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都到網紅城市】五天時間,西安怎麼玩?

本文來源:LonelyPlanet

微信id:LonelyPlanet-CN

作者:LonelyPlanet

▲©Nutexzles/Getty Images

說到時尚與古韻的完美結合,西安必須榜上有名!

走在街上,不僅可以感受到歷史的痕跡,也能被街頭巷尾的美食和娛樂活動所吸引。

如果你有出行計劃,別猶豫了!

現在西安大唐芙蓉園、西安城牆、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等53家A級景區實行免門票制度

LP準備用最新上市的《西安》IN指南,帶你用5天時間,由內而外的了解這座古都~

DAY 1

遊轉古城

古城牆環抱一圈,圍出了老西安的地理方位和心理歸屬。

回坊、碑林、西安城牆和鐘鼓樓都是必遊景點,前三者各需花費2~3小時。

▲夢之境 / 圖蟲創意

清晨趕到回坊,鑽入老字型大小羊肉泡饃館,享受一碗熱乎乎的「羊羹」。

飯飽後用雙腳丈量這片特色街區,橫平豎直的小道延續了「裏坊」格局,一座座清真寺擁有中國傳統建築的外殼。

別忘了在夜宵時返回,香噴噴的烤牛羊肉等你「次番」。

▲Zero-Knight / 圖蟲創意

– 漫步回坊 –

起點:鼓樓 終點:南廣濟街口

距離:5.5 公里

需時:約4 小時(含遊覽時間)

▲由Lonely Planet《西安》IN指南提供

儘管①鼓樓背面的北院門相當擠鬧,但這裡是步入回坊最經典的角度。

一繞過鼓樓就請留意西側,穿過化覺巷牌坊和市場來到②化覺巷清真大寺

▲chungking / deposit / 圖蟲創意

之後借道西羊市回到北院門,③高家大院就在路口旁。

奮力穿過人群向北,經過「人文薈萃」石牌坊,不妨在④陜拾叁冰餅糖捧一份油潑辣子味的冰激凌。

再沿麥莧街向西拐入小皮院,回坊第三大寺⑤小皮院清真寺可入內一遊。

▲藍色大海裏的漩渦 / 圖蟲創意

繼續西行至北廣濟街向南,下一個路口已能望見⑥大皮院清真寺的飛揚檐角。

繼續向南的麻家什字聚集著幾家著名食店,總有長隊在排。

西拐並尋路進入光明巷,⑦日本飛機轟炸西安遺址見證了戰爭浩劫。

再向北繞行教場門抵達⑧西倉花鳥市場,除了嘰嘰喳喳的籠中鳥,還能看到販賣二手小物件的地攤。

繼續前行抵達灑金橋,別忘了先去⑨雲台寺看看有沒有開門。

▲Yann / Adobe Stock / 圖蟲創意

回坊「後門」的灑金橋是近年來名氣倍增的美食街,向南步行能看到⑩灑金橋清真古寺

古寺內已是新建的伊斯蘭風格建築,只有老門樓和門前的古樹訴說著悠久歷史;一旁的小巷裏還有女寺。

遇到⑪灑金橋清真西寺請向東轉進廟後街,再從低調的北側入口走進小學習巷。

這裡幾乎沒有遊客,卻坐落有⑫小學習巷清真中寺⑬小學習巷清真營裏寺兩座清真寺。

▲地礦天地 / 圖蟲創意

順著營裏寺正對的巷子向東,看過唐代鴻臚寺的主題牆繪,重新回到了人來人往的熱鬧處。

⑭大學習巷清真寺在北面不遠處,《鄭和碑》道出明初的輝煌歷史。

向北右拐進入一條隱蔽的小巷,穿過「原生態」的居民區,另一側高牆內的中式建築為道觀⑮都城隍廟

面對著牌坊上的「你來了麽」回答一句「額來過了」,穿過車流滾滾的西大街回到現代化都市。

⑯南廣濟街口東側關於唐長安城中軸線的介紹碑,又能將你拉回到歷史中。

▲圖瑞 / 圖蟲創意

鐘鼓樓

▲獨視角 / 圖蟲創意

鐘鼓樓坐守西安老城最中心的位置,從明初到清末也一直為西安人授時。

如今這裡每天仍有編鐘、擊鼓等仿古表演,傳統木構之美也值得駐足觀賞。

登上鐘樓還可俯瞰交通環島上的滾滾車流,瞬間融入西安的時尚節拍。

通常鼓樓的每一次表演比鐘樓的早30分鐘,可先去鼓樓再去鐘樓。

▲RRay / 圖蟲創意

將西安城牆比作方形的表盤,「晨鐘暮鼓」的鐘鼓樓就是恪守中心的軸盤。

始建於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的鐘樓,和最早出現於洪武二年的地名「西安」幾乎同歲,相依相伴走過了600余載時光。

如今的它仍保存著最初的四角攢尖頂重檐三滴水結構,是明清官式建築中的傑作;萬曆十年(1582年)從鼓樓西側整體搬遷至今址的經歷,更是古代工程技術史上的奇跡,門扇上共64幅古代故事浮雕更是美輪美奐。

鐘樓每天9:10、10:30、11:30、15:30、16:30、17:30會有編鐘表演,9:00及15:00則提供免費講解。

▲好大一條魚擺擺 / 圖蟲創意

和東南方向的鄰居鐘樓相比,鼓樓還要年長4歲;而和四角攢尖頂的鐘樓不同,同為重檐三滴水的鼓樓是歇山頂,更顯寬廣威嚴。

作為中國現存最大的一座鼓樓,西安鼓樓的兩塊藍底金字木匾也以面積巨大而聞名於世—南匾「文武盛地」、北匾「聲聞於天」道盡了萬丈豪情,只不過都不是原物。

同為重製品的還有樓內的大鼓。

圍繞木樓一圈的24面小鼓上書寫了小篆,對應二十四節氣。

碑林博物館

▲chungking / deposit / 圖蟲創意

西安碑林的一座座石碑,從唐代國子監時期便被珍重收藏,在後世的宋、元、明、清又像石質辭典一般,與時俱進地收錄著新的名家大作,最終書寫了一部活生生的漢字藝術史。

▲系馬樁 Hitching posts Ⅴ © Feng Zhong,CC BY-NC-ND 2.0,http://mrw.so/6nmhJ4

這裡不僅是書法愛好者的朝拜聖地,也能尋覓到歷史人文的諸多線索:匈奴的石馬、李淵的石犀牛、景教的十字架、孔廟的格局、關中的八景……讓人有如穿越時空。

通往碑林的書院門是「文房四寶」一條街,能為你的碑林之旅預熱。

西安古城牆

▲©chuyu/Getty Images

古城牆仿佛一枚印章,仍牢牢地戳在西安市的中心。

它標記著長安城的歷史方位,明清的西安府城牆幾經拆修終於連貫完整,斑駁的老城磚講述著西北重地的歷歷往事。

將從現代交通工具下來的旅行者迅速拉入歷史文化名城的情調中。

▲©sihasakprachum/Getty Images

可以沿著城牆根散步,或去外圍的環城公園逛逛。

登上城牆,最酷的玩法是騎行一圈,風馳電掣之際,一時看盡西安老城的四面八方。

DAY 2

穿越城南

若鋪開古今地圖做對比,會發現唐長安城與今天的古城相比,其主體大都在南部。

兩座千年佛塔、兩座博物館和一條唐風步行街都在城南,也是你西安行程不可錯過的另一重頭戲。

陜西歷史博物館

▲獨視角 / 圖蟲創意

陜西的黃土有多厚重,歷史就有多悠久。

公元10世紀前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中,禮周、強秦、雄漢、盛唐和絲綢之路,偉大的傳奇少不了西安這顆璀璨明星。

3000余件展品陳列館中,國務院評定了9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坊間更提煉出「十八國寶」,若你稍不留意,就可能和國家一級文物擦肩而過。

▲zhongshan grottos replica – song dynasty © Xuan Che,CC BY 2.0, http://mrw.so/4W0JRS

燦若星辰的展出文物,訴說著從藍田人到清朝末年的三秦歷史,西周青銅器、漢唐金玉器、北宋瓷器都是精品,兩個收費展覽同樣物有所值。

但這些只是館藏170萬餘件文物的冰山一角,2019年官宣:浐灞新區將要建設新的陜西歷史博物館!

▲三彩載樂駱駝俑©Feng Zhong,CC BY-NC-ND 2.0,http://mrw.so/5b3dkq

「陜西古代文明」基本陳列、國寶廳和臨時展覽免費參觀,需在官網或微信公眾號「陜西歷史博物館票務系統」提前預約,參觀當日憑有效身份件現場領票。

– 亮點速覽 –

– 重溫「大漢雄風」和「盛唐氣象」的中華盛世。

– 在何家村窖藏文物展開啟《長安十二時辰》。

– 去國寶廳看看能和哪件頂級國寶相遇。

– 花「重金」完成唐朝古墓的一次穿越。

– 和兵馬俑駐陜西歷史博物館「代表」近距離對視。

– 別忘了商周青銅器和五代-北宋瓷器。

小雁塔(薦福寺)

▲仙人板板 / Tuchong Genius

這裡和西安博物院共處一院。

古塔是唐長安的幸存者,博物院則用模型和文物梳理了古都的變遷。

古典寺院和現代園林連成一片,如今的小雁塔雖殘缺了兩層,但仍挺拔向上、鑽出樹蔭,其密檐式更和大雁塔的樓閣式同為中國塔的兩種基本結構。

▲Photographer_HIN / 圖蟲創意

樹蔭連綿的園林院落是小雁塔的另一大看點,特別是秋季,銀杏和懸鈴木撒下金黃的漣漪,浪漫萬分。

2014年,小雁塔作為一個遺產點列入了世界遺產「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

大雁塔

▲©chuyu/Getty Images

古樸端莊的大雁塔不僅是西安最具辨識度的城市地標,看似簡單卻又雍容大氣的四方樓閣式磚塔造型,更是盛唐氣度的絕佳符號。

放眼南北,噴泉秀、燈光秀、不夜城……西安的時尚也在此跳躍。

▲Xi\’an Wild Goose Pagoda © Carsten ten Brink,CC BY-NC-ND 2.0,http://mrw.so/6nePSe

唐僧玄奘和這裡的深厚淵源,又讓它享受著普通老百姓的萬千敬仰。

大唐不夜城

▲用戶_5d4bd9b0 / 圖蟲創意

和南廣場的玄奘銅像一同向南看,便是他在取經路上魂牽夢繞的「故國大唐」。

伴著夜色蒼穹,琳瑯滿目的彩燈、變幻莫測的光柱、仿唐建築的底色……的確能帶給你一些驚喜。

喊泉、鋼琴街等互動式開放景觀的設計,以及不倒翁、石頭人等「網紅」節目的常規化表演和各樂隊、秦腔劇團的紛紛駐場,還請跟隨感官,在光影音效果中強行「夢回大唐」吧!

DAY 3

深入遺址

在西安城區的其他方向,不同朝代也留下了不同的歷史痕跡,各類遺址公園可根據自己興趣選擇一二。

或者直接出擊兵馬俑、華山等熱門景點。

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originoo / 圖蟲創意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面積達北京故宮4.5倍、號稱「千宮之宮」唐高宗和武則天時代建成的大明宮,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一座宮殿。

毀滅1100多年後,它只是和破亂民居混雜在一起、呈現出不同形態的黃土遺址,但作為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這裡的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維持著不錯的平衡,交通又很方便,可作為西安同類景點的首選。

▲AA山高水長 / 圖蟲創意

與《大明宮詞》崢嶸軒峻的宮殿形象不同,這裡的建設思路以保護遺址為主,同時立有一組組反映當時情形的人物塑像。

▲生活對我說 / 圖蟲創意

西安火車站北面的丹鳳門遺址博物館即需持票參觀,跨過金水橋,含元殿雖然僅剩台基遺址,但仍足夠震撼;這裡曾為天子舉行國家儀式和慶典之地,如今仍是這一帶的制高點,俯瞰四周氣勢十足。

半坡博物館

▲圖瑞 / 圖蟲創意

在半坡博物館有大半個足球場大小的遺址大廳,6000多年前的古人類聚居群落遺址,保持著幾十年前剛出土時的模樣。

不用擔心新石器時代的歷史看不懂或過於枯燥,博物館對半坡人的遠古生活和仰韶文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

▲Nastya Tepikina / Adobe Stock / 圖蟲創意

參觀之始,建議先去視頻播放室觀看滾動播放的紀錄片。

步入遺址大廳,4500平方米的空闊面積令人有跨越時空的感覺;這裡保留了遺址重現天日時的模樣。

墓葬展廳裏,若干座透明棺中靜臥著6000年前先人的遺骨,他們保持著剛出土時的各異姿態,一旁的視頻和文字解釋了多樣的墓葬制度。

▲老山貨 / Tuchong Genius

半坡人的制陶和彩繪藝術富有幾何感,人面魚紋盆(別疑惑,陜西歷史博物館和國家博物館也有同樣的展品,都是原件,但畫的內容略有不同)最具代表性,奧運福娃最初的造型也受到了它的啟發。

青龍寺

▲穿越雲天 / 圖蟲創意

《妖貓傳》中日本僧人空海求法的高門大寺就是青龍寺。

最初的建築早已不復存在,僅余一些柱礎和台基的遺址,但重建的庭院再現了唐朝風貌,日本捐贈種植的櫻花更在春季搖曳出滿園繽紛。

這裡又位於李商隱詩裏描寫的《樂遊原》上,日落時分適宜懷古。

▲穿越雲天 / 圖蟲創意

20世紀80年代百廢待興,又恰逢中日邦交恢復正常化,青龍寺依照考古發掘成果復建了部分殿堂,仿唐建築風格的惠果空海紀念館正是中日文化影響交流的明證,空海紀念碑前也常有來自東瀛的朝聖者。

▲穿越雲天 / 圖蟲創意

寺裏還立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石碑,指的是塔院等唐代遺址。

古原樓內的青龍寺遺址博物館(9:00~17:00,周一閉館)陳列瓦當、牆磚等文物,還有極盛時青龍寺的模型沙盤;圖文資料也很豐富,其中關於日本文字、美食和教育與唐代長安之間淵源的故事,讀起來頗有趣味。

▲Confuse君 / 圖蟲創意

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公園

▲ic / 圖蟲創意

去到那裏,你大可以將時間軸從唐朝再往前撥700多年,去市區西北角的漢城,在占地更加廣袤的未央宮遺址,探訪青青麥田中的漢宮夯土。

登上仍有20余米高的前殿遺址,遙想大漢天子在這裡接受百官朝賀的威武場面。

漢城正是西安人對這裡的稱呼,多年來一直保留著城中村的面貌,一些地方還會定期舉辦露天集市。

DAY 4~5

探索近郊

西安近郊包括臨潼區、長安區、鄠邑區、藍田縣和咸陽市,景點眾多,且相對比較分散,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偏好,安排1~2日行程。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Oktay Ortakcioglu/Getty Images

上午從市區前往臨潼,參觀秦始皇帝陵博物館及麗山園,親眼目睹兵馬俑千人千面的藝術魅力。

1974年,兵馬俑偶然現世,石破天驚,在遺址上建成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直都是西安旅遊目的地的首選。

親身站在一號大坑前,你才能感受到秦始皇地下軍團的壯觀,栩栩如生的將士俑仿佛瞬間復活,在你眼前嚴陣以待。

一號坑面積最大,巨大的方陣中東前鋒、西後衛和側翼都是面向外的弩機手,中間是38路主體縱隊和45輛戰車。

▲©Nikada/Getty Images

– 亮點速覽 –

– 在參觀遺址大廳之前,可先去360°環幕影院了解秦始皇帝陵的歷史背景。或用手機掃景區官方微信二維碼,通過「尋跡始皇陵」小程序獲取導覽和解說信息。

– 二號坑中陳列的跪射兵馬俑,就是西安官宣的形象大使。

– 博物館區內有咖啡廳、餐廳,僅中午開放。從南門出來就是美食廣場,有各種陜西小吃店和肯德基、星巴克等連鎖餐廳。

下午可以去華清宮看看楊貴妃沐浴過的海棠湯池,再登上驪山一覽臨潼景色。

如果預算充足,晚上在華清池看一場《長恨歌》實景歌舞也是不錯的體驗。

▲一佳ONE / 圖蟲創意

TIPS:如果下一站是華山,在臨潼住一晚,第二天直接乘車去華山也很便捷。

南五台

▲takixxx / 圖蟲創意

長安南五台就像是秦嶺山水風光的一個「標本」,南五台也因5座小山頭建有5座寺院而得名,還被列入「佛教八小名山」。

花上一天時間,從文殊台、清涼台、靈應台、舍身台一直向上,爬到最高處的觀音台,腳下便是水墨秦嶺的層疊山巒和翠玉一般的石砭峪水庫。

▲兮和XD / 圖蟲創意

和山西五台山不同,這裡是觀音菩薩的道場,觀音成道日的農歷六月十九有熱鬧的古香會,信眾們朝台也在這一期間達到高潮。

對於戶外愛好者,南五台的徒步難度遠小於翠華山,但風景仍然出眾。

若有幸碰上雨後初晴,雲海浮動間佛寺顯露,更是宛若仙境。

TIPS:建議留出一點時間順道參觀山腳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草堂寺

▲圖瑞 / 圖蟲創意

草堂寺是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第一個國立譯經場,寺中的國寶級文物鳩摩羅什舍利塔便值得你專程前往,它由西域各國供奉的八色玉石所建,可惜只能隔著護塔亭的玻璃窗欣賞,但仍能清晰看到十二層塔身色澤晶瑩,鐵圍山、香沸海、山峰、卷雲、祥龍、坐佛等圖案雕刻精細。

漫步寺中,耳邊唯有梵音清幽,而遠處便是終南山的青翠山影。

TIPS:從草堂寺返回西安不妨乘坐928路公交車,中途在秦鎮下車,深入老街吃一碗地道的秦鎮米皮。

漢陽陵和咸陽

▲jaturunp / Adobe Stock / 圖蟲創意

漢景帝陽陵的發掘,為世人打開了一座「地下王國」,10座叢葬坑內的陪葬物包羅萬象,讓人大開眼界。

漢景帝劉啟與王皇后同塋異穴合葬的陵園是迄今發現規模最大的漢代帝陵,已探明的外藏坑就有81座,呈射線狀分布在封土四周,陵區內還有10000余座陪葬墓。

▲Han Yang Ling Mausoleum,漢陽陵 © Kirk Siang,CC BY-NC-ND 2.0,http://mrw.so/6gqx4F

漢陽陵半天即可遊完,之後可乘坐公交車前往咸陽,欣賞咸陽博物院裏的西漢兵馬俑,你還可以比較一下兩座漢陵兵馬俑的不同之處。

想繼續探索咸陽塬上的唐代帝陵,還可轉車去唐順陵遺址公園看看造型雄偉的走獅。

▲時光_漫步 / 圖蟲創意

TIPS:從西安前往漢陽陵的遊4路班次不頻繁,最好提前查好發車時間。

從漢陽陵有5路公交車前往咸陽火車站,如果時間規劃得當,可以無縫銜接轉去咸陽。

# 美 食 #

▲追夢ren / 圖蟲創意

岐山臊子面在陜西面食大家庭中舉足輕重,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就早早亮過相。

最正宗的吃法是「一口香」,也就是一小碗湯只有一筷頭的面,一口就能吃完,撈乾淨了配菜和臊子,就可以換下一碗了。

鄰縣的扶風臊子面也小有名氣,因臊子的做法不同,面不辣也不是特別酸,口味較平和。

▲Zeratel / 圖蟲創意

扯面更家常,扯出的面條勁道、口感佳,因此衍生出五花八門的吃法。

「陜西八大怪」裏的褲帶面就是一種扯面,狀如其名,像褲帶一樣寬。

油潑面指面煮熟後裝碗,再放幹辣子面、蔥花和時鮮青菜後潑熱油進行二次加工,最常用的面正是寬扯面或褲帶面。

biángbiáng面其實也是油潑褲帶面,不過面已被揪成了一段段10余厘米長的面片,配菜也豐富一些。

▲寧波土豆兒 / 圖蟲創意

面粉到了陜西人手裏變化出無數可能,除了面條,肉夾饃、羊肉泡饃和涼皮這西安小吃「三巨頭」,也都是以面粉為主體。

▲©Tingting Wu/Getty Images

涼皮是更加膾炙人口的陜西小吃,隨便找一個小攤小店,叫一份涼皮再配上一瓶汽水就是一次快餐,再就著一個肉夾饃,就成了標準版的「三秦套餐」。

▲makingultimate / 圖蟲創意

在回坊,避開北院門、西羊市,就有望找到並不是一心想紅的老字型大小食肆。

南門旁的大車家巷,天主南堂旁的五味什字和夏家什字,東門旁的尚儉路,小寨旁的紅專南路都是老店雲集。

西安人常說「能擺出來的都好吃」,居民樓下的小店就臥虎藏龍。

▲李佳妮 / 圖蟲創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