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在馬雲個人意志主導下,阿里巴巴收購了香港有百年歷史的報紙《南華早報》。
馬雲的意思是,要通過南華早報讓世界認識中國。
這引起一些外媒的擔憂。
2018年,紐約時報撰文質疑。
連結: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80402/south-china-morning-post-hong-kong-alibaba/
但是馬雲強調,會保留編輯部的獨立性。
不知道南華早報是否享有編輯自主權,不過有些報導的取材和角度,在中國大陸境內是看不到的。
2020年12月9日,南華早報刊登了一系列文章,談論疫情下的各國經濟發展。
環球時報旗下的環球網引用指出,北京全球第一。
環時略過的是,南華早報在系列文章中也稱讚台灣的經濟發展強勁,即使是在新冠疫情和中美對抗的局勢下。
該文並將台灣稱為country,在facebook粉絲頁上列為摘要。
country和台灣這兩個詞連在一起,辱華的程度可大可小。
2020年11月底,《歌劇魅影》到台灣演出,演員們的宣傳影片中稱台灣為country,就引起部分大陸劇迷的不滿。
2020年11月26日,南華早報轉載了紐西蘭先驅報的一篇報導,內容是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特工原本要到紐西蘭監視台灣移民,但抵達紐西蘭後放棄了任務,在紐西蘭生活了23年。
赤裸裸地說大陸間諜監視台灣人,到了國外放棄任務,還不回國,這種內容在當前的中國輿論環境是不會報導的。
南華早報創辦於清朝,一開始就是英文報紙。
百年來歷經清帝退位、民國創建、對日抗戰、香港回歸等無數歷史大事,幾經浮沉,影響力時而舉足輕重,時而衰退。
2015年正遭遇經濟困難,馬雲的出現等於拯救了這個百年報社,被譽為亞馬遜貝佐斯拯救了華盛頓郵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