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正解局
微信id:zhengjieclub
◆我們不能怪年輕人,但總要有人來改變。
兩億農民工,中國製造的最大底氣
改革開放後,原本被束縛在土地上的農民,逐漸活躍了起來。
成千上萬的農民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從農村走向城市。
在路遙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裏,孫少平從雙水村年輕農民,到大牙灣煤礦礦工,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縮影。
進入新世紀,農民工潮也更加洶湧。
那時候,國家有關部門開始發布《農民工監測報告》。
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外出農民工總量達1.4億人,比2008年增長3.5%。
之後,農民工開始了持續增長,到2019年,農民工數量已經高達2.9億。
在很多農村,甚至出現全村年輕人出門打工的場面。
▲中國農民工的規模和增速
得益於充足的農民工人力資源,中國製造獲得了巨大的比較優勢。
首先,中國農民工有效地降低了中國製造業成本。
早在1994年,維也納經濟研究所有份報告說,墨西哥勞動力價格每小時2.35美元,美國是16.17美元,加拿大是17.02美元。
而25年後,2019年,從中國大陸看,時薪最高的北京,也不過24元人民幣。
時薪超過20元的,除了北京,只有上海、天津、廣東三省市。
即便不考慮通貨膨脹,中國人力成本相比25年前的歐美也有不少的優勢。
同時,中國工人也有著更高的效率。
不少中國製造企業進行著類似於集體生活式的管理, 高效率,高產量。
也因為這樣,2009年美國《時代周刊》把中國農民工評為「年度人物」。
同時,並列的還有駐阿富汗美軍總司令麥克裏斯特爾、牙買加飛人博爾特。
農民工們在製造車間,在組裝線上,在施工工地……用千萬雙手,生產出無數物美價廉的商品。
這也推動中國成為最大貨物出口國,如今每年給中國帶來2萬多億美元的外匯。
這些也成為中國最厚實的家底。
農民工,正在逐漸老去
但這幾年,情況卻慢慢發生著變化。
一是農民不再迫切地想到城裏,到工廠打工。
在2012年,中國農民工總量增速第一次出現下降,比2011年下降0.5個百分點。
隨後,增速仍然基本保持著持續下降,2013年下降1.5個百分點,2014年下降0.5個百分點,2016年下降0.6個百分點。
和2017年相比,2年後,2019年的增速幾乎「腰斬」。
二是農民工正在逐漸老去。
根據最新監測報告顯示,到2019年底,中國農民工平均年齡已經達到40.8歲。
從年齡構成來看,40歲以下的農民工占比是50.6%,比上年下降1.5個百分點。
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比是24.6%,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
而且,最近5年,50歲以上的農民工占比一年比一年高。
我們知道,從事繁重體力勞動工作的人員,一般男的年滿55周歲、女的年滿45周歲,就能退休。
現在很多年老的農民工為了生計,仍然在外拼搏。
可5年、10年後呢?
送外賣可以,進工廠不行
如果說,中國出現了人口拐點,勞動力將備受考驗。
那麽,首先要受到考驗的恐怕就是製造業。
因為,和製造業競爭的,是資本,是服務業。
兩年前,著名的半月談雜誌就做過一個調查,哪怕是技術工人,在一般企業也只能拿到兩三千元,就算堅持幹了二三十年的老工人,工資也不過就四五千。
因為,製造業利潤薄,只能開得起這麽高的工資。
況且,技術工種需要熬資歷,越老才越值錢,但現代生活壓力大,買房結婚生子,這些大頭開支反而是在年輕時就產生了。
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工廠裏的年輕人越來越少。
那麽,年輕人去哪兒了?
現在可能還沒有完整、準確的調查結果。
但有不少的渠道,可以一窺究竟。
前些時間,一個外賣平台發布今年上半年報告,旗下騎手總數達295.2萬人。
其中,主力是90後,幾乎占據近半壁江山。
騎手中,又有35.2%原來就是產業工人。
除了是因為疫情影響,失去原來的工作,還有更多年輕人選擇主動退出工廠,來送外賣。
工作更自由,不用整天站在流水線旁。
而且收入還不低,儘管有疫情影響,但近五成騎手每月收入超過4000塊。
其實,不只是外賣平台,網約車等互聯網新興行業,都有類似的情況。
當然,我們不能去責怪選擇跑網約車、送外賣的年輕人,因為他們也是為了一份更好的收入和工作體驗。
但是,我們要思考的更多。
▲曾經的一份調研
有這樣一個說法。
現在,大家都知道,特朗普心心念念的事情裏,有一件就是把iPhone生產線從中國搬回美國。
最高峰時,富士康在大陸有員工超過100萬人。
這還不包括上下遊龐大的「蘋果產業鏈」。
如果蘋果生產線真搬回美國,將給美國帶來海量的就業機會。
但其實,特朗普的想法並不新鮮。
早在10多年前,歐巴馬就親自拜托賈伯斯,問他能不能把iPhone生產線搬回美國。
但賈伯斯卻直接拒絕了歐巴馬,告訴歐巴馬他的想法根本行不通。
不只是因為美國人工貴,更重要的是,美國根本招不到那麽多熟練、靠譜的技術工人。
但願這樣的窘境,不要出現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