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結婚要花多少錢、準備些什麼?

本文來源:網易數讀

微信id:datablog163

作者:席新科

有人在豆瓣上提問辦一場普通婚禮要多少錢,她計劃和男友攢夠錢以後就結婚。

但大家的回答著實有些嚇人。

無論是來自一二線,還是三四線,甚至是十八線城市的回答,說辦一場婚禮要十萬元起步的人不在少數。

對此,有人感慨說:「我們是生活在一個中國嗎?好歹我也在二線省會,也沒聽過最低要十多萬保底的啊?」

到底是豆瓣網友浮誇了,還是現實中的婚禮就是這麽昂貴呢?

新人結婚到底要花多少錢

每到五一、國慶這樣的婚禮黃金周,份子錢總是多得讓人心滴血。

別看結婚的新人收錢收到手軟,他們可一點都沒少花。

2017 年的時候,婚戀網站百合網發布過一份《中國人婚禮狀況調研報告》,調查了六個省份的新人婚禮預算。

從調研結果看,結一次婚好像也沒大家說的那麽貴。

不管是沿海的廣東、江蘇,還是內陸的四川、陜西,新人結婚的預算都集中在 4 萬到 8 萬之間。

而且,想辦個簡單的婚禮也並非不可能,即使在北京和上海,也有超過 10% 的新人花了不到4萬。[1]

不過,這是 3 年前的情況,結婚的花銷一直在水漲船高。

結婚服務平台婚禮紀發布的《2020 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顯示,2019 年平均中國每對新人結婚消費達 22.3 萬元,是五年前的 3.5 倍。[2]

結個婚怎麽要花這麽多錢?

答案是酒席。

來自中國婚博會廣州冬季展的一份數據顯示,2018 年廣州市的新人把一半的婚禮錢用在了婚宴上。



而 2019 年的秋季上海婚博會交易金額也同樣印證了這一點——交易額最高的一項就是酒席。[3]

事實上,酒席在中國人整套結婚流程中的支出占比一直都居高不下。

在大家還不怎麽富裕的 1980 年代,酒席就占了婚禮的六成支出。

三四十年過去了,大家的生活條件,特別是飲食條件已經顯著改善,酒席依舊是婚禮最花錢的一個環節。

唯一跟著生活條件一起提升的,是婚宴規模和酒席檔次,也就是排場越來越大了。

根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符國群等人的研究,1980 年代到如今,中國人的婚宴規模從平均的 14 桌增長到了 36 桌,是過去的約 2.6 倍。

而單桌酒席費用增長得更快,按不變價格計算,1980 年代每桌是 64 元,2010 年代達到了 263 元,增長 3 倍多。[4]

在上文的豆瓣提問中,大家分享的婚禮帳單裏,酒席也常常是大頭:「坐標包郵區二線城市,中檔酒店,5500 一桌,50 桌,不包括酒水香煙。」

「正在籌備婚禮,老家縣城 20 桌,1000 左右一桌。城裏差不多 30 桌,1600 左右一桌。都不包含煙酒。」

「我們在南京,十五桌 ,一千八百八一桌,煙酒另算,南京這邊結婚要吃三餐,想想都是錢啊。」

至於期待靠辦酒席來收份子錢賺錢,那真的是太年輕了。

有新人曾期待靠婚禮來撈一筆,在網上發問「怎麽辦婚禮才能賺錢?」,但發現除非什麼都用最便宜的,否則只有虧錢的份。

如果是在廣東,那更得打消這個念頭。

更何況份子錢是有來有往的,現在收的有多開心,日後給的就有多痛心。

備婚備到人崩潰

婚禮麻煩之處在於,它不是燒錢就能完全解決的。

在「怎麽辦婚禮才能賺錢」這個問題下面,有人勸提問者別作太大期待:「不一定賺錢不說,累都累壞了。」

這一定是參與過婚禮準備的人,有由衷的體會。

備婚的環節有多復雜?

微博婚禮博主 @小犀婚禮手帳 整理了一張備婚流程表,提供給新人參考。

這張備婚流程表可謂是滿滿當當,跨度更是達到了一整年。

為什麼婚禮要籌備這麽久?

因為酒店宴席、婚禮策劃這些不提早定就沒了。

比如對婚禮效果影響極大的四大金剛(司儀、跟妝師、攝影師、攝像師),一般要至少提前半年預約,如果婚禮是在五一、國慶這樣的結婚高峰期,可能要更早預訂。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國慶、中秋 8 天假期裏,寧波的婚禮司儀明明一個人就主持了 13 場婚禮。[5]

酒店也要提早訂,如果是火熱的節假日或黃道吉日,提前半年甚至一年也不足為奇。

況且,對於很多人而言,婚禮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儀式,要想盡善盡美的話,必須得做充分準備。

從親朋好友有沒有安頓好,到自己的身體狀態好不好,都影響著婚禮的成果。

不過,根據調查,並不是所有新人都有那麽充足的時間來準備婚禮。

雖然有 40.1% 的新人為婚禮籌備了至少一年,但還有 34.5% 的人只用了 1 個月時間準備,分化嚴重。

這份調查報告同時解釋了為什麼會有 1/3 的新人備婚時間這麽倉促,第一大理由就是年輕人工作太忙了,工作都處理不過來,哪還有時間顧婚禮呢。[2]

但這些備婚時間短的人大可不必羨慕那些準備了一年多的人,因為這個過程實在是太折磨人了。

「每天有收不完的快遞,每天有逛不完的淘寶。從開始的焦慮,到現在的崩潰。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在洗澡的時候忍不住崩潰大哭。」一位新娘在小紅書上這樣分享自己的備婚心態。

婚禮要協調的關係、準備的物品極多,馬拉松式的準備會日復一日地消耗著新人的熱情與耐心。

因此,備婚到最後,很多人都在期待自己結婚的日子快點到來,早日解脫。

「老公說我狀態不好,要不要延遲婚期?不要,不要,不要!我恨不得明天就結束了,天知道這婚禮都準備了差不多一年了,還不是堆到最後十幾天準備完!」另一位新娘分享道。

婚禮為誰而辦

然而,當馬拉松式的備婚終於結束,新人終於辦完了婚禮,卻很有可能發現,自己雖然花了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卻並沒有得到一場歡歡喜喜的婚禮。

根據中國青年報等機構的調查,受訪者中有 72% 的人對自己的婚禮不滿意。

為什麼費心費力辦,反而吃力不討好呢?

原因可能就出在費心費力上。

新人以為結婚當日就是這場馬拉松的終點,實際上是又迎來了一場不能喘歇的短跑賽。

在小紅書上,很多新娘會復盤自己的婚禮,有感動、有甜蜜、也有不滿,而大家對婚禮感到不滿意的一個最大原因就是婚禮行程太趕、太累。

有不少新娘都提到結婚當天要凌晨四五點就起來,開始化妝換衣準備接親儀式;而結婚儀式結束後,又要迅速換裝補妝,接著開始一桌桌的彎腰敬酒。

而除了太趕、太累之外,最容易讓新娘感到不滿的地方就是本應屬於自己的婚禮,卻老是被人指手畫腳。

有新娘這麽解釋婚禮令她堵心的原因:「我爸爸不出錢又不出力,還嫌棄我們辦得不好。什麼都想要最好的,攀比心很重,他說檔次要高,不然他在親戚朋友面前丟臉。」

做父親的,不為女兒的婚禮出錢出力,這樣的事肯定不會是多數,但面子的確是很多父母希望自己子女的婚禮大操大辦的原因所在。

在符國群等人的研究中,一些被訪者就表示,自己本身「並不想置辦那麽多場酒席和分別在男女雙方父母所在地舉辦婚禮,但很多情況下是『奉父母之命行事』和『遂』家長之願。」[4]

這一點在搜索數據中也得到了體現。

90 後是現在結婚的主力軍,照理來說應該是網上查備婚資料最勤的人群,但事實上非互聯網原住民的 60 後和 70 後在這個問題上的檢索力度並不比 90 後少多少。

為了給自己的兒女辦一場像模像樣的婚禮,爸媽們真的是做足了功課,只是苦了新人們,要在自己的婚禮上完成一場重要的家族社交活動。

新人婚禮辦得勞累,來賓的份子錢交得痛心,唯一穩賺不賠的,恐怕就只剩下婚慶公司了。

參考文獻:

[1] 百合網. (2017). 2017中國人婚禮狀況調研報告.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njia520.cn/analysis/2048.html

[2] 婚禮紀, 結婚產業觀察. (2020, 01). 2020 年中國結婚消費趨勢洞察.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x2025.com/archives/40681.html

[3] 結婚產業觀察. (2019). 2018-2019年中國婚慶產業發展現狀及消費趨勢分析. Retrieved from https://dy.163.com/article/ERQ4UU0H0518K585.html

[4] 符國群, 李楊, &費顯政. (2019, 06). 中國城鎮家庭結婚消費演變研究:1980-2010年代. 消費經濟, 35(3), 34-42.

[5] 毛雷軍. (2020, 10). 爆單!寧波司儀8天接了13場婚禮!酒店基本被婚宴包場!你參加了幾場?. 寧波晚報. Retrieved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eMXano3EAxxgLfHYkEkGrQ

閱讀原文

林書豪確診新冠肺炎,有打過疫苗。微博湧入3.7萬留言鼓勵,熱搜第一

xxx

沒有童年、跳水滿分的14歲全紅嬋正獲得各地旅遊邀約,「終身免費遊」

xxx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在人潮爆多的廣州火車站旁開小超市能掙多少錢?

xxx

扳倒吳亦凡的「都美竹」正被多間公司搶注商標,還有人註冊了「吳簽」

xxx

吳亦凡被捕後,微博砍掉他的「超話」、多個官媒發聲;律師:若判刑將在國內服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