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慫飛
微信id:weekend_visits
誰沒有過星辰大海的夢想?
哪怕只是到現場,親眼觀看一次火箭發射 – 這個,真可以。
我國西昌、文昌、酒泉、太原4大航天發射場當中,至少西昌和文昌是允許普通人現場觀看發射的。
咱不要吃了資訊不對稱和想當然的虧,認為發射場都戒備森嚴,離咱十萬八千裏。
今天咱就介紹圍觀火箭發射的攻略。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位於四川省西昌市以北大約1小時車程的地方,1970年組建,最初是曙光一號載人飛船的配套發射場地。
後來飛船項目取消,但發射場保留了下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執行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和部分飛行高度幾百公里的低軌道衛星,以及全部境外地球同步軌道通信衛星發射任務。
▲發射場大體位置。另外西昌青山機場就在市區和發射場之間。機場航班不少,從全國大城市飛進飛出很方便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鳥瞰照片,圖自百度地圖。可能有人問為什麼只有2號和3號工位,1號呢?1號是當年的曙光一號飛船工位,沒有建設
西昌是我國開放程度最高的發射場,現在打開某程之類票務平台就可以買到第二天的半日遊參觀票。
遊客在西昌市區集合坐車到達場區後可以零距離接觸回收的火箭殘骸、在幾百米外圍觀發射場的2個發射工位(發射架);如果運氣好當天庫房開放,還能進去摸一摸沒用過的火箭真品。
▲奔月樓博物館,可以給遊客觸摸的展品,都從燃料用盡拋棄墜落的箭體內回收
▲場區觀景平台。左邊樹後面是大約200米外的2號工位,正前方是400多米外的3號工位。好幾根高聳的鐵塔是避雷用的。圖自網友@哈庫那瑪塔塔
▲如果運氣好當天場內庫房開放,還可以摸摸一枚長征3號火箭 – ta已經30多歲了,任務就是給大家參觀,沒有升空的機會
不過相信大家肯定不滿足於邂逅一些不會動的東西。
如果能親眼觀看一次發射……
不算太困難。
近幾年西昌平均不到1個月就會執行一次發射任務,只是具體時間不一定能公開查到(非保密資訊,只是不主動公布)。
這裡教大家一招,可以請西昌的酒店幫查看下一次發射時間,或者直接詢問OTA上的當地旅行社,他們都消息靈通,後者甚至還能直接安排觀摩團,團費一般幾百塊錢一個人,包西昌市內接送。
▲某次發射觀摩活動行程表
發射前幾個小時導遊會把大家帶到發射場附近的觀摩平台,一般是青崗壩(八一平台)或者奔月樓。
這裡又涉及一個姿勢點:報名參團時就詢問使用哪個工位發射。
如果是2號工位,建議團隊去青崗壩觀摩;如果3號工位,則去奔月樓,否則就看不到最精彩的火箭離開發射塔架景象。
▲從青崗壩看2號工位發射長達56.3米的長征三號乙,這也是西昌目前可以發射的最大火箭。
青崗壩與2號工位距離只有1.5公里左右,是國內離火箭最近的公共觀景台,感受「排山倒海」的不二之選。但由於山體遮擋,這個位置看不到3號工位。圖自網友@哈庫那瑪塔塔
▲從奔月樓旁的牛頭山看3號工位發射長征三號甲火箭(2007年嫦娥一號任務),距離4公里左右,有點遠,但至少能看到大半塔架。圖自中國日報
接下來大家關心的應該是拍攝器材和參數了。
首先可以安慰下只有手機的同學。
無論哪個位置,手機都可以拍攝發射場景,只是火箭大小不同罷了。
而且現在手機軟硬體先進,無論白天晚上,畫面細節都能得到很好保留。
如果你使用相機,在青崗壩全幅200毫米鏡頭就足夠獲得氣勢如虹的照片;在奔月樓則最好使用400毫米以上鏡頭。
拍攝參數上,西昌發射的基本都是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燃料的傳統火箭,火焰亮度較低(後面提到的文昌發射場則是另一種情況),因此在發射前測定曝光後再減1-2檔基本就是點火時刻的理想曝光了。
如果期望突出火焰和煙霧的質感,可以將快門速度控制在1/1000秒或者更高。
此外,火箭點火後很快就會飛到頭頂空域,因此不建議使用三腳架,以免火箭飛出三腳架所允許的相機俯仰範圍導致拍攝失敗。
▲某次長征二號丙火箭發射場景。攝影師就是純手持拍攝的
準備好器材後,可以看著時間等待發射。
如果在青崗壩,還有可能聽見發射場廣播倒計時,只是聲音傳播有延遲,可能播報還有4、5秒鐘的時候,火箭就點火了。
很快你會聽到一聲震天動地的炮響,然後是機關槍掃射一樣連續不斷的炸雷,這是火焰高速噴出產生的音爆。
火箭的聲音根本沒有從小變大的過程,只有0和1的區別
▲夜晚發射使用快於1/1000秒的短曝光可以表現尾焰噴出的馬赫環,它們的出現說明氣體流速已經超過音速
而你要做的只是跟著火箭移動相機,任憑聲波像疾風一樣捶打你的身體,只要一次便終生難忘 – 什麼飛機、火車、汽車、輪船……一切交通工具在火箭面前,都圖樣圖森破!
畢竟西昌隨便一個火箭的功率,都可以比得上中小國家全國發電能力。
▲火箭飛進雲霧的瞬間,被火光照亮的雲層好像給箭體加上了一對神秘的翅膀。
從噴口角度不難看出火箭位置已經接近正上方,相機如果還支在三腳架上,鏡頭多半沒法上揚到這個角度,攝影人也就錯過場景
火箭起飛後短則10來分鐘,長則幾個小時,你就能從官方媒體上看到發射結果。
不過在那之前你已經可以發盆友圈了。
文筆好的可以用上蕩魂攝魄、驚天動地、地動山搖之類形容詞,想接地氣的也可以就喊幾嗓子WKNB。
西昌發射場周圍手機信號好著呢。
天氣上,發射場周圍氣溫一般比西昌市區低那麽三五度,大家看情況穿衣服。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如果說去西昌還有點舟車勞頓的話,文昌妥妥就是度假勝地了。
藍天碧海,沙灘椰林,大家完全可以把航天教育和度假安排到一次行程裏。
鑒於第1部分已經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發射過程,這部分只說要點。
▲如果不是遠處的塔架和火箭提示發射場存在,這就是某個國際知名度假區。有意思的是,文昌發射場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管轄
交通方面,發射場位於文昌龍樓鎮,從海口機場開車只需要1個半小時左右;住宿方面,可以就近住文昌的酒店/民宿,也可以開車回海口解決。
我個人喜歡後者。注意盡量在發射前6小時到達龍樓鎮,否則可能遇到交通管制。
發射時間的打聽方式與西昌類似,不過下一個發射日期在這裡就可以告訴大家:2020年11月24日使用長征5號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
文昌的發射頻率低於西昌,每年可能只有5、6次。
▲11月24日的發射將在夜晚進行,差不多就是這個場景
文昌有進入場區觀看發射的旅遊項目,但不是每次發射都會組織,也不一定公開售票,可以直接諮詢酒店。
不過沒有也沒關係,文昌周圍有很多地方可以免費觀看發射,而且這些場地到火箭的距離不比場內觀景台遠多少。
其中最適合的觀看場地當屬文昌魯能希爾頓酒店的海灘,免費進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周圍車位緊張,去晚了就只能把車停在一兩公里外了。
▲今年7月發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時的希爾頓酒店海灘實景。火箭正午時分點火,人群早上8、9點鐘就聚集起來了
文昌的觀看區域離火箭都有5公里以上,因此最好準備400毫米以上鏡頭。
拍攝技巧上,文昌發射的都是使用煤油/液氫 液氧燃料的新型火箭,火焰特別明亮,因此在白天還可以沿用西昌的曝光方法,但在晚上就應當基於點火前的測光欠曝3檔甚至更多。
「明亮的火焰」到底有多明亮?
看看這段文昌實拍的長征5號火箭起飛過程就知道了。
用攝影人的話說,光比真大啊!
文昌發射場的天氣與市區一樣,著裝、雨具根據後者的預報安排。
白天注意防曬!
酒泉和太原
首先這倆發射場的名字就比較有欺騙性。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地理上位於內蒙古額濟納旗,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則坐落在晉西北的岢嵐縣,「誤差」幾百公里;其次,這倆發射場多執行不可描述的發射任務,外人可以接近的機會不多。
兩者當中酒泉的開放程度相對高一些。
發射場有時會執行民用或商業航天任務,這時一些外部有關人員,比如研制人員的親朋、購買衛星的金主爸爸、(自)媒體等等,會被應邀到場觀摩,因此結交一些民營航天企業的盆友會大大增加你進入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概率。
至於太原嘛……至少我目前不知道什麼門路。
▲2019年7月25日,中國民營航天企業星際榮耀成功在酒泉發射了國內第一枚商業運載火箭雙曲線一號。這次任務就邀請了部分外部人士觀摩
小結
無論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孩子,沒有誰會拒絕排山倒海的震撼,沒有誰對拔地而起的夢想絕緣。
任何人只要身歷其境感受過一次火箭發射,都會滔滔不絕向其他人轉述自己的感受,這是航天獨有的跨越興趣的魅力,也是我決定寫下這篇東西的原因。
很喜歡好基友@航空物語 的一篇文章:就憑這場面,應該開發火箭旅遊!
航天事業是風景,是生意,是國家的凝聚力,也是全人類生存的希望。
科學已經證實,如果不做任何改變,億萬年後地球將被逐漸膨脹的太陽吞沒;而即便我們只考慮幾輩人之內的近期,地球也面臨著氣候極端變化、小行星等天體撞擊等現實危險。
面對近憂遠慮,能夠實現星際旅行的航天技術是深入了解宇宙、保護家園、延續人類的唯一手段。
不難怪,身為人類,誰沒有過星辰大海的夢想?
▲末圖攝影: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 昌林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