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被大陸網民戲稱為「美國版拼多多」的美國電商平台Wish的母公司ContextLogicInc.在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代碼「WISH」。
發行了4600萬股A類普通股,融資規模達到11億美元,以發行價計算,市值超過140億美元。
不過,上市後即下跌了16.4%。開盤交易價格為每股22.75美元,低於其發行價每股24美元。
作為「美國版拼多多」,Wish的主要商品提供者都來自中國,為大量中國商家外銷歐美的必爭之地,中國商家對Wish的熱中程度不下於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
在大量廉價中國商品的加持下,Wish在國外很受歡迎,根據陸媒《投中網》的報導,Wish在美國和歐洲的app下載量都超過了亞馬遜,過去三年保持著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的第一名。
投中網報導,如果以銷售額計算,Wish的成績已是美國第三大電商平台,僅次於亞馬遜和eBay。
截至2020年9月數據,Wish的月活躍用戶超過1億,平均每天銷售商品數量達180萬件。
Wish創辦於2010年,創辦人是美籍華裔的張晟和加拿大人彼得蘇爾澤維斯基。一開始做的是導購網站,並不是電商。
直到2013年,美國知名創投GGV和Wish進行了接觸,發現使用Wish導購服務找便宜貨的用戶多來自美國中西部,以中國互聯網的術語來說,那就是美國的「下沉市場」,而當時合適的參考對象就是中國專賣便宜貨的淘寶(拼多多直到2015年才問世)。
Wish的方向就這麼定了,打算要做中國以外的、世界的淘寶。
當時只有中國能提供大量的廉價商品、白牌商品,而「跨境電商」正在成為顯學,所以在Wish的刻意運營之下,大量的淘寶賣家跨海湧入。據投中網披露的數據,Wish平台上的賣家有94%來自中國。
那些商品價格低廉超乎想像,讓Wish在歐美市場迅速壯大。
如今中國電商賣家想將商品賣到美國,主要的話題、教學和培訓除了亞馬遜以外就是Wish,如果賣的是便宜貨或是白牌商品,Wish是鑽研的主力。
根據Wish發布的招股書,Wish目前月活躍用戶超過1億,分布在100多個國家,商家約50多萬家,商品數量達1.5億。主要收入來源是交易手續費,每筆交易抽15%。
招股書顯示,2019年Wish的核心收入規模達13億美元,其中43%來自歐洲,42%來自北美,5%來自南美,其餘10%來自世界其他地區。
之所以被稱為美國版拼多多,Wish的發展路線不只和淘寶類似,和拼多多更是驚人的相似。
淘寶早期以便宜貨崛起之後,受困於假貨詐騙充斥,所以另外做了標榜正牌商品的天貓;拼多多以超低價格崛起之後,因假貨的數量和花樣太離譜,被攻擊得非常慘烈,雖祭出多種懲罰措施並和多個知名品牌簽約合作,仍難以翻轉品牌形象。
Wish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正用嚴厲的懲罰措施和中國賣家們「鬥法」中。
此外,Wish和拼多多「從微信導流」起家一樣,流量來源主要是facebook和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