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微信id:jjrbwx
作者:吳濤
電商平台今年「雙11」的玩法公布了,猝不及防,「光棍節」變「雙節棍」,還多出了3天,你的錢包準備好了嗎?
「雙11」提前,從「光棍節」變「雙節棍」
10月20日,天貓宣布,今年「雙11」啟動,代號:雙節棍。
天貓稱,「雙11」預售10月21日開啟,此次升級最大的變化是:不只在11月11日一天爆發,消費者可分兩波購買,11月1日-3日是第一波,11月11日為第二波。
這意味著,今年「雙11」比以往多了3天,消費者11月1日起就可以付預售商品的尾款,提前10天收到貨。
就在天貓公布玩法的前一天,京東19日宣布,今年「雙11」10月21日開啟,11月11日截止,為期22天,構建「低價好物」、「簡單快樂」、「放心購買」三大主場。
雙方預售期驚人的一致,都是10月21日開啟。
正面PK,火藥味十足。
優惠主要是「滿減、打折」,不考數學了?
在天貓、京東公布今年「雙11」玩法後,獲得不少網友的點贊。為什麼?因為兩家電商平台都說了,今年不玩複雜計算。
「終於不玩燒腦,不考數學了。」有網友感慨。
梳理顯示,天貓將推出「滿300直接減40、 1400萬款商品打折、5折買車、搶5折外賣美食、5折足療,等等」。
京東除了跨店鋪、全品類可用的頭號京貼,商品頁面「預估到手價」的設置,將提示消費者可使用的優惠信息,不用複雜的計算,優惠後的價格一目了然。京東還把目前熱議的「1元包郵」加入「雙11」。
有網友甚至總結了玩法規律:優惠越大,字數越少。比如「滿一百減二十」,「買二贈一」,「半價」,終極優惠「送」。又好理解,又真優惠。
「邊點贊邊擔心,怕錢包不同意」
看到這些,不少網友不淡定了,「我的錢包還沒有準備好,就這樣猝不及防的提前了。」「今年迎接兩波誘惑,錢包撐住,錢包別哭。」
錢包哭泣?不存在的,有網友驚奇地發現:「花唄額度已經給我提升了50%。」
還有難得保持理性的網友發出疑問:「我就好奇第一波和第二波哪波優惠力度更大?」
「呵呵,小孩子才做選擇題,成年人全要。」有網友回應稱。
「去年買的洗髮水還沒用完,你們真的有需求嗎?」
「勸你們莫衝動消費,我囤了好幾年的狗糧,現在狗都不吃了。」
也有網友稱,每年都搞各種消費噱頭,一點也不實在啊。但有網友反駁,「和往年比,今年挺好的,知足吧。」
看到這裡,是不是忘記了原來「雙11」的「燒腦」程度?
來回味一下!
瘋狂搶X元劵;滿XXX減XX元;
搶XXX減XXX元;
定金X元抵XX元;
定金X元享XX價格;
前X名享XXX元價格。
結果是「規則堪比奧數」,「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便宜兩塊五」。
甚至還曾出現「沒點數學功底玩不轉,沒語文功底也參加不了」的情況:付定金打X折,付定金不只X折,付定金X折起。
眾多網友分析了半宿,也鬧不清這三者到底有區別。
電商平台為何把「光棍節」變「雙節棍」?
「市場競爭加劇,電商雙11紛紛提前,目的是占據有利位置來實現卡位。」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稱,雙11的時間逐漸延長,對緩解物流壓力、商家資金周轉壓力等也都有好處。
「補貼則能夠更好地增強用戶黏性及搶占用戶心智,同時釋放用戶消費能力,持續拉新並留存老用戶,每年必備。」莫岱青說。
「不管電商平台怎麽想,消費者拿到實惠才是關鍵。」另有分析認為,「雙11」給消費者提供了一個購物契機,有些東西是真的便宜,但需要你擦亮眼睛,同時提倡理性消費,按需消費。
所以,對於「雙11」,貴在參與,理性消費,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