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一條
微信id:yitiaotv
作者:成卿
明星建築師馬巖松,
在圈裏有個更親切的稱呼——「馬工」。
今年44歲的馬工,是個地道的老北京,
從小在四合院裏長大,
是胡同裏帶頭玩的孩子王。
三年前,馬巖松受邀設計幼兒園。
不同於過去的項目,
幼兒園要在一個近300年歷史的
四合院基礎上進行建造。
擅長打破傳統的馬巖松,
用一個色彩絢麗的環形飄帶般的新建築,
把老四合院圍在了正當中。
建築師馬巖松
從空中看去,
新建築的屋頂還有高高低低的起伏,
仿佛火星表面。
在充斥著奇葩、辣眼睛或者缺乏創新的幼兒園、
中小學設計中,獨樹一格。
11月初,
北京正值銀杏葉飄黃、柿子成熟的金秋,
一條和馬巖松、十來個小朋友
在這個「四合院火星幼兒園」體驗了一個下午,
排隊滑了滑梯,
還收獲了一小筐柿子。
四合院長大的小孩
如今滿世界飛的馬巖松,是個地道北京人,童年的時光一半和父母住西單的四合院,一半在奶奶家王府井的四合院裏度過。
70、80年代的北京四合院已經是大雜院,一個院中塞進七八戶家庭。
不過忽略類似冬天冒寒風去上公廁這樣的生活不便,胡同裏鄰裏相照的社區感對馬巖松來說最為有趣:
「形形色色的人都住在這裡,好像這個胡同和那個胡同住的人都不一樣,自己又和每家的小朋友都很熟。」
▲左:童年時的馬巖松 右:1996年念大學的馬巖松
小孩子眼裏,四合院以房檐為界,拆分成趣味截然不同的兩個遊樂世界:
順著老樹樹幹上屋頂,再從自家的屋頂攀去鄰居家,坐在屋脊上,一眼望去都是連片的、高一點矮一點的灰瓦屋面;
回到地面,是另一番趣味:鑽各種窄小的通道、洞口,不經意間還會發現個地下道,聚在一起的小伙伴,成天比試的都是想像力,看誰發現了個新地方、新玩法。
▲四合院幼兒園的老四合院
2017年,北京城東五環外的一個四合院,希望被改造成幼兒園使用。
受邀去設計的馬巖松,一聽便來了興趣:一則要做和教育相關的建築,他希望以此做個嘗試,突破那些「封閉、不夠自由、沒啥個性和想像力」的學校建築;二來要在老四合院身上「動刀子」,對這個老北京建築師,又是個誘惑。
「挑戰」四合院似乎是埋在馬巖松基因裏的事兒:
小時候住西單的四合院,他曾帶著鄰居家未曾走出過胡同的小伙伴,一路從西單出發,沿著長安街走到天安門廣場。
▲胡同泡泡32號
▲胡同泡泡218號
2009年在東城區北兵馬司胡同裏,馬巖松造了一個金屬泡泡。
10年後,在前門東區鮮魚口的一座清末的四合院裏,他又放了三個泡泡。
這些不銹鋼泡泡,容納了衛生間、會客室或者通向屋頂平台的旋轉樓梯。
它們碩大、不規則,仿佛來自外太空的小生命體,光滑的金屬曲面把老樹、建築還有天空折射出奇異的形狀。
如今馬巖松的北京工作室在北新橋附近一棟8層老房子的頂樓,做了徹頭徹尾改造的辦公室,可以360度觀看老城裏密布的胡同、四合院,天氣足夠好時,還能眺望北海的白塔、甚至北京最西端的西山。
在300年四合院的屋頂,
造一個火星幼兒園
東五環外這個曾顯破敗的四合院,也有一段歷史:雍正帝為了養育之恩,要為奶媽修座四合院,但礙於奶媽的身份,院子不能建進老北京,就選在了進京必經過的通州運河邊上。
剛接下項目時,馬巖松喜歡在這個三進院裏轉悠,去摘南院裏老海棠樹上的小果實,「有從當下生活中抽離的奇妙感覺,自然而然地對時間、對生命有一種理解。」
▲建造前場地上的老四合院和仿古建築
只是,空蕩蕩的院子沒有什麼人氣兒。
馬巖松不滿意北京城裏許多老建築的狀態,早些年先被大拆和破壞,之後強調風貌恢復,采取的大多工作也只是雕梁畫棟地修繕一下。
在他眼裏,無法真正使用的老房子,都是被人拋棄了。
四合院幼兒園裏,新建的教室部分是個不規則的環形,把規則的老四合院包在了當中。
建築幾乎鋪滿了整塊地,沒有地方安置操場,環形建築的屋頂自然變成了運動場。
馬巖松挑選了紅色、黃色這樣的皇城色彩應用到地面,還修起了高高低低的緩坡,讓小孩子們盡情地在上面奔跑、蹦跶、翻滾、推小車,還設置了幾個裝著玻璃的洞口,窺探下面的教室,「好像一個火星表面,掙脫了老北京、掙脫了地球。」
▲四合院幼兒園屋頂運動場
爬上園區四層高的小樓俯著看,在四合院灰色屋瓦和郁郁蔥蔥樹木的掩映下,色彩斑斕的屋頂仿佛一只外來生物,正在慢慢變形、擴散和進入原本寧靜得甚至有些乏味的城市社區。
不過這「入侵」不讓人感到害怕,反而增加些熱鬧與驚喜。
▲幼兒園中新老建築並置的場景
從最初發布幼兒園的方案,就有人質疑老四合院是不是被破壞了。
面對老建築上建新建築的敏感話題,馬巖松的方式大膽又審慎。
他大膽地把原先繞著老四合院一周的仿古建築全拆了。
在他看來,看著這些仿古建築,不僅有種在旅遊景點穿古裝拍照一般的滑稽可笑,更會在教育下一代時,造成真假不分的錯亂。
▲從幼兒園新建部分進入四合院
到了造新建築,他又格外地小心起來:
「老四合院的一磚一瓦都沒有拆,每一間房間正按著嚴格的標準在修繕,未來有音樂教室、舞蹈教室、藝術展示區。」
新造的部分和老建築沒有直接緊貼相連,都要從一個小院子或廊道穿行過渡。
▲四合院幼兒園室內
對比俯視角度帶來的視覺刺激,當身處其中時,新造的建築顯得頗為低調。
新建部分的高度和四合院屋頂幾乎齊平,從室外的街道上走近幼兒園,並不會感受強烈的形象衝擊;反過來,從最中心的四合院往周圍一圈的新建築看,也見不著屋頂的誇張形態和色彩。
只有當沿著小院中的樓梯爬到頂的那一刻,才會心裡響起一聲「哇」,仿佛童年時代第一次爬上四合院屋頂。
▲四合院幼兒園新建的院落
東方山水自然的情趣
2006年,因中標加拿大密西沙加市的地標性高層公寓,30歲的馬巖松成為第一個拿下世界性地標建築的中國建築師。
之後頻繁接受的採訪中,他總要面對一個共同的問題:東方和西方建築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西方更看重建築本身,而東方人關注的是人跟自然的關係。園林也好、四合院也好,自然才是主體,建築圍繞著自然去建造。
建築只是城市裏的小細胞,我挺反對把建築、自然景觀分別拿出來,它們應該是一個整體。」
▲南京證大喜瑪拉雅中心
▲北京朝陽公園廣場
馬巖松提到如今中國人大量復制的方盒子建築,無非只是用來居住的機器,喪失了東方人骨子裏對人和自然關係的追求,也無法讓人寄托情感,更破壞了傳統城市的面貌。
從提出、實踐「山水城市」概念的高層建築,到建造四合院幼兒園,院落、花草樹木、天空組成的自然景象是他的解決之道。
觀察四合院中銀杏樹一年四季裏的變化、蹲守夏天落雨前樹下出現的蝸牛,是馬巖松小時候生活在四合院中的樂趣。
▲四合院幼兒園室內
他把這份樂趣延續到四合院幼兒園裏。
對比合院中規整的四方院落,新建築裏掏出了幾個不規則的圓形院子。
投入使用一年多,新院子裏的樹長了一歲,以小孩們的身高標準,這些樹算得上是參天。
看著孩子們在院中玩滑梯,馬巖松也樂得沒了成年人的包袱,加入到滑滑梯的隊列中。
他還找了根竹竿,跑去幼兒園的院牆邊打下三五個熟透的柿子,分給小朋友的同時,還執意自己帶了一個走。
▲四合院幼兒園屋頂運動場
為建築抹去空間和時間的禁錮
雖然幼兒園、學校設計要遵守諸多規範,但馬巖松眼中的幼兒園設計並沒有「一定之規」。
他不太關心教育產業的影響,琢磨的是往看似冰冷的建築裏投入什麼情感、以及這份情感怎麽傳遞給孩子。
五年前,馬巖松在日本愛知縣做過一個名為「四葉草之家」的幼兒園。
經營幼兒園的奈良兄妹希望把原先105㎡、經營著家庭幼兒園的老木屋拆掉重建。
最終馬巖松採用了保留老木屋結構、在外面罩一個新房子的方式建造了這個幼兒園。
因為老木屋是奈良兄妹的老父親長大的地方,馬巖松在這個幼兒園裏植入了一份新老交接的情感。
▲日本「四葉草之家」幼兒園
到了四合院幼兒園,他投放的情感是自由。
嚴謹、規制的四合院象徵著家庭秩序、社會等級,馬巖松想反著來。
新建的幼兒園裏,所有的教室都是開放的,沒有一面封閉的牆或者門,看不出教室之間的區隔,甚至連手工、用餐、讀書等功能區之間的界限也不明顯。
第一次來到這裡時,很難跟別人描述自己身處的具體位置。
▲四合院幼兒園裏新建的教室、小劇場、室內球場
這是馬巖松特意拒絕清晰布局、明確管理的結果。
在他看來,導向明確是為了提高生活效率,而小孩們在這裡並不需要。
「空間自由意味著選擇自由,」他拿書架舉例,「到處都有可以閱讀的角落,小孩可以在跑過去的過程中忽略它們,也可以隨時停下來翻翻書。」
除去賦予空間上的自由,馬巖松還抹掉了時間的禁錮。
▲四合院幼兒園室內
新教室圍著老四合院而建,向著四合院的那一面都是透明玻璃。
站在新教室裏,透過玻璃看得到老四合院的院牆、牆角的樹木花草、垂花門、門洞後的天空,新老建築和自然一起營造了一個跨時空的場景:
「我們也好、小孩也好,在更大、更長的歷史中都是一代人。大家身處在這樣一個新老建築並存的地方,會自然地去想像幾百年前的東西,也會想像幾百年以後的世界。」
馬巖松想扭轉中國人腦中根深蒂固的「新老總是在對抗」的觀念,用一個輕巧的新建築,把象徵著老北京城厚重歷史的四合院,保護在了正當中。
身邊的朋友似乎也認可了這樣守護老北京情懷的方式,把小孩子送來這裡念書,甚至跟馬巖松說,自己想再過一遍童年,重新上一次幼兒園。
「聽到這樣的話,我還挺感動的。」
▲俗稱「夢露大廈」的加拿大密西沙加市公寓
是不是「地標建築」,不重要
「馬工瘦了」,疫情之後的第一次線下見面,所有人都不禁感嘆。
疫情期間在美國住了一陣的馬巖松,難得地有了每天健身的時間。
最近他喜歡跟大家聊「中國的城市有沒有愛」,問他是否因為疫情產生這樣的思考,卻說早在疫情開始前,自己就琢磨了:
每逢出差拎著個行李箱,在宮殿一般輝煌的火車站、飛機場奔波,馬巖松說感覺眼前的建築無限大,自己和身邊的人卻像螞蟻一樣無限小,
▲洛杉磯盧卡斯敘事博物館效果圖
「說好是給人用的房子,卻不知道這種偉大是為了誰造的。應該有的空間舒適和生活美感,基本上找不到。」
「大家需要個大劇院、博物館,於是我就造一個;甚至說大家不知道需要什麼空間,我直接告訴他,這裡需要放什麼。帶著這樣的態度造房子,我覺得很傲慢。」
馬巖松想在建築裏丟掉這些傲慢,讓使用的人們在裡面暢遊,從身體的自由獲得精神的自由。
▲海口「雲洞圖書館」效果模型圖
在海口的海邊,雲洞圖書館正在建造中,說是圖書館,也是一個讓人們來休息、轉轉的驛站。
馬巖松掏了大大小小的許多洞口,讓海景和光線進入到建築裏,也讓大家看海的角度有了更多的選擇:「海一直在我們眼前,完全是看你從什麼角度去看它。」
▲衢州體育公園效果圖
在浙江衢州的體育公園,他又把幾座大型體育場館全給埋在了土裏,讓整個體育公園變成一個大地景觀。
體育館的外立面都是草坡,看上去像是城市裏的山,所有人都可以爬到草坡上轉悠、跑動或者啥都不做,簡單躺著,「把競技體育追求的那些東西都給忘了。」
當有國內外的新項目中標或落成,媒體還是常常用類似「地標性建築」、「中國建築師進入西方建築界」的話術來講述馬巖松的故事。
如今44歲的馬工似乎已經不太在乎這些,地標不地標無所謂,身份認同也不是他關注的焦點。
18歲高考時,他想過要不要當個導演,看自己能留下些什麼作品。
如今他努力掙脫時間、空間給建築設計帶來的條條框框,把房子和在房子裏活動的人們,都放在更長、更大的歷史裡,看看會留下什麼樣的印記。
部分圖片由MAD建築事務所提供
圖片攝影:存在建築、田方方、Hufton Crow、Iwan Baan、夏至、Fuji Koji、Dan Honda
馬巖松-MAD建築事務所的《骨椅》以及《MAD火星系列燭台No.1 和 No.2》正在上海西岸美術館「設計與奇思:裝飾之自然本源」一展中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