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初,江蘇一位家長不滿老師總是要家長批改作業,憤而退出家長群組。
央視等官媒都給予篇幅報導。
這不是個案。
這種情況很多,也很久了,積怨已深。

家長群組裡各種誇張、委屈和矛盾,可以參考魔都囡的這篇彙整:
11月中旬,多地教育主管機關推出相關規定,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微信id:thepapernews
作者:周玉華
家長是否應該批改作業連日來引發不少網友討論。
11月10日,遼寧省教育廳在其官網公布《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其中明確指出,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
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此舉得到不少網友點贊支持。
10日,澎湃新聞梳理發現,從2018年至今,已有遼寧、浙江、海南、河北、廣東、山東、貴州、廣西、山西和陜西等至少十個省份教育部門出台相關文件「叫停」家長批改學生作業。
有的地方明確定期開展作業督查,甚至將作業管理納入績效考核。
十省份規範中小學生作業要求
山東(2018年4月25日)
關於印發《山東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作業批改必須由教師完成,不得讓家長批改作業。」
陜西(2018年9月30日)
《關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教師不得要求家長批改教師布置的作業或糾正孩子的作業錯誤,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
山西(2019年6月21日)
山西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山西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貴州(2019年11月5日)
貴州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貴州省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的通知
「不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讓家長代為批改的作業,教師要做到有布置必批改、有批改必講評。」
廣西(2019年12月10日)
《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小學生減負實施方案》「不得布置重復性、懲罰性的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浙江(2019年12月11日)
《浙江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不得要求家長通過打卡提交文化學科作業,不得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將作業管理情況納入學校績效考核範圍。」
河北(2019年12月12日)
河北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河北省中小學生減負措施實施方案》的通知
「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堅持做到教師留的作業親自及時批改。」
廣東(2020年1月21日)
廣東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於印發《廣東省中小學生減負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學校要建立完善學生各學科作業量情況摸查制度,並及時將摸查結果反饋給任課教師。」
海南(2020年3月31日)
海南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海南省中小學校教學管理常規》等四個文件的通知
「教師應杜絕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並不得布置重復性和懲罰性的作業。同時,要求各學校定期開展作業督查,每學期對教師作業批改情況檢查不少於2次並有反饋。」
遼寧(2020年11月10日)
《遼寧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管理「十要求」》「教師必須親自批改作業,嚴禁家長、學生代勞。對於不按時親自批改作業的教師,一律取消職務晉級、評先評優資格,學校校長取消評先評優資格。」
專家: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應各司其職
在孩子的學習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究竟該如何分工?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指出,去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指出,杜絕將學生作業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教師要認真批改作業,強化面批講解,及時做好反饋。
熊丙奇說,學校教師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把學生作業變為家長作業,是違反這一《意見》的,家長不但有權拒絕,而且有關部門還應該嚴格落實《意見》,追究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的教師的責任。
熊丙奇認為,讓「學生作業家長改」實則讓家長成為校外輔導員和作業批改員,學校、老師在解釋這一做法時,將其稱為家校共育,讓家長參與學生的學習、成長。
這是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職責的混淆。
讓家庭教育圍著知識教育轉,把學生包圍在知識教育中,既增加學生的學業負擔,又讓親子關係異化為分數關係、成績關係,加劇了家長的焦慮情緒。
熊丙奇建議,家校共育必須清晰地界定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職責,教師是教師,家長是家長。
只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各司其職,才能給孩子成長營造健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