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天津卻在北京上班,這是什麼體驗?

他們活在一張標準的時刻表裡,一分鐘都不能耽擱。路上哪怕只是稍微出個神,就有可能趕不上火車,回不到那個100公里以外的家。

本文來源:每日人物(微信id:meirirenwu)

每天一篇原創人物報導,這裡有別人一寸一寸活過來的日子。

口述:徐建

文:李斐然

編輯:楚明

北京100公里外住著一群通勤族,他們每天早上坐高鐵從天津郊區出發,到北京換乘地鐵上班。徐建就是他們中的一員,這已經是她坐高鐵上下班的第5年。

以下是徐建的口述。

活在一張標準的時刻表裡

我的第一個起床鬧鐘設定在每個工作日早上的5點45分,但我大多會讓自己再瞇一會兒,等兩個10分鐘的「稍後提醒」再起床。因為我知道,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得時刻提著一口氣,梳洗、化妝、熬粥、跟家人一起吃早餐,然後分秒不差地奔向100公里外的北京上班。

我住在天津武清區,工作地在北京光華路上的嘉里中心。每天早上先騎車到武清高鐵站,坐火車到北京,再從北京南站換乘兩次地鐵到公司,通勤時間一趟下來要兩個小時。

▲光華路上的嘉里中心 圖 / 來源於網絡

最初決定在武清買房是2012年,當時我還開車量了一下,從公司樓下開到小區門口,整整100公里。

武清是天津距離北京最近的區,是京津城際高鐵線上的中途停靠站。每天早晚趕火車的路上,有很多像我一樣的人——都是「通勤移民」,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天津人,在武清大多沒有親戚,也沒有同學朋友。之所以留在這裡,是因為這裡有30分鐘就抵達北京的高鐵,我們在這裡買了房,每天坐著高鐵上下班。

像我們這樣選擇了雙城生活的人,過日子就得更加自律,尤其要特別守時,因為火車是不會等你的。

▲清晨的武清車站 圖 / CFP

我每天早上趕7點44分發車的高鐵,看著火車開進北京南六環的時候就要離開座位,起身到車廂門口排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8點9分列車緩緩進站的時候,我能排在距離門口最近的前10個人裡。

當車門在8點10分開啟的那一瞬間,以最快速度衝出車廂,在後續人流沒有擠過來之前奔向出站口,避免人多排隊,迅速刷卡出站換乘地鐵——要知道,那又是一場需要精準計算時間才能趕得上的戰鬥。

看吧,一分鐘其實可以做很多事情。

在這樣的時間管理下,我每天幾乎都能在9點之前踏進辦公室大門。直到那一刻,我才能稍稍鬆一口氣,至少今天沒有遲到。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我又得開始為下午回家買票,做好趕晚高峰火車的準備。

有時候看著列車時刻表,我會想,其實我也是活在一張標準的時刻表裡,一分鐘都不能耽擱。路上哪怕只是稍微出個神,就有可能晚跑一步,被洶湧的上下班高峰人群超越,趕不上火車。

如果因為加班要坐晚上8點56分的末班高鐵回家,就更要繃緊神經,因為稍一疏忽,就會錯過回家的最後機會,回不到那個100公里以外的家。

每次驚心動魄地趕末班車的時候,我都在想,如果能再多幾個選擇就好了。

因為早晚趕車的時間基本固定,在路上常常遇到相同的乘客,我們成了通勤的車友。我回家常常坐晚上7點26分發車的高鐵,在我們組建的微信群裡,我們打招呼的方式幾乎如同暗號一般——今天726嗎?不行,今天加班,只能815了。明天早上744見吧!

時間久了,我們還會分享早晚高峰的趕車技巧——換地鐵的時候要擠上某一個特定了望台正對面的車廂,才能保證到站時一出車廂門,正對著換乘通道樓梯口;早高峰的時候,上行的扶梯擠滿了人,我們就會沖向空蕩蕩的下行扶梯,反方向奮力向上爬。

身手敏捷的小夥伴們,還會不斷刷新高鐵換乘地鐵的最快紀錄,現在的最好成績好像是3分鐘了。沒錯,3分鐘從高鐵列車一路跑到地鐵4號線裡。等他下次再著急一些,也許還能繼續刷新紀錄。

惦記自己能惦記的,

惦記不上的,欣賞一下就趕緊走吧

這樣往返於北京和天津的生活,我已經過了5年。城際列車上的第4車廂餐車,是車站預留給通勤族的地方,也就是我們碰頭的地方。

在這裡,我見過為了給孩子落個天津戶口、往返於京津的陪讀媽媽,也見過想在北京闖出一番事業、卻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最近幾年又多了好些剛生孩子的夫婦,還有準備要孩子的新婚夫婦。他們說,有了孩子,想讓孩子住得好一點,在北京小房子住不開,大房子買不起。

後來,科技公司多起來以後,車廂裡的年輕工程師也多了起來,他們會站在4號餐車車廂的吧台那兒,聊著創業、融資、語音識別和人工智能。

在我們的坐標裡,火車站只是一個發車頻次不那麼頻繁的通勤換乘站,高鐵列車也不是只有出差、回老家的時候才會乘坐的交通工具。它們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偶爾趕上車廂有空座,我們幾個經常一起通勤的老車友還會坐在一起,拿車票打牌。規則很簡單,按日期押大小——我有一張上個禮拜的車票,管上!我這兒有上個月的,都管上!我是過年的票!

有時候也能看到人們在這裡加班。早上有人在車上準備星期一晨會的內容,晚上有人在這兒繼續處理資料。時間久了我們也會一起聊天,聊聊工作裡的困惑,生活裡的瑣事。

▲徐建的通勤車友們 圖 / 受訪者提供

偶爾我們也會聊到買房——為什麼要在武清買房?想不想在北京買房?

我的同事聽說我住在武清,都會跟我說,你住那麼遠,通勤好辛苦啊!但我自己倒不這麼覺得。你看現在每個人,不都是被生活綁住了嗎?只不過是綁得松、綁得緊的問題。

住得離北京近,通勤壓力輕一點,但房貸壓力重;像我們通勤壓力比別人重三四倍,可是房貸壓力可能在數量級上差了一個零。所以生活好壞,無非是自己的感受罷了。

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夠和家人一起舒服地生活。我5年前花了80萬在武清買了這個100多平米的房子,就是為了這個目的。我選擇了身體上的奔波疲憊,早上天蒙蒙亮就得出門,晚上8點多才能到家。但推開門的時候,看到他們在等我一起吃晚餐,我很滿足。

說實話,我也挺想在北京買房子的。2014年的時候,我還在團結湖附近看了一套小小的兩居室,那是一個很老的小區,當時要價220萬。其實如果下定決心,那套房子咬咬牙也能買下來,但我還是猶豫了。那意味著步行20分鐘就能到辦公室的輕鬆,同時也代表了比現在經濟壓力大一倍的緊迫。

做決定的那天晚上我幾乎沒有睡著覺,我問自己,我真的要這樣生活嗎?以後每天一睜眼,著急的不是趕不上火車,而是還不上錢,這樣的日子我真的能接受嗎?

最終我也沒有買下北京的房子。同樣坐高鐵通勤的夥伴們也有相似的想法。有一個年輕人跟我說,他已經不想在北京買房了,因為那意味著再也不能休假,再也不敢輕易辭職,再也不可以毫無顧忌地做決定,還要背負30年的債務,這種感覺就像是坐牢一樣。他問我,那還是生活嗎?

當然,我也見過樂於其中之道的人。我認得一個小夥子,在武清已經買賣交易了好幾套房子了,他跟我說,投資房產最實惠,收益率都快超過20%了。

別人告訴我,我的房子也已經漲價到了每平米兩萬八,我聽了覺得不可思議,但它並沒有讓我感到高興。我覺得這個數字已經變得有點魔幻了,這樣下去,以後該怎麼辦?

我不是一個渴望靠房子套利的人,只想有一個體面的居住環境。我很保守,對投資沒概念,平時買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超過3.8%,就已經很高興了。讓我投資拿20%的收益?我不敢。我屬於那種多少給我點利息就好了的人。房子也是這樣,夠住,夠方便,家人能住一塊兒,我就滿足了。

後來我想明白了,人只能惦記自己能惦記的,惦記不上的,像是北京的房子,欣賞一下就好了,欣賞完了就趕緊走吧,該幹嘛幹嘛。

坐著高鐵做著夢

住在這裡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不知道武清的白天是什麼樣子的。我總是在早上天剛剛亮的時候就奔向北京,晚上回來的時候已經天黑。好不容易熬到周末,稍微睡個懶覺大半天就過去了。白天的武清是什麼樣子的?我花了好一段時間才開始慢慢熟悉。

我們這些在上下班路上認識的高鐵車友,常常在周末聚會,在陌生的武清轉轉。碰上天氣好的日子,我們還會在周五下午臨時起意,組織「閃聚」,在車友的微信群裡直接髮公告,「讓我們告別苦逼的工作日,在這個周六攜家帶口,及時行樂」!

徹底放鬆到周末下午4點,又到了一個需要提起精神的關口。這是火車站放票的時間,群裡有小夥伴會定期提醒我們搶票。像我們這種通勤族,最難搶的就是周一早上去北京的車票,我們都摸索出規律來了——提前一個月搶票,能買到放出來的第一批次車票;如果沒買上,周六和周日還能搶幾十張無座票。

每個工作日的晚上,坐在回武清的高鐵裡,路過黑漆漆的農田菜地,直到看著窗外有房子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我才知道,武清到了,我到家了。

▲停靠武清站的時候,家的味道就濃了圖 / 受訪者提供

最近我又在武清買了房,這次是買給公公婆婆住的。跟朋友借錢的時候,她半開玩笑地跟我說,怎麼又在武清買房啊?你就不想來北京買房嗎?我們家小區可還有房呢,你真不來看看?

說心裡話,我真的有點心動了。那就像是之前遺落在心裡的一盒火柴,被這句話又劃燃了一點小火苗。

坐在從武清到北京的高鐵車上,其實我常常看著窗外做夢。我常常想,以後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我想做一個日間照料機構,就像是日本的養老院。在路上,我總在為它勾勒更細致的藍圖,假裝自己真的已經開始運作這件事情了,想到高興的時候,還會拿手機記下來。

在這個夢實現之前,我必須及時地醒過神來。30分鐘的車程很快就會到站,每天提醒我的是車窗外北京南六環一個高樓小區。兩年前我去考察過那個小區,是一個在北京邊上、坐著地鐵就能上下班的房子。我挺喜歡,但沒有下手。

每次看到它,我就知道,我該走了。列車會在早上8點9分準時駛入北京南站站台,而緩慢駛停的30秒,是我最後的休息時間。4號車廂門打開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又得開始聚精會神,奮力向前奔跑。

閱讀原文

推薦閱讀:

>圖集 / 「超級通勤族」的雙城生活:工作在這裡,生活在別處。

全世界最賺錢的「店」在北京。北京SKP年銷售額達人民幣177億,問鼎全球「店王」

xxx

都說北京大,北京到底有多大?

xxx

因河北疫情反覆,燕郊打工人進北京嚴重擁堵,燕郊是什麼樣的存在?

xxxx

北京各大地鐵站都做了哪些裝置藝術?

xxxx

北京比北極還冷?北京清晨氣溫達-19.5℃,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一天

xxxx

北京老胡同成為文化保護對象,不能再亂拆了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