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雷鋒網
微信id:leiphone-sz
作者:劉琳
在美國重重壓制下,華為終於能喘口氣了。
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官方已經改口,只要不將晶片用於華為的 5G 業務,那麽該國將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提供組件。
報導援引一位參與其中的半導體高管話語稱,「美國商務部在最近的談話中一直告訴企業,儘管對華為的供應許可證是以拒絕為目的,但如果你可以證明你的技術不支持 5G,這一點可以被克服。」
此外,還有兩家亞洲半導體公司的高管表示,他們對恢復對華為的許可證感到樂觀。其中一位表示:「美國已經向我們表明,用於移動設備的晶片不是問題。」
簡單來說,就算同意晶片製造商恢復對華為供貨,但是美國對華為 5G 設備的態度卻仍未有絲毫松動。
分析師:最好別抱太大希望,這還要取決於「川建國」的意志
不過,分析人士則表示,這可能意味著,美國對華為的行動並非為了對其整體的業務構成威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華為手機部門仍有機會復甦。
在美國投資銀行 Jefferies 分析師 Edison Lee 看來,這是美國打算允許華為繼續從事手機業務的有力跡象,因為「它不會對美國構成明顯的國家安全威脅。」
Edison Lee 表示,索尼和豪威科技也已獲得許可,可向華為提供 CMOS 圖像感測器。但後兩者並沒有回應這一消息。
同時,Edison Lee 也表示,如果華盛頓願意讓華為的智能手機業務幸存下來,高通和聯發科可能會在今年晚些時候獲得許可。
從分析師「樂觀」的論調中可以看到,美國政府可能有意放鬆制裁。
但是,《金融時報》報導同時援引了行業專家警告稱,不要對此事抱有太大期望,因為特朗普政府的決策很不穩定。
華為手機業務轉機會到來嗎?
那麽,是否華為的手機業務真的迎來了轉機?
我們先來梳理下美國對華為 5G 的壓制手段。
- 2019 年 5 月 15 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一份名為「確保信息和通信技術及服務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將華為公司及其 70 家附屬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實體名單」。
這意味著,美國公司將不得不先從美國政府獲得許可證,才能向華為出售技術產品。
- 2020 年 5 月 15 日,美國升級禁令,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稱,正在制定更「全面」的計劃,不僅是美國的公司,全球範圍內的公司,只要用美國設備和技術(達到一定比例)給華為生產晶片,就必須得到美國批准。
這一禁令的目標則是切斷華為與晶片製造企業如台積電、中芯國際等的聯繫。
- 2020 年 9 月美國禁令再度升級,將聯發科等企業與華為的合作也給關閉,不留任何死角。這已是針對華為的第三輪禁令,而這也真正讓華為走入了至暗時刻。
這一禁令堪稱打擊華為最狠手段,沒有之一。新的修正案直接限制華為購買基於美國軟件或技術來開發或生產的晶片,還包括還有其他零件、組件或設備。
這意味著華為無法采購第三方的晶片,當現有的庫存晶片耗盡之後,華為可能將會面臨「無芯可用」的局面。
10 月 22 日,在華為 Mate40 系列的全球線上發布會上,華為公布了可能是最後一代的麒麟高端晶片,再一次印證了美國對華為打壓的影響。
不難看出,美國的這三項禁令幾乎切斷了華為的所有有可能的退路。
那我們再來看下金融時報報導的有關對華為「網開一面」的說辭。
報導中提到:「美國允許越來越多的晶片公司向華為提供零部件,只要這些零部件不用於其 5G 業務。」
此前,三星顯示已獲得美國商務部許可證,可向華為供應 OLED 面板。但目前獲得批准的只是面板部分,晶片(用於面板驅動的半導體晶片)部分未包括在內。
此外,自美國宣布對華為禁令後,已有超 300 家公司申請了許可,以允許它們與華為繼續開展業務,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獲得了了許可。美國晶片公司 Intel 和 AMD 都在其中。
但需要注意的是,報導中明確提到了美國未來可能會允許廠商向華為提供晶片,也僅限於非 5G 業務。
也就是說,只要對華為 5G 手機業務有幫助,依舊是不允許的,這樣看來,華為的處境依舊很艱難。
但好在早在美國禁令生效之前,華為就已經向晶片供應商大舉采購,庫存至少能支撐兩年。
所以,對於華為來說,現在最大的問題依然是製造能力上的瓶頸。
正如任正非所說:
「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不是依托全球化平台在戰略方向上壓上重兵產生突破,而是設計的先進晶片。國內的基礎工業還造不出來,華為不可能又做產品,又去製造晶片。」
所以,華為也已經意識到,只是設計晶片而不生產,仍無法確保其供應的安全性。它要做的始終是完成技術自主和去美化。因為只有將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裏,華為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而對於華為的手機業務,余承東此前在華為 Mate 40 的發布會上也表達了華為的決心:
「對於華為來說,不管處境多麽艱難,我們都承諾持續展開技術創新,將最佳的技術和創新帶給消費者,提升人們的生活,提升大家的工作效率。我們將信守承諾。」
參考資料:
https://www.ft.com/content/508b0828-bcd5-46a6-84f8-d05cb2887e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