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周刊》封面報導馬雲:「萬能的傑克」將修復中美摩擦。

▲圖為2017年5月4日《新聞周刊》封面報導。馬雲「化身」阿拉丁神燈。

本文來源:天下網商(微信id:txws_txws)

作者:網商君

2017年5月4日,美國《新聞周刊》刊發題為《貿易戰中的「萬能傑克」:馬雲勇闖矽谷,或能修復中美貿易逆差》的封面報導,認為「Jack」所代表的阿里巴巴電商平台,將為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積極正向的影響和價值。

自馬雲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以來,美媒持續關注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業務拓展。

《新聞周刊》將馬雲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會面稱為「僅是他眾多傳奇時刻之一」,以此說明作為「中國商業的全球代表」的馬雲對於美國企業的「魅力」。

《新聞周刊》還重點關注了6月20日至21日,阿里巴巴將在美國底特律舉辦的主題為「連接世界」的美國中小企業論壇,認為這是馬雲代表中國市場向全體美國中小企業主發出的信號。美國政府官員代表、眾多企業家將出席此次論壇,馬雲將發表演講。

《新聞周刊》同時以「你不了解馬雲」為小標題,用一整章介紹了阿里巴巴近年來的戰略布局與擴張。

文章認為,馬雲的構想已經不再局限於中國,他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並將阿里巴巴集團帶入支付、雲計算、文娛等眾多不同的商業領域,雖然這會「比他的第一次擴張更難」,但「所有人都知道,馬雲要來了」。

中美貿易的積極助推器

「馬雲更多是作為‘Jack Ma’被西方世界所熟知的。今年1月初,馬雲和特朗普在美國的會晤是其眾多傳奇時刻之一。他來到曼哈頓告訴特朗普,希望通過阿里電商平台幫助美國企業家們將產品售往中國。」報導開頭寫道。

《新聞周刊》稱,和特朗普一樣,馬雲也是一個驕傲和直率的人,但馬雲並不像特朗普那樣自負。他對自己以及阿里巴巴做的事情一直雄心勃勃。

這兩人看起來是一對奇特的組合:一位是身材小巧、中國最著名公司阿里巴巴的掌舵人,一位是身材高大並精心整理髮型的美國總統。

此前特朗普還是總統候選人時,曾在競選遊說過程中不止一次批評中國的貿易政策。不過,兩人年初在特朗普大廈的會面聊得特別好。

阿里電商平台是不是可以馬上在中美巨大的雙邊貿易逆差中打開一個口子?美媒報導認為未必,但是「一定可以成為積極正向的助推器」。如今,特朗普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貶低中國了。

代表世界最大的零售市場

向美國企業發出信號

不久以前,阿里巴巴集團對外宣布,將於6月20日至21日在美國中西部城市底特律,舉行主題為「連接世界」(Gateway ’17)的阿里巴巴·美國中小企業論壇。為兌現中美企業在貿易上公平競爭的承諾,馬雲將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我們的願景就是打造一個公平的貿易環境,無論任何人、無論企業大小,都可以利用連接世界的力量來創業並取得成功。」

在推介影片中,馬雲興奮地談到華盛頓第三代櫻桃種植者,已經通過阿里巴巴平台成功地將大量櫻桃賣給了中國消費者;費城的一家家族藥店Lucky Vitamin,通過阿里巴巴電商平台銷量很好。

據了解,Keith Hu是美國西北櫻桃種植者協會國際業務的主管。這個協會代表了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猶他州、蒙大納州和愛達荷州的櫻桃種植者們。他說,過去幾年這些州的櫻桃總銷量為20萬噸,中國顧客購買了其中的10%。中國是美國西北櫻桃產業最大的海外市場,並且依然會是一個重要的市場。

Hu先生所在的協會和中國的主要連鎖超市,尤其是水果連鎖店合作,來推銷櫻桃,該協會也和天貓合作推廣美國西北櫻桃品牌。這只是眾多美國企業、農業勞力者和阿里發生緊密貿易關係的一個縮影。

馬雲想在美國舉辦中小企業論壇的目的其實非常明確:中國市場歡迎各類企業進入,而電商平台可以直接連接企業和消費者,中介商、政府機構不會妨礙競爭。雖然中國經濟的增速減緩,但是零售業正蓬勃發展。

馬雲說,去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最大的零售市場,交易額高達5萬億美元,明年預計中國的網上支出將會超過全球其他國家的總和。這和馬雲6月將在底特律向美國中小企業主發出的信號是一致的:中國有13億潛在消費者,通過阿里巴巴來找到他們吧!


美國所不知道的馬雲

《新聞周刊》封面報導還向美國主流社會介紹了阿里的發展歷程,敏銳地捕捉到阿里正從電商平台發展成為一個經濟體,一個生態系統。

文章介紹:「阿里巴巴已經打破很多分析師對於阿里核心電商業務增速減緩的預期」。今年初,阿里巴巴發布季度財報,宣布上調財年全年收入增長率預期至53%,高於此前預期48%;阿里巴巴近期的收益超出了華爾街的預期38%至25.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阿里巴巴的股價增長了40%。就在本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將發布2017財年及Q4財報。

針對一些分析師擔心業務失焦,疑惑為什麼阿里巴巴要進入這麼多商業領域的問題,《新聞周刊》認為:馬雲設定了廣泛的戰略重點,其構想已經不再局限於中國,並在電商、支付和雲計算、文娛等潛力領域同時具有巨大競爭優勢。

文章梳理介紹:就在去年(2016年),阿里對東南亞電商網站Lazada開展了具有戰略意義的收購。馬雲對更早之前收購優酷土豆的態度也是堅定的,認為這塊業務能和電商業務聯繫起來,他同樣堅信優酷土豆會盈利。阿里影業正在涉足好萊塢,計劃未來三年在電影製作方面投資72億美元,之前還收購了斯皮爾伯格導演的Amblin製作公司部分股份,希望通過合作製作出在中國和海外都受歡迎的電影,馬雲甚至還專門要求組建了阿里娛樂集團。

此外,阿里在雲計算業務上也下了很大的賭註,將與微軟、亞馬遜這樣雲計算領域的佼佼者競爭。還有,螞蟻金服最近正在競價收購位於美國達拉斯、僅次於西聯匯款的世界第二大速匯金公司。

早在1999年馬雲就告訴員工,阿里的競爭對手不在中國,而在矽谷。「在這一點上,他的觀點非常正確。」《新聞周刊》評價。

馬雲和阿里巴巴在中國從零開始創建了電商產業,現在把目光投向國際市場時,將面對一片截然不同的土地。從電商行業到雲產業、支付領域以及好萊塢電影業,雖然比第一次擴張更難,但所有人都知道,馬雲要來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