛起」的強烈訴求。

所以在今天,人們才想穿越回明朝,才想借助時空旅行、架空歷史的方式,來替祖先修復那段民族歷史的創傷。

於是,相對於其他王朝,明朝對於今天的人而言便有了更強烈的民族性,而這種民族性便構成了明粉群體最重要的內核。

圖片

所以明粉才喜歡去強調明朝的強大,因為那是中國古代漢人王朝的最後光輝。

所以明粉才熱衷於明朝時的那些對外戰爭:平漠北、下安南、打倭寇……在那個時代,確實是「義武奮揚,跳梁者雖強必戮(出自明神宗的《平倭詔》)」。

所以明粉才總是和清粉不對付,因為那種自明末後中華民族便開始走向屈辱的宏大敘事,至今仍深深地影響著他們。

圖片

當然,這種民族性會引來大量的追隨者,也難免會創造出一部分偏激個體。

所以我們才看到了之前的倒版運動、掌摑教授,才會有如今的明粉出警、精明狂怒。

而這份因互聯網而放大的偏激,也讓我想起了杜波伊斯在《黑人的靈魂》裏所寫的那段話:

(有的人)只能靠二手的視覺來看這個世界。

一個沒有給他真正自我意識的世界,只能讓他通過別的世界的眼光看到自己……拿別人的那把尺子來度量自己。

我想,那些偏激明粉心中的那個偉大的大明,或許,就是杜波伊斯口中的「別的世界」。

這些人將自己包裹在歷史的榮光裏,將一個已經消亡了近400年的王朝當成了信仰。

但歷史是一條無限延長的單行道,即便過去再如這些人所描述的那樣美好,它終究只是過去,就算再怎麽去拼命捍衛,所守護的,也不過是一場早已結束的陳年舊夢罷了。

因而,在今天的互聯網上,那群偏激明粉的一次次捍衛,就像下面的這張動圖一樣,雖然喊得響亮,但卻充滿了歷史的悲涼與浪漫。

圖片

本圖出自大型歷史(玄幻)電視劇《江山風雨情》的第21集,說這話的是(架空歷史裡的)崇禎皇帝朱由檢。

圖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