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讚:為什麼現在好多年輕人一萬塊都掏不出來,卻覺得一百萬很少?

作者:肖波南

簡介:缺乏運動天賦的運動愛好者/法律民工

拿到1.3萬個讚

參照系不同:讓ta掏出一萬塊錢,參照系是ta現有的存款,相比起來,一萬塊挺多的。

談論一百萬的多少,參照系是目前的屋價(以及相關的別的花費),相比起來一百萬確實能解決的問題有限。

換句話說,一萬塊錢是低頭拉車,車上的負擔重、腳步沉;一百萬是抬頭看路,前路漫漫又有迷霧重重。

其實好多人嘴上說「覺得一百萬少」,還有個原因是一百萬離自己太遠,既然一百萬是個遠處的東西,那麽自然要跟「遠處的風景」去比較。

就好比一頭大象,你站在它旁邊自然覺得是個龐然大物;但是大象在草原上你遠遠的看,好像也就那樣;如果是看電視上的航拍畫面,那大象就更小了。

所以「一百萬」作為概念還是作為真實存在的錢,人們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我記得幾年前剛工作的時候,有一次跟朋友聊起來(做白日夢),討論「如果有三十萬,會怎麽用」,說來說去,我們都覺得「才三十萬,夠幹什麼呀」(一副看不起三十萬這個數的樣子)。

若干年之後,我要買房子了,數了數手裏的錢,真的有三十來萬,那種驚喜、激動之情,沒法描述。

事實上,後來這三十萬也確實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完全沒有之前那種「輕視」感了。

另外,同樣的一筆錢——無論是三十萬還是一百萬——你尚未得到的時候、你實際得到了的時候,以及你要去償還這些錢的時候,在這幾種不同的情況下,這筆錢對你的分量是不同的,你對這筆錢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閱讀原文

作者:貓球

簡介:胸大無腦

拿到1910個讚

說句帶點車速的話,常看島國片的人會覺得D罩杯很小,但你讓他掏……他也是掏不出來的。

前陣子回家住了一陣,天天陪我媽看國產電視劇,這些破劇讓我誤以為中國已經沒有窮人了。

要麽是打著行業劇的旗號給你拍各行頂級精英們談戀愛,要麽是偶像劇給你演富二代們的「艱苦奮鬥」和「青春迷茫」。

豪車豪宅是基本標配、衣著必須光鮮亮麗,談個生意張口上千萬上億,仿佛只有這樣才夠跌宕夠氣派。

看慣了這些,今年我安利我媽看《隱秘的角落》時我們反而有點不習慣,為什麼電視機裏會出現斑駁的牆壁、單車和普通民宅?雖然我們都明白這裡描寫的各階層的生活狀況才是當下的常態。

網絡輿論上,99%的話語權被1%的明星和頭部網紅們掌握著,這其中一部分原本就是人生贏家,還有一部分走紅後一夜暴富,他們所展示的生活也與平凡相隔甚遠。

小紅書人均凡爾賽名媛,知乎人均985、211,豆瓣人均詩和遠方。我們沉浸其中,看多了就會像是看多了島國片一樣,逐漸忘記了世界上還有從A到C的存在。

不過,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看片,精神春藥、泄欲而已,很少有人會看完之後低頭看看自己的然後嫌小。

可是這種關於生活的輿論氛圍對年輕人的思想和選擇來說,卻是真實的危險。

經濟學有個概念叫做「貧困陷阱」,原本是指極其貧困的地方。

比如孟加拉國的農村,因為村民們自知永遠也買不起生產工具(比如牛),所以把每天的收入都花在了煙酒這些消遣上面,因而也就永遠無法擺脫貧窮了。

現在我們的問題是,屋價、網紅、明星和電視劇們給大家畫的那頭「牛」,飄在高高的雲端,太遙不可及了,真·一百萬都嫌少,所以年輕人自知無望,乾脆沉淪於消費主義,把工資花到一萬塊也攢不起來。

可事實上,一步一步去擁有一頭「小牛」,慢慢地為自己積累一點資本,並不是一開始就一定需要一百萬的。

我們可能夠不到雲端,但雲端之下有真實的階梯,只是這些階梯不夠嘩眾取寵、吸引眼球,所以在當下很難發出自己的聲音,也就很難被年輕人看見、渴望和爭取了。

這應該叫「凡爾賽輿論幻境下的假性貧困陷阱」。

這很害人。

孟加拉國的農民是真的別無他法,而我們……像是被幻境所迷惑而白白消遣了時光和機會。

我希望看到更多影視、文學作品,或者現象級明星和網紅,去描畫點更真實的年輕人的奮鬥,多聊點年輕人真正可實現的小目標而不是撕蔥爸比那種「小目標」,官媒多推些靠努力獲得進步和幸福的典型而不是靠顏值一朝翻身的錦鯉們,給年輕人來點不那麽遙不可及的盼頭。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