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青年橫財發展會
微信id:xrich666
作者:三里屯大彎鉤
「沒錢別開滑雪場,有錢也得想一想」
朋友,你去滑雪了嗎?
我的滑雪經歷屈指可數,只有寥寥幾次,而且還是租的雪具。
在我的印象裏,滑雪是一項挺「貴」的運動,光是置辦一套入門雪具,就得花個幾千塊錢,雪場門票和吃住行更別提了。
當朋友圈的好友們紛紛開始打卡滑雪時,我才意識到,滑雪季來了。
這年頭,打卡滑雪成了「人上人」的冬季標配。
就連我們橫發會最愛的李誠儒老師,拍的滑雪廣告片也投放到了我們的朋友圈中。
滑雪行業,似乎是一片火熱的大好景象。
而比較火熱的幾個滑雪地區便是河北張家口、東三省和北京。
我不禁好奇,既然這麽多人去滑雪,那麽開個滑雪場賺錢嗎?
進入冰雪行業能不能讓我大發橫財?
為了驗證這一想法,我找到了橫發會的好朋友——劉哥,想聽聽他的看法。
▲ 劉哥的英姿
劉哥在滑雪行業深耕了18年,從賣門票到開冰雪樂園,還管理過多家滑雪場,現在手下還有一支滑雪教練團隊,並協辦過一些滑雪比賽。
在探究滑雪行業是否賺錢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滑雪行業的現狀。
滑雪行業現狀
滑雪行業是非常依賴季節性的產業,並且受到地域限制,多數滑雪場都在北方。
每年只有冬季三個月的時間可以賺錢,所以客流量是重中之重。
在冬奧會和「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等政策條件下,越來越多人開始嘗試滑雪、愛上滑雪。
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年度報告)》的數據,2019年全國一共有770家滑雪場(僅為戶外滑雪場和室內滑雪場),國內滑雪場滑雪人次突破了2000萬大關。
但2019年的雪季,因為疫情正趕上春節的滑雪旺季,滑雪場紛紛停業,大家損失慘重。
今年,在家憋了大半年的人們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不管是滑雪還是其他戶外運動,客流量都在增長。
「前景還挺好。」劉哥說。
可滑雪行業的資金門檻,使很多人望而卻步。
根據劉哥的描述,想在北京周邊包個山開滑雪場,起碼要投入兩三個億。
像河北張家口崇禮區那樣配套更齊全的大型滑雪場,連酒店帶雪場就得投入二三十億甚至更多錢。
對現在的滑雪場來說,高投入並不代表高收入。
新浪體育《雪場老板賺錢嗎?聽入坑吐槽:還要20年》一文中提到,崇禮的密苑雲頂滑雪場從2012年開業到2019年,一共虧空了10個億。
怎麽虧的?各種成本太高。
比如取暖費,一立方米8元,整個度假村一天取暖費就得十萬元,一個雪季三個月,算算取暖費就得900萬元。
▲河北張家口密苑雲頂樂園
崇禮萬龍滑雪場,2017年至2018年毛收入1.7億元,算是營業好的一個雪季,卻依然虧錢。
因為每年的貸款利息就要還1個億,員工成本要花六千萬,水電等成本還要花兩三千萬。
近水樓台先得月,因為離北京近,河北張家口崇禮區的滑雪場得到了北京滑雪愛好者的一致青睞。
占了人口紅利的崇禮各滑雪場都虧損了,其他地區的滑雪場日子更不好過。
「入不敷出」是各大滑雪場所面臨的嚴峻問題。
滑雪場想賺錢,就需要更多的客流量,培養人們的滑雪習慣和興趣。
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2019年度報告)》中所披露的資訊,2019年全年國內滑雪者約為1305萬人,其中一次性體驗滑雪者占72.04%。
培育顧客和市場,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長路。
而滑雪產業的入口,則是滑雪培訓,要把72.04%的「打卡遊客」轉變為滑雪愛好者,這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
並不是所有遊客都會付費學習滑雪,但人口基數擺在這兒,滑雪培訓在雪季的客源還是很可觀的。
因為滑雪行業被季節所制約,所以很多滑雪教練會選擇在雪季進行滑雪培訓,其他季節則視個人能力做其他工作,打打工之類的。
而在缺乏滑雪人才的環境下,滑雪培訓機構培養出一個專業的滑雪教練,也需要高昂的培訓費用。
教練需要到國外考取資格證才能進階。
滑雪場則會外包培訓機構的滑雪教練到雪場中教遊客滑雪,然後從教練的培訓費中抽成。
劉哥坦言,滑雪行業如今你能看到做的還不錯的例子,都是在滑雪行業打拼了10年以上的「老人」了,想要半路出家冷不丁地入行做滑雪,很難。
作為在滑雪行業深耕了18年的「老司機」,劉哥現在在做什麼呢?
老滑雪人的多線發展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那時的劉哥20歲,在滑雪場的銷售部工作,平時賣一賣雪票,接一接諮詢電話。
後來他覺得總這樣也不行,不甘於現狀的劉哥就去跟滑雪場老板說:「我能不能一次性給你交一筆錢,承包你的雪票,你給我一個更低的價格?」
這樣,中間就有利潤空間了,劉哥也是最早的一批雪場票務代理商。
做了幾年票務代理商,劉哥也積攢了一些自己的客戶,然後就開始在雪場做滑雪教學,慢慢地積累自己的資本。
2005年,劉哥拿著自己攢的錢和合伙人的錢,不到100萬,辦了自己的滑雪學校,拉起了自己的滑雪教練團隊。
2009年,劉哥在北京陶然亭公園舉辦了第一屆冰雪嘉年華,自己的滑雪培訓業務也可以穿插其中。
2010年,手裏有了一些錢的劉哥,開始了自己的雪場托管業務。
他瞄準了一些經營狀況不好的滑雪場,承包下來,自己來經營,自負盈虧。
首先便是密雲的雲佛山滑雪場。
市面上的滑雪場,基本上背後都有一個集團提供財力支持。
滑雪場只靠賣雪票和租雪具等業務很難活下去。
崇禮的萬龍滑雪場,背後是著名的蛋糕品牌好利來,崇禮的富龍滑雪場,背後是做煤炭、鐵礦、金礦和房地產的富龍集團,崇禮的密苑雲頂滑雪場,背後是在馬來西亞開賭場的雲頂集團。
劉哥現在托管的北京平谷漁陽滑雪場,背後是有計程車、房地產、酒店餐飲等業務的漁陽集團。
劉哥很清楚,自己想開一個滑雪場的成本太大了,後期的運營成本和人力成本不是自己個人或小團隊能夠頂得住的。
於是,這些年來,他托管過北京萬科石京龍滑雪場、密雲雲佛山滑雪場、北京八達嶺滑雪場和北京平谷漁陽滑雪場。
劉哥說:「托管至少要做到2500萬到3000萬的流水才能掙錢。」
2015年,結束了對雲佛山滑雪場的托管後,劉哥在陶然亭冰雪嘉年華中建了一個小滑雪場,專門做對兒童的一對一滑雪培訓。
一對一的滑雪教學260元一小時,包括教練教學、雪具和滑雪票,與郊外的滑雪場相比,開在北京市內的陶然亭冰雪嘉年華更受有孩子的家庭歡迎。
▲陶然亭冰雪嘉年華的小滑雪場
去郊外的滑雪場,路費要花錢、雪票要花錢、給孩子請教練要花錢、雪具要花錢,從資金成本到時間成本都比市內的陶然亭冰雪嘉年華高得多。
從開始到現在,陶然亭冰雪嘉年華辦了10屆,從最早的一個雪季三五萬的客流量,到現在的十幾萬客流量,平均到每個遊客身上也就幾十塊錢,都是孩子消費的項目。
劉哥仍然覺得「能不賠錢就很好了」。
▲陶然亭冰雪嘉年華的教練團隊,有八十人
「現在大家都覺得冰雪行業火熱,想進來做這門生意,但能掙錢的只有30%,70%都在賠錢。連正常的運營成本都掙不回來,更別說投入的成本了。」
劉哥拿自己的冰雪嘉年華舉了個例子,冰雪嘉年華每年都要投入幾百萬來建新的,因為冬季一過,冰雪嘉年華的設備都要拆除。
來年冬季,冰雪嘉年華又要重新建。
▲陶然亭冰雪嘉年華
再加上冰雪嘉年華的滑雪教練團隊,兩個業務的成本在千萬左右。
光是給滑雪教練租員工宿舍就是個難題。
如果是租房,沒人能夠讓將近100人的團隊只租三個月就走,所以只能包酒店做員工宿舍。
「方方面面都是成本,很多人是看不到的。」
團隊裏滑雪培訓、冰雪嘉年華、托管滑雪場一共四五百人,人力成本是個不小的數目。
劉哥偶爾還幫忙辦一些滑雪比賽,比如沸雪國際雪聯積分賽和首鋼世界杯越野滑雪賽。
▲(上圖)沸雪國際雪聯積分賽(下圖)首鋼世界杯越野滑雪賽
當然,這樣的比賽是為了迎接2022年冬奧會的,劉哥說:「不掙錢。」
未來一片光明
被滑雪盤活了的崇禮,以前地價不值錢,隨著滑雪場越開越多,冬奧會也要在這裡舉辦,周邊設施也跟上了,崇禮的地產也增值了。
滑雪場現在靠滑雪的正常營收很難掙錢,最後讓他們掙錢的還是房地產增值。
「舉個例子,你拿著開滑雪場那些錢去投個別的生意,一年10%的回報率還有幾千萬呢,你投滑雪場就掙不到,它的回報率達不到你的資金成本。」
「但是從地產的角度來說,萬一哪天滑雪場不想開了賣給別人了,那肯定是掙錢了,因為地產升值了。」聽完劉哥的講解,我恍然大悟。
▲有五家自營酒店的萬龍滑雪場(圖源:攜程)
也有很多的滑雪場,想要突破季節的限制做其他的業務賺錢,但很少有成功的。
比較成功的北京懷北滑雪場,在夏季有漂流,而平谷漁陽滑雪場則有一個十八洞的高爾夫球場。
劉哥未來也想建立一個自己想像中的滑雪場,現在也一直在尋找一個合適的地方,最大的難度是審批很難。
「山上那麽多樹,你不能砍,想建纜車和大廳,沒有建築用地的指標,你也沒法蓋房。」
難道國內的滑雪場已經飽和了嗎?
其實並沒有,與國外相比,瑞士857萬人口,有338家滑雪場,加拿大3759萬人口,有291家雪場。
而北京2153.9萬人口,北京周邊的滑雪場遠遠沒有達到競爭的場面。
所以劉哥仍然對滑雪行業的前景抱有很大信心。「因為滑雪是個健康的運動,冬天大家除了泡溫泉和滑雪,也沒什麼可玩的了。」
「以前說起滑雪,家長都不讓去滑,都覺得滑雪太危險了。現在的父母更願意讓下一代去學習滑雪,基數會成倍地增長,慢慢地會變成一個家庭一起去滑雪。」
投身於自己熱愛的行業,即使走得艱難,
抬頭也能瞧見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