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微信id:shobserver
吳江路
曾是上海人氣最高的小吃街
對熟悉吳江路的吃貨來說
如果要細分
能分出「前吳江路派」和「後吳江路派」
「前吳江路派」們
你還記得3元一只
加了花椒,酥酥麻麻的
小王香酥牛肉餅嗎
還有從吳江路發家
如今連鎖店開得遍地都是的
小楊生煎
相關文章:
雖然叫川菜
卻有濃濃上海市井味道
菜量也很大的華華川菜館
還有臭豆腐、盛記一品鍋貼、東方快車
西北郎燒烤等等形態各異的小吃
煙火繚繞的小吃攤
漫天的吆喝聲
摩肩接踵的人群
……
是不少8090上海小囡的共同回憶
不過
野蠻生長的街區活色生香
卻苦了周邊居民
空氣中揮之不去的燒烤煙味
以及地面上橫流的臟水
存在嚴重的擾民與臟亂差問題
於是
10多年前
第一次改造開始了
2007年,整治拆遷
當年,靜安區對吳江路上無證照的擾民小攤進行了整治,同步對街區形態進行了整體設計,意在打造能與南京西路相銜接的較高層次的步行街。
隨著吳江路的整體拆遷
街頭排擋至此成為吳江路的歷史
▲東方早報資料圖
2008年,全新開街
「後吳江路派」來了
新的吳江路休閒街
採用了海派風與時尚度融合的街區風格
形成以餐飲、零售為主的商業業態
在正規化整治中存活下來的一些小店、小品牌,被引入「湟普匯」等室內場所正規經營,同時引進了部分提升吳江路整體層次的品牌以及一些消費層次相對高一些的茶餐廳。
▲2008年重新調整後的吳江路開街。金定根攝
但是,第一輪改造之初,當時的零售商業體「四季坊」對吳江路「水土不服」,遭遇門庭冷落,開街一年後就被香港CSI資本策略收購。
直到香港CSI資本策略對「四季坊」進行了重新定位,引入了當時韓風流行時的韓國品牌化妝品店,才引來了全上海時髦年輕人都來打卡。
隨後,整條吳江路在開街後也風光了好幾年,有沿街小店的租金甚至超過了南京西路上的部分店鋪。
▲2012年鳥瞰蜿蜒的吳江路(錄自《靜安地名尋蹤》)
隨後幾年
吳江路出現了不少網紅茶飲、店鋪
圖自「上海去哪吃」
還有美式西餐、東南亞風情、
濃香咖啡等等
吳江路的飲食逐漸體現出國際範兒
▲圖自「上海去哪吃」
吳江路的美食
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來打卡
變身喜愛時髦、國際範兒的
「後吳江路派」們的天地
每天行色匆匆的行人中,還能看到許多前來遊覽參觀的外國遊客、彈琴表演的街頭藝人、拍攝宣傳片的團隊的身影。
▲今日吳江路休閒街街面一瞥
2018年,再次閉門改造
2017年,上海地鐵延時運營
申城夜市經濟火熱
隨著不少國際品牌的進駐
吳江路這條小馬路的夜市
也多了幾分「洋氣」
一度是時髦白領們、
後吳江路派們
下班後聚聚餐、吃吃小龍蝦
網紅美食的打卡地
▲夜晚的吳江路步行街
而在「前吳江路派」們眼中,新吳江路在上海諸多「美食街」中,少了很多特色。
只有吳江路一端開在南京西路上的王家沙,幾十年來依然生意火爆。
另外,從2008年之後的10年間,吳江路沒有經過較大調整,商業硬體設施有些老舊,再加上市區範圍內不斷有新的商業集聚點、興奮點湧現,吳江路對整體消費者的吸引力在減弱。
於是,2018年年底,吳江路上最大商業載體「四季坊」率先啟動閉門改造。
如今,吳江路仍在新一輪調整中
「四季坊」已完成改造
可以看到
去年底開張的
日本新型零售品牌店「niko and…」
1500多平方米,上下兩層樓
▲夜色中的「niko and…」 採訪對象提供
「niko and…」是一家來自日本的零售品牌,經營服飾、雜貨、家具與飲食等多品類的集合店。
在中國開店只選黃金鋪面,首店落在了寸土寸金的淮海路上,吳江路上這家店是在中國開出的第二家。
除了經營各種雜貨、男女裝、包袋以及咖啡茶點等品類,「niko and…」為吳江路店新增了美妝與運動品類,特別引入了剛推出的自有品牌美妝類用品,打造了一個全新的「迷你藥妝店」。
店內不定期推出一個新的主題,陳設與商品跟著主題翻新。
改造後的「四季坊」,引入不少旗艦店、概念店、首店:如,「KKV」品牌生活休閒集成旗艦店、「KOI」網紅店、「美寶蓮」數字概念店、「Zoff」時尚眼鏡店、「illombo」專業美甲沙龍(首店)等……
▲「四季坊」新引入的店鋪 蔣迪雯攝
據了解
部分留存著消費者滿滿記憶的店鋪
也在這次改造中被保留下來
「四季坊」的改造
是吳江路全新調改中率先完成的一部分
目前已完成6成以上店鋪招商
隨著店鋪的陸續開放
新的吳江路正露出新貌……
▲吳江路上部分店鋪還在裝修中。蔣迪雯攝
區商務委負責人介紹,改造後的吳江路還會繼續做強美食標識,保留本地知名小吃的同時,也引入原汁原味的世界風味小吃,打造吸引人的海派風情。
舊時記憶裏,吳江路讓你
印象最深的是什麼店?
吳江路仍在新一輪改造中
你希望TA開哪些新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