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湖北經視
微信id:hbjs_87311111
作者:趙瑾
這幾天,
一個話題引爆全網↓↓↓
1980年國家實行「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的獨生子女政策,2016年逐步放開二孩,如今專家又發聲建議先開放三孩。
而這次「開放三孩」的建議一出果然又受到了大多數網友們的調侃:「連二胎都不想生,還生三胎?」
大家的吐槽主要反映了以下幾個明顯的擔憂和問題。
1,女性就業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隱性歧視。
在國內很多上了25歲女性去面試,新公司HR都會問近五年有沒有生育意向,開放三胎之後這個問題會更加突出。
2,生活質量下降,房子不夠住。
女性照顧孩子工作時間少了,那掙錢養家的壓力都堆積在男性身上,家裏人這麽多怎麽住得下?
3,主要槽點在於「養不起怎麽辦?」
還有人說這一代的獨生子女也太慘了,上面四個老人,下面三個孩子。
還有人調侃說,要是能獎一套房,大家肯定都願意生。
或者退一步說,不獎房,學新加坡發錢也行。
放開二胎後的出生人口變化
自2016年開始,全面放開二孩,到今年已有4年,在鼓勵二孩的情況下,我國的出生人口數不升反降了。
2016年我國的出生人口數為1786萬人,2017年卻下降為1723萬人,比上年出生人口減少63萬。
本來專家預測,放開二孩後,2018年出生人口會顯著增加,但實際上2018年出生人口僅為1523萬,比2016年下降200萬,2019年出生人口為1465萬。
自放開二孩政策後,出生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怕生孩子
現在年輕人怕生孩子、怕養孩子,無非是現在孩子養育成本太高,生活壓力太大。
孩子生下來之後,可不再簡單地只是讓他吃飽穿暖就可以了。
從挑選好奶粉開始,上好的早教、好的幼兒園。
終於上學了,又是一路擇校換房,還有培優、補課、學藝術,哪樣少得了砸銀子?
網絡上曾有人計算過,如今養育一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少說也要花費一兩百萬。
一個孩子200萬,兩個400萬,三個就是600萬,這還不包括他們將來結婚生子你得貢獻的房子車子和票子。
如果是普通工薪階層著實負擔不起。
再加上還在生育範圍內的這代人,正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不少還是獨生子女。
微博上還衍生了這個話題
↓↓↓
大部分網友覺得
不敢想……
對於這個話題
微博@耿向順的觀點得到許多網友的贊同
其實,不是年輕人不願意生、不想生,而是不敢生,生不起,養不起,更教育不起。
現在的住房、教育、醫療、食品蔬菜等價格等高居不下,孩子撫養成本高昂,教育成本更高,年輕人收入又不高,養活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都成問題,更別說生孩子了,生得起,養不起,更教育不起。
況且,生不生孩子、結不結婚,都應該是一項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的權利,而不應該是一項每個人必須要做的義務。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擁有生育、婚姻自由這本就該所有人擁有的基本權利。
在該不該生育孩子、什麼時候生孩子、生幾個孩子這件事情,不應該被道德約束綁架和規定條文限制裹挾,並不是該由非自己和配偶之外的人來決定的,應當是當事人自己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可以做的自由選擇。
生不生,要考慮身體情況、當事人意願、經濟條件、家庭意願,其中自己的意願最重要。
並不應該是「別人都在生所以我也要生」和「別人認為我該生所以我也要生」,而是「因為我想生,我也能生,我還能生好,還能教育好,所以我才要生」。
雖說現在老齡化嚴重,時代需要,也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判斷,不管少生還是多生,一定要優生,這是對孩子和自己的家庭負責。
我們這一代人養育兒女不比二三十年前父母輩爺爺輩了,不是只管生不管育的時代了。
在不能為下一代保障最低基礎的生活、教育、成長發展所需要的條件的時候,不生是明智的選擇,不然只會禍害了自己的孩子也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
各位專家們,要想提高生育率、增強年輕人的生育欲,應該去想辦法降低屋價、物價、孩子的教育養育成本,增強孩子們成長和發展的保障措施,去想辦法提高年輕人收入,而不是在這裡建議開放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