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為什麼有人懷念那物資匱乏的年代?不,懷念的是希望

本文來源:微博

作者:@亞尼大帝

有時候感嘆,我父母在我這麽大的時候,也是雙職工家庭,但他們已經過上了自己的日子,住在自己可以獨立負擔的不大的房子裏,每天自己做飯做家務,還有精力生下我照顧我,並且還能跟他們的朋友保持社交,人情往來,孝敬父母。

除了維持家庭開銷外,他們還想著辦法能從死工資裏存下一些結餘,存款應急,或給家裏添置一些大件。

對比起他們,我不僅無法獨立自己負擔一套房子,更不可能每天自己做飯。

我吃著外賣加著班,每天都只想回家躺著,不想戀愛,沒有精力社交,光是完成工作就已經耗費了我全部的精力了。

工作遇到不順,不禁想報復性消費,點開淘寶買一堆實際上作用不大的東西,多叫幾杯奶茶用高血糖來降高血壓。

不奮鬥,不努力,不自律,不健康,不積極,不環保,不穩定,還不正能量。

我思索再三,我跟我的父母那一輩兒到底差在哪,就是因為我不如他們嗎?

我想了想。可能是因為超前消費的陷阱,可能是因為無法觸及的屋價,可能是因為自私自利的觀念,可能是因為散漫不安的態度,可能是因為突如其來的加班,可能是因為無法控制的時間,可能是因為隨時找得到你的通訊,也可能是因為巨大政策不確定性,讓每個人尤其是女性,對政府跟社會的信賴越來越低,因此更不願意進入婚姻。

最後我想明白了,我跟我父母到底差哪裡?

就差在這30年。

他們看得到希望,發自內心相信日子會越過越好,未來會越來越好。

我看不到希望,我覺得周末就是最好的日子,未來太遠了我看不見,但未來似乎又一眼能望得到頭。

30年,韭菜會上網會思考,視野變大了自我覺醒了,都不好騙了。

就差在這30年。

內卷是2020年中國網路流行語。

說穿了就是大家都慘。

「它突然爆紅,正是因為形象地描述出人們在當下社會中所處的困境,人們憤懣、不安、失望與自嘲,在這一刻找到了合適的標籤。」

「『小學生家委會家長比拼資源』是內卷,『985碩士當銀行櫃員』是內卷,『地產教育金融行業』更是被內卷的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