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劉渝民的雜記
微信id:liuyumin3578
作者:劉渝民
很多來深圳的年輕人,都是帶著夢想來的。
但我今天要說的是,這個夢想大概率是要破碎的,是殘缺的。
或許你會取得一定成績,但最終可能不是你想要的。
對於絕大部分深圳人來說,在深圳過得都不盡人意。
我認識的年入大幾十萬甚至百萬以上的,大多對生活並不滿意。
頂級企業的文化就是你下了班,不管是回家還是約會,你都忍不住看手機,思考還能不能再改進,你永遠停不下來,不是你優秀,是高薪的職位往往伴隨著巨大的壓力。
相反的,幸福的大概只有公務員,老板,還有上一代就不用工作的本地人。
伴隨著深圳高薪搶人,諸如孔雀計劃之類的,大量常青藤畢業的年輕人都回到了深圳,深圳的屋價還要上漲,未來的乾電池不再是普通的打工人,而恰好是這些人才精英,所謂天道有輪回,蒼天熬過誰。
在深圳,你最大的問題是要去思考,20年後你在幹什麼,似乎你無法改變現狀。
我以身邊一對典型的深圳中產來表述深圳中產階級的現狀,他們幾乎就是深圳中產縮影。
這對夫妻40歲左右,男的公務員,年薪一二十萬。
女的白領,年薪30到40,私企,會累一些。
公務員來的早,很早買了房,價值千萬。
後來結婚後,考慮到小孩,買了新房,在南山,現價值一千多萬,買的時候幾百萬,其中首付大部分家裏幫的,都是城市家庭。
現在女的年紀大了,私企工作力不從心,陷入30歲瓶頸,最後選擇了辭職。
現在自由職業,男的依然穩如狗,公務員時間多,可以顧家。
女的現在依然在上下求索,但依然焦慮。
兩夫妻賣了第一套舊房子,投資了一套。
現在想繼續抵押,投資第二套,為什麼想投資呢,因為壓力很大,收入不足,但生活開銷並不會降低兩個人平時都不捨得吃穿,開的車也只是30萬左右的。
想通過投資,給未來沒有收入的時候減輕一些壓力,另外就是資產貶值讓他們沒有安全感。
我提議賣了現在的,去關外居住,然後上千萬存起來做理財,可以開始退休生活,但是誰甘心住關外?小孩呢?
很多人可能覺得深圳有房子的賺了,其實你賣了一套房,你肯定要買一套,新的房子一般更貴,也就是說,你靠寶安一套房賺了錢,卻要在更高價格的南山,背負高昂的新債務。
現在兩夫妻非常焦慮,對未來失去信心,幾乎看不到未來,只能先熬著,女的也在竭盡全力尋找新的機會,女的非常優秀,但在深圳就這樣,中年人如果沒有什麼特殊本事,幾乎沒什麼辦法改變。
在我看來,除開本地人,老板,少數頂級企業高管,公務員,其他人在深圳就是乾電池。
假設我每年賺幾百萬,我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操心很多,但五年後,生活並不會太多改變。
我周末去深圳灣散步,有人在踢球,有人在丟手絹,看似很愜意,如果周一你去,一個人都沒有,因為大家都在賺錢。
如果在深圳,你得不到滿意的生活,那你的夢想是什麼?賺錢?賺夠錢回二線生活?還是什麼?還是就這樣心甘情願的當乾電池?三十歲後,你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