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節目《國家寶藏3》開播,九座博物館遙想當年

本文來源:LonelyPlanet

微信id:LonelyPlanet-CN

▲©Image by Sean Pavone/Shutterstock

《國家寶藏》第三季開播啦,本季依舊集合起了中國文博的頂級陣容,從剛過完600歲生日的故宮,到神秘的三星堆,再到氣勢磅礴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想一睹9座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真容,探秘頂級館藏?

今天,LP備好了遊覽指南,快跟我們一個一個逛起來~

蘇州博物館

江蘇,蘇州

▲©Image by superjoseph/Getty Images

撇開展品不談,由著名華裔設計師貝聿銘先生擔綱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本身就是一道建築盛宴——兼顧了姑蘇城粉牆黛瓦的色澤,又融入了原木、鋼架、玻璃等現代設計元素,中庭的片狀假山與水景,和一牆之隔的補園相得益彰。

▲suzhou museum © oinonio,CC BY-SA 2.0 http://dwz.date/dnpX

博物館藏品3萬余件,展出文物1000多件,從史前到近現代,包括陶器、玉器、瓷器、文房用品和錦繡等,都集中在西側15個不同主題的展廳中。

出土於虎丘雲巖寺的五代越窯秘色瓷蓮花碗和出土於瑞光寺的真珠舍利寶幢是鎮館之寶。

特別值得一觀的是「吳中風雅」系列展廳,你可以在此看到蘇州鼎盛時期的各種手工藝品,每一件都展現著巧奪天工的技藝。

▲Suzhou Museum © Tony Lin,CC BY-NC-ND 2.0 http://dwz.date/dnqZ

在館內穿梭時,還能不經意發現蘇州園林之美,六角形玻璃窗層層疊疊;坐在展廳的休息軟椅上望向窗外,可看到依依翠竹和中庭花園。

▲由_JaneL提供

每天9:45、13:30、13:45和14:15有免費講解,有些志願者甚至比收費講解員講得還細致。

博物館隔壁就是太平天國忠王府遺址,包括復原的軍事議事廳、古戲台、禮拜堂等,也屬於博物館免費參觀的範疇。

殷墟 殷墟博物館

河南,安陽

▲由圖蟲提供

中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究竟有多少年?

1928~1937年,十餘萬片甲骨文自殷墟出土,驚動天下,也將有物證可考的中國信史往前推進了1100多年。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年的王朝遺址已經成為中國人追根溯源的朝聖之地。

▲_IGP7375-1 © A•K,CC BY-NC-ND 2.0 http://dwz.date/dnrr

今天旅行者所見到的殷墟遺址以小屯村殷墟宮殿宗廟遺址為中心,沿洹河兩岸還分布著王陵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

進入殷墟博物苑,地面建築都是當代所建,遺址簡介廳是介紹商朝歷史和文化的開篇,大殿後為甲骨窖坑展廳,當年就在這裡出土了13,700多片刻有文字的龜甲(現存台灣)。

其他還有祭祀坑展廳和車馬坑展廳可以入內參觀。

部分露天遺址中可以看到玻璃蓋密封下的祭祀坑和屍骸。

▲_IGP7430-1© A•K,CC BY-NC-ND 2.0 http://dwz.date/dnGW

東邊最值得一看的是位於地下的殷墟博物館,入口處設計新穎,一條標有歷史朝代的金屬時間線指引著你走進展廳,欣賞歷年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和甲骨文,件件都是精品。

當然,你看到的中國最大青銅器、重達875公斤的後母戊大方鼎只是復製品,真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穩居鎮館之寶的位置。

園區西邊是婦好墓遺址甲骨文字長廊,婦好墓中出土的青銅器和玉器精美絕倫,其中一件青銅鸮尊造型新穎,曾代表河南博物院上過2017年底大熱的《國家寶藏》節目(不過婦好墓中多數文物都收藏於河南博物院,在殷墟看到的只是復製品)。

文字長廊中陳設了上千個甲骨文,試試你能識得幾個字?

▲_IGP7392-1 © A•K,CC BY-NC-ND 2.0 http://dwz.date/dnHP

王陵遺址距宮殿宗廟遺址約有5公里,在景區門口服務中心乘坐擺渡車(免費;整點和半點發車)約10分鐘可到。

園區中有車馬坑、陵墓文物和後母戊大方鼎出土墓坑三個展廳,可以看的東西不多。

不過園區異常幽靜,發掘過的13座陵墓已經回填,地面沿墓區外圍種植有灌木,依稀可以辨認出「甲」字狀或「亞」字狀墓道。

草地上放養有幾頭麋鹿,青草萋萋,鹿鳴聲聲。

三星堆博物館

四川,廣漢

▲ic / 圖蟲創意

1929年,農人燕道誠的鋤頭敲出了玉石碎片,也敲出了人們對三星堆的興趣。

此後60年,學者、考古學家,甚至古董商人先後來到。

1986年兩個祭祀坑出土,確認了它古蜀都邑的地位,三星堆以瑰麗奇異的青銅文物震懾了世界,也改寫了巴蜀的歷史畫卷。

▲billperry / deposit / 圖蟲創意

博物館有綜合館和青銅館兩大展館。

前者主要展示三星堆出土的玉器、陶器、石器等,通過文物描繪了古蜀文明的樣貌與三星堆的歷史脈絡;後者則是博物館精華所在,獨特的祭祀文物幾乎都在這。

▲ic / 圖蟲創意

三星堆值得你花上2~3小時細細瀏覽,但若時間有限,就從綜合館第六展廳開始參觀,這兒的青銅神樹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被認為是古代神樹「扶桑」的化身,象徵古蜀對太陽的崇拜。

青銅館全館皆精彩,但第一展廳的青銅縱目面具、第四展廳的青銅大立人及第五展廳的金杖是精品中的精品。

若對三星堆背景故事有興趣,記得去三樓看關於挖掘過程與背後「千古謎團」的展示。

▲由圖蟲提供

同名微信公眾號的免費解說做得挺好,三個導覽員錄制的語音各有風格。

若參觀完仍對古蜀文明意猶未盡,作為三星堆「繼承者」的金沙遺址也有不少精彩展品。

▲曉舟攝影 / 圖蟲創意

博物館附近沒有餐廳,想品嘗廣漢美食就去市中心的廣漢名小吃(萬壽街二段10號),25元的套餐能一次嘗遍10種特色美食。

– 解密三星堆 –三星堆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考古發現,自出土以來,環繞著它的研究與討論便沒斷過。

截至目前,它在史學上的意義主要有三點:

一、印證了文獻中對古蜀國的記載

二、將古蜀文明歷史推進至5000年前,證明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同樣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三、遺跡中挖掘出5000多枚來自印度洋的海貝,加上許多玉器、陶器有著中原文化影響的痕跡,證明古蜀國並非如傳說中的封閉。

相反地,它很可能是一個相當開放的文明

不過,雖然三星堆填補了許多考古上的空白,但由於文獻與文字的缺乏,它也留下了許多難解的謎團。

包含了它的來源、興起與消亡的原因、文化性質等,都仍留待後人解答。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陜西,西安

▲©Oktay Ortakcioglu/Getty Images

1974年,兵馬俑偶然現世,石破天驚,在遺址上建成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都是西安旅遊目的地的首選。

在欣賞這支氣勢磅礴的地下軍團的同時,人們也期待著更多的謎底隨著考古技術的發展逐漸浮出水面。

▲©Nikada/Getty Images

親身站在一號大坑前,你才能感受到秦始皇地下軍團的壯觀,栩栩如生的將士俑仿佛瞬間復活,在你眼前嚴陣以待。

一號坑面積最大,巨大的方陣中東前鋒、西後衛和側翼都是面向外的弩機手,中間是38路主體縱隊和45輛戰車。

仔細觀察,這些身高平均在1.8米的陶俑,長相與表情都不盡相同,你甚至可以依稀分辨出他們來自北方還是關中。

▲©Image by Daniel Padavona/Getty Images

史書中秦國的軍事制度和戰鬥規模,也因兵馬俑的佐證而鮮活起來。

一號坑中後部是考古現場修復工作室,有機會看到工作人員在現場修補拼貼出土的秦俑,由於早期發掘時技術的局限,當時挖掘出的陶俑表面彩繪盡失,而仔細觀察新近修復的人俑,可以依稀辨出一抹殘色。

▲©Dan Hanscom/Shutterstock

面積最小的三號坑只出土了68件陶俑,卻是軍隊的指揮部,南北廂房和車馬房的格局與一、二號坑截然不同。

二號坑是多兵種集團軍所在,但目前這支軍隊仍在「沉睡」之中,在更好的保護技術沒有出現之前,超過8000尊兵馬俑還掩埋在土中。

館方特別在通道處陳列了5尊陶俑,供參觀者近距離欣賞他們身上的鎧甲、頸巾、繩結甚至髮型都符合各自身份。

▲©Image by Zhao jian kang/Shutterstock

– 亮點速覽 –

1. 在參觀遺址大廳之前,可先去360°環幕影院了解秦始皇帝陵的歷史背景。或用手機掃景區官方微信二維碼,通過「尋跡始皇陵」小程序獲取導覽和解說資訊。

2. 二號坑中陳列的跪射兵馬俑,就是西安官宣的形象大使。

3. 博物館區內有咖啡廳、餐廳,僅中午開放。從南門出來就是美食廣場,有各種陜西小吃店和肯德基、星巴克等連鎖餐廳。

碑林博物館

陜西,西安

▲chungking / deposit / 圖蟲創意

磐石方且厚,「羊毫紉如絲」——內柔外剛的漢字是中國文化精神的體現。

西安碑林的一座座石碑,從唐代國子監時期便被珍重收藏,在後世的宋、元、明、清又像石質辭典一般,與時俱進地收錄著新的名家大作,最終書寫了一部活生生的漢字藝術史。

20世紀現代考古學和博物館學興起,三秦大地收羅、搶救來的文物也被安置於此,碑林變成了最早的陜西省博物館。

儘管在1992年和陜西歷史博物館分家,碑林留存的石刻類文物仍然如星空般淵藪燦爛。

而為了提高觀展效果並進一步保護文物,碑林博物館的改擴建工程已於2019年啟動。

▲ic / 圖蟲創意

步入第一展室,鎮館之寶《開成石經》(國寶級)包含了114塊石碑,內容涵蓋十三部儒家書經。

除清代增刻的《孟子》外,這套巨大的石書都是唐開成二年(837年)刻制的,為中國僅存的一套石刻儒家經典。

漫步在迷宮般的巨石陣中,不時能讀到學生時代背誦過的「子曰」等名句。

▲碑文 Inscription © Feng Zhong,CC BY-NC-ND 2.0http://dwz.date/dnKG

第二展室同樣唐碑薈萃,最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國寶級)是研究東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文物:景教是基督教的聶斯脫裏派,5世紀被東羅馬帝國禁絕,反倒沿著絲綢之路在中西亞和大唐興盛一時;這塊石碑上保留著古敘利亞文,碑額的十字架被蓮台、飛雲和螭龍環繞。

《唐集王羲之聖教序碑》(國寶級)是古人「集王」系列的首推之作,上面的碑文由唐代僧人懷仁歷時25年,從王羲之真跡中一字字集募而成。

▲系馬樁 Hitching post Ⅲ © Feng Zhong,CC BY-NC-ND 2.0 http://dwz.date/dnK9

莫高窟

甘肅,敦煌

▲yiranLYH / 圖蟲創意

莫高窟的大名無須贅言,但關於莫高窟,有一句話在我們指南的三次更新中都沒有改動——「買一張門票不難,但要看懂莫高窟並不容易」,何況如今連買門票都有些讓人頭疼了。

每一年,節假日的遊客量都在挑戰莫高窟的接待極限,即便控制了人數上限也很難保證參觀體驗。

近年來,敦煌博物館、蘭州敦煌藝術館,以及景區內的陳列中心,都在通過各種新技術手段改善和提升莫高窟的體驗方式。

▲yiranLYH / 圖蟲創意

最造福人類的是數字敦煌(www.e-dunhuang.com)的正式推出——30個石窟,跨10個朝代,300DPI高清采集,360°全景無死角——讓現在和未來的所有人都能夠在線欣賞這些綿延千年的藝術。

利用它既能幫你在看懂莫高窟上做些功課,又能彌補不少現場觀看的遺憾,更實現了每個旅行者「避開人流,包場看窟」的願望。

▲©Sura Ark/Getty Images

莫高窟石窟群分為北區和南區,以藏經洞陳列館為界。

北區不對外開放,多為僧人居住和修行的禪窟,基本無雕塑和壁畫。

南區對外開放,每個石窟都有小門加鎖,必須由講解員帶領參觀。

整個參觀過程需要2~3小時,如果要細看「三館一中心」,至少需要一天。

▲仙人板板 / 圖蟲創意

莫高窟不得不看第16、17窟,開鑿於晚唐。

大名鼎鼎的藏經洞(第17窟)只是第16窟甬道北側的一個影窟,而這個幾乎僅容一人的小窟卻發掘了驚動世界的遺產。

洞窟西壁嵌有大中五年(851年)《洪告身碑》,證明它原為河西都僧統(相當於佛教協會會長)洪(biàn)的紀念堂,現在大師的塑像已被請回了堂內的禪床,這座塑像也是莫高窟少有的以真人為原型的塑像。

身後的壁畫依然是晚唐的作品,菩提樹上的挎包曾經引起熱議,有人甚至找到了LV同款。

▲由圖蟲提供

第16窟的主室異常寬敞,是莫高窟現存最大的洞窟之一。

馬蹄形佛壇上的佛像均為清代重塑。四壁上最早的繪畫為晚唐作品,現在表面被北宋(或西夏)的綠底千佛所覆蓋。

隔著圍欄很難觀察到它的重層,可以抬頭看看西夏時期的浮塑貼金四龍團鳳藻井。

這種以鳳為中心的構圖在西夏尤為多見,原因眾說紛紜。

16窟前的木構建築叫作「三層樓」,是道士王圓箓於1906年主持修建的。

– 莫高窟行前貼士 –

1.門票制度:你可以在莫高窟參觀預約網(www.mgk.org.cn)或其同名官方微信公眾號,獲得關於門票最詳細的資訊。

需要注意的是,旺季和淡季實行兩種票制和票價,參觀洞窟的數量和預售期也不同,只有參觀內容最多的A/D類票(限制6000張/日)、開放預購次日至1個月內的門票。應對旺季B類票可能臨時調整預售期,請務必及時關注官網發布的資訊。所有門票都包含「三館一中心」的參觀。

2.開放石窟:官網和公眾號中會公布當年開放的具體洞窟。現場講解員帶隊時基本以「錯峰、錯代」為原則,並要求遊客恪守「一路向前」「不走回頭路」,能不能看到你的心頭好只能隨緣。

中心的第96窟是必看窟,旺季則會以其為分界劃定A類票和B類票的參觀區,相互不可串場。特窟並非全部開放,但具體資訊需要現場或致電景區詢問。

3.注意事項:窟內嚴禁拍照、觸碰。遇到暴雨、大風、沙塵天氣,景區停止開放,並會在公眾號第一時間發布通知。敦煌馬拉松賽事當天,市區和前往莫高窟的公路可能會封路,購買當天上午的門票需謹慎。

▲yiranLYH / 圖蟲創意

孔廟 孔林 孔府 孔子博物館

山東,曲阜

▲秋影隨風 / 圖蟲創意

孔廟之於曲阜的地位,就如同故宮之於京城。

孔廟和孔府占據了明故城的整個西南角。

你甚至會發現,除了傳統古城東、南、西、北四道門,在城牆南門西側還有一個專為孔廟而修的「第五門」,即「萬仞宮牆」所在地,古時百姓不得隨意進出。

而今天,沒有一個到曲阜的旅行者會甘心錯過它。

孔廟的重頭戲自然是祭孔要地大成殿的宏偉建築,大殿雕欄玉砌,琉璃瓦重檐和28根深浮雕龍柱大氣宏偉,工藝比北京故宮的龍柱更講究。

殿中供有孔子塑像,七十二弟子側立其旁,還有一塊塊歷代帝王贊頌孔子的禦碑。

大成殿前雙層飛檐的方亭杏壇,是孔廟內的一方「小清新」,建在傳說中孔子講學的地方,每到早春杏花開時美不勝收。

▲4045qd / 圖蟲創意

九進院落的孔府,是北宋朝廷特批給孔子嫡系子孫(即衍聖公)的宅院。

如果說孔廟盡是祭祀聖人的莊嚴氣氛,那麽一牆之隔的孔府則擁有更多鮮活氣息。

孔府府宅合一,共460多間建築,布局分東、西、中三路,滿足了一個大家族幾乎所有的日常需求。

作為主體部分的中路建築,是前官衙、後內宅的結構;西路則是會客廳和衍聖公讀書學習的地方。

往裏走,最北側是孔家人休閒遊玩的孔府花園。

你可以坐到古戲台前,伴著古木與鮮花,欣賞傳說中的孔府大戲,雖說只是《花木蘭》、《四郎探母》等傳統京劇,但也能體驗一把昔日「天下第一家」的日常生活。

▲由圖蟲提供

孔林坐落在昔日魯國的護城河——洙水河畔,從孔府後門出來北行1.5公里左右,走過蒼翠古柏夾道而立的神道,看到「至聖林」的木牌坊,便到達了孔子及其後人身後安息的地方——孔林。

孔子的墓碑上書篆體「大成至聖文宣王墓」,碑後是長滿青草的墳冢,兩旁是孔子之子孔鯉和孫子孔伋之墓。

孔林中的古樹也是一大看點。

繁多的樹種,是孔子的追隨者從各地帶來種下的。

人們還可以看到先賢的弟子子貢親手栽下的楷木樹幹。

秋日,這裡除卻肅穆之外,又多了幾分靜美,層林盡染象徵著孔氏一脈的枝繁葉茂。

▲曲阜笑人生 / 圖蟲創意

吳良鏞院士主持設計的孔子博物館,已於2019年9月6日正式開放,在這裡你可以鑒賞孔府、孔廟等地留下的珍貴文物、檔案與藝術品,並參與儒家思想體驗中心的活動。

博物館位於曲阜市孔子大道100號。

布達拉宮

西藏,拉薩

▲©Image by Hung Chung Chih/Shutterstock

「布達拉」是梵文音譯,意為觀世音菩薩的居所。

它雄踞在紅山之上,是古代藏王和達賴喇嘛的宮殿,也是這片念誦著「唵嘛呢叭咪吽」的土地的神聖所在。

布達拉宮從下到上分為雪城、白宮、紅宮三部分,無論是建築、歷史意義,還是文物,都足以傲對世界。

儘管隨著時代的發展,拉薩城在一圈圈變大,但這顆世界屋脊的明珠是城市不變的中心。

每天,從第一縷陽光灑向它到夜幕低垂,人們圍繞著它不停息地轉經、磕長頭,堅守著心中的信仰。

▲©Image by Hung Chung Chih/Shutterstock

白宮是整個建築的白色部分,是曾經的達賴喇嘛居所和西藏地方政府噶廈的辦事機構。

注意,在你到達半山腰的檢票口前,一路會被很多非正規導遊「糾纏」,不用理會,在檢票處你能找到專業的講解員(400元/10人)。

從山腳拾階而上,首先經過一個廣場,這是昔日為達賴喇嘛表演藏戲的地方。

接近入口處,留意一下左牆上有一個壁龕,裡面的金手印屬於五世達賴喇嘛。

可參觀的是白宮頂層的東日光殿,曾是達賴喇嘛的寢宮。

進入後的第一個大殿是達賴喇嘛每天與噶廈政府官員處理政事的地方,意義等同於中原皇帝的早朝。

大殿東面有一個窗台,從這裡望出去,便是你最開始經過的廣場,達賴喇嘛會透過此窗觀看下面的藏戲表演。

日光殿分東、西兩座,格局相仿,不過僅開放參觀一座。

▲©Image by Wong Oi Yun/Lonely Planet

紅宮位於建築中央,是宗教殿堂,也是存放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

自五世達賴喇嘛入主布達拉宮後,已過世9位達賴喇嘛,但你只能數出8座靈塔,缺的那座正是屬於一生跌宕起伏、神秘莫測的六世達賴喇嘛。

紅宮藏寶眾多,開放參觀16個殿。

最高處的殊勝三界殿曾是金瓶掣簽的舉行地,裡面有一塊以藏、漢、滿、蒙4種文字書寫的「當今皇帝萬歲萬萬歲」牌位。

聖觀音殿的門楣上懸掛著清朝道光帝禦賜的「福田妙果」匾額,殿上有一尊天然形成於檀香樹中的觀音像,是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

西大殿是紅宮最大的殿堂,四周壁畫反映了五世達賴喇嘛赴京覲見順治帝、被冊封為達賴的故事,殿內懸掛的「湧蓮初地」匾額出自乾隆禦筆。

▲©Image by Donavan/Shutterstock

– 亮點速覽 –

1.珍寶館:宮殿裏的寶貝看得不過癮?就去主體建築外的珍寶館一飽眼福。

2.上師殿:布達拉宮中唯一的一尊六世達賴喇嘛像就在其中。

3.梯形造型:布達拉宮的牆體下厚上薄,白宮底部厚度達5米多,而紅宮最薄處僅1米多。

故宮博物院

北京

▲Forbidden City from Jingshan Park, ©Michael McDonough, CC BY-NC-ND 2.0, http://dwz.date/c5nK

無論北京城如何輻散,故宮永遠都是它的中心點。

明清兩代二十四位「天子」的駐蹕,帶來了中國最高規格的建築形式,也留下了無數珍貴的工藝品文物。

▲©Hung Chung Chih/Shutterstock

王朝已遠去,昔日的紫禁城如今已是遊人絡繹。

哪怕先進的技術已經可以窺探此間的每一塊磚、每一根柱,但只有漫步於這8707間紅牆黃瓦時,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深幽城門內,那一股經年不散的氣脈。

▲©Phil Weymouth/Lonely Planet

▲©Michalakis Ppalis/Shutterstock

午門,也是皇帝出入的「禦路門」。

初到這裡,可以用手機在「微故宮」公眾號裏使用導覽功能,也可以選擇西側收費的語音導覽租賃處。

不過,不是每一台講解器都有充足的電力能陪你走完全程。

▲©Zhao jian kang/Shutterstock

穿越午門,便見紫禁城連接天地的空曠氣勢,別急著越過太和殿廣場上文武大臣走的內金水橋,午門西側登上中央城樓和東側的角樓,這裡是從南面俯拍宮殿和廣場的好位置。

▲Beijing, Forbidden City,©Kirill Mazin, CC BY-NC 2.0, http://dwz.date/c5pN

不妨騰出一小時,看看太和殿廣場東西兩側的文華殿武英殿,分別為陶瓷館與書畫館,這裡是相對遊人較少的地方,挑選出的文物也不亞於中軸線上建築內的其他館藏。

▲微醺的菲林 / 圖蟲創意

雄偉的三大殿,是舉行最隆重的典禮的地方,也是眾多「團友」必去的地點。

在現存體量最大、規制最高的木構建築之一的太和殿外,千萬別羞於穿越重重人海,而錯失一睹金碧閃耀的雕龍髹金大椅和其背後的髹金龍紋寶座屏風的機會,殿內的陳設仍然是模仿當年天子登臨端坐時的樣子,態勢尊重莊嚴。

▲Forbidden City, Beijing, ©R Boed, CC BY 2.0, http://dwz.date/c5nq

通過太和殿北側的中和殿保和殿,除了遙想皇帝接受執事官員朝拜與殿試舉行的肅穆時,別忘了端詳大木結構上的裝飾彩繪、屋頂檐角的琉璃小獸以及保和殿北側的雲龍大石雕,每一細節都在向你展示中國工藝的匠心之道。

▲©MonicaNinker/Getty Images

▲月色 / 圖蟲創意

開始內廷的遊覽前,不妨找個地方吃點東西補充下體力。

慈寧宮東側的冰窖新開放了書吧和咖啡廳,與四處散落的小吃部相比,這裡的性價比更高,還可以免費閱覽故宮出版的書籍。

後三宮作為皇帝治理朝政和居住的地方,雕梁畫棟的宮牆內可一窺皇族的日常起居。

▲©robinimages2013/Shutterstock

乾清宮交泰殿向內眺望,上方「正大光明」 和「無為」的匾,分別是順治與康熙的禦筆,蘊藏君王家傳的治世之道。

北方的坤寧宮曾為多位皇帝的婚房,此地也是專門的薩滿教祭神場所,體現滿族入關後仍保留信仰。

▲Forbidden City, ©Jennifer Morrow, CC BY 2.0, http://dwz.date/c5pr

後三宮的東西兩側分別是東六宮西六宮,均為皇帝妃嬪們的居所,許多展覽也在此不定時舉辦。

往東六宮中的延禧宮,一座殘缺的西洋式主殿——水晶宮,與其他紅磚黃瓦的建築形成強烈對比,還未建成清廷便已覆滅。

– 亮點速覽 –

1.禦花園區:微縮的峻嶺崇山,疊造出千年的工藝傳統。

2.養心殿:代多位皇帝的住所、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的地方。

3.鐘表館:技藝精湛的工藝品,可見清代的中西交流。

4.「貓保安」 :禦花園裏的榮譽居民,一部分是宮貓的後代,享受「皇族待遇」。

5.故宮角樓:不僅是拍攝故宮明信片的地方,東南角樓更被辟為特色圖書館,用來收藏北京歷史書籍。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