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文字為【微信上的中國】補充:
可曾想過,微信微博之外,還有產品能撬動中國社交領域?就是有!
當年,淘寶採用「鄉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成功擊敗包括ebay在內的當年電商巨頭。
現在,一款叫做「快手」的短視頻app,在廣大中國農村成為爆紅的社交工具,而這一切都沒有被一線城市的中國互聯網菁英和網民們所察覺。
避開了各路潛在對手的雷達,快手迅速擴大市佔率,如今已擁有近四億用戶,為中國最大的短視頻app,也是微信、QQ、微博之後,第四大的社交工具。
這麼驚人的能量,卻能潛伏這麼久,然後一舉成名天下知。
其中一個被普遍公認的原因是,快手主要用戶都是所謂的農村底層,那些人玩不來微信微博這些比較高大上、主流、高端、媒體類的東西。
下面分享一個快手上的影片給大家看看,沒見識過的人可以初窺堂奧~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微信id:tech_163)
作者:賀樹龍、胡穎
2017年3月23日,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由騰訊領投。此前,快手還曾獲得過百度的投資。
這究竟是家什麼樣的公司?為何能讓BAT中的兩家同時看上?風光背後,快手又有哪些危機和擔憂?它會成為中國互聯網的新一極?還是會僅僅淪為BAT的打手?
推薦閱讀:
>微信、QQ、微博後的中國第四大社交工具、風靡四億中國農民的【快手】,怎麼回事?
籌碼:日活5000萬,流量在中國國內居首
快手誕生於2011年3月,最初是一款用來製作、分享GIF圖片的手機應用。快手的創始人中,最有名氣的是程一笑和宿華。
2012年11月,快手從純粹的工具應用轉型為短影片社區。後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流量成本的下降,快手在2015年以後迎來爆發。官方稱,目前快手已有4億用戶,日活躍用戶高達5000萬,日上傳影片超過500萬條。
雖然從用戶數和活躍用戶數角度看,快手與超級App微信、支付寶、愛奇藝、美團、滴滴等還有不小差距,但從流量角度看,快手已經是國內第一。
中國聯通在2017年3月發布的數據顯示,在「戶均月消耗流量排行榜」上,快手排名第一,領先微信、微博等應用。當然,這與快手的影片屬性息息相關。
在用戶數、日活用戶數、流量等指標上表現優異的快手,非常容易就俘獲了主流投資機構的認可,估值也水漲船高。
公開資料顯示,從2012年至今,快手獲得了四輪融資:2012年4月,快手獲得晨興資本A輪融資數百萬美元;2015年1月,快手獲得了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由紅杉資本和晨興資本聯合投資;2016年3月,快手完成C輪融資,約為2.5億元,由百度領投,紅杉資本、晨星資本等跟投,當時估值為20億美金;2017年3月,快手宣布完成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由騰訊領投。
在36氪發布的2016年獨角獸排行榜上,快手以150億人民幣的估值名列28,位居小米、滴滴、餓了麼、愛奇藝之後,本輪融資完成後,想必快手的排名會進一步提升,成為中國互聯網又一不可忽視的角色。
經驗:農村包圍城市的逆襲故事
快手為什麼能成功?
「簡單、好用、真實、有趣。」 快手CEO宿華這樣概括快手的核心優勢。但快手的成功不僅僅因為產品,更多是因為其迎合了三四線城市人群在互聯網化過程中的精神需求。
當初在定位產品時,宿華覺得,「把地球上不同的社會和人、事都經歷過一遍後,還是覺得普通人更加值得關注。」所以快手沒有像微博一樣主打名人、明星,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生活中最普通的人。
在一二線城市,人們可以輕鬆以自己的職業、興趣愛好等話題在微博、豆瓣等社交平台上找到同道中人。農村人也同樣渴望網絡表達、刷存在感,但主流的社交軟體並沒有給他們這樣的機會。而快手,憑借精準的定位成為了這些人專屬的地盤。
從用戶分類來看,快手平台草根出身較多,而達人用戶也是從草根發展而來的,明星用戶則是基本沒有。宿華為快手的用戶畫像是,熱愛分享、喜歡熱鬧、年輕化的普通人,大約87%的快手用戶是90後。
當然,快手的成功也有技術的因素,這家由工程師帶領的公司,在機器推薦等技術上以及產品理念上的造詣很深。
「把產品做簡單到極致,是快手的目標。這幾年快手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做減法上,就是為了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宿華說,「減功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你會看到各種新玩法、新熱點,但必須考慮這些新玩法是否符合公司的願景。」
最後,快手的成功也離不開短影片行業的爆發背景。在國外,Facebook和YouTube都在把重心轉向短影片;在國內,中國在線短影片平台數量已接近200家,其中快手、秒拍和美拍規模最大。
問題:如何摘掉低俗的帽子
風光背後,快手的問題同樣不少。
2016年6月,X博士在微信公號上發表《殘酷底層物語:一個影片軟體的中國農村真相》一文,將快手這款短影片App曝光在大眾的視線裡。隨後,快手的創業經歷、平台紅人MC天佑等都成了媒體爭相報導對象,快手被網信辦約談等負面新聞也隨之而來,甚至被貼上了「低俗」、「慈善騙局發源地」等標籤。
在快手平台上,充斥著自虐、喊麥、惡搞、假慈善等低俗內容。雖然經過整改,鞭炮炸襠、活吞蠕蟲、吃燈泡等誇張獵奇的內容已不常見,但是挑逗、扮醜、媚俗、暴力仍然是快手的常態。
總而言之,快手準確再現了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的日益凋敝的生活百態,反映了一個可憐、可笑、粗俗的世界。
其次,快手在二三線及以下地區滲透率很高。它裡面有一個完整的、自給自足的社交體系,它的用戶沒被城市符號完全馴服,它所展現的生活場景與風俗與一二線城市存在著觸目驚心的分裂。這讓掌握了話語權的社會精英們感到分外不舒服。而這些精英,時刻都在尋找攻擊快手的機會。
快手引以為傲的是做到3億用戶時沒有花過一分錢的推廣費用,也沒有做過任何市場活動,甚至沒有一位專職的媒體公關人員(現在有了),也很少接受媒體採訪,似乎一直在埋頭專心做產品。這導致快手在面對公關危機時,輿論總是一邊倒,將其置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總之,被三四線城市用戶擁戴的「非主流」快手,還必須獲得一二線主流人群的認可,才能在商業上取得成功。
前途:保持獨立還是站隊巨頭
從數據表現看,快手有成為互聯網巨頭公司的潛質。尤其是獲得百度和騰訊的加持後,快手已然成為娛樂和社交行業裡不可忽視的玩家。不過,快手想要獨立生存,還需要面對盈利難題。
在巨大的流量成本面前,快手現在無疑是虧損的。
而它的盈利途徑,無外乎以下幾種:
一,虛擬禮物和道具,這是直播平台最常見的盈利方式,快手完全可以借鑒;
二,信息流廣告,這是新聞客戶端最常見的盈利方式,快手的產品形態和新聞客戶端比較類似,也可以學習借鑒;
三,遊戲聯運、增值服務,與生俱來的娛樂屬性,使其具備較高的遊戲管道價值,另外通過提供差異服務向用戶收取會員費也是不錯的選擇。
但從目前看,快手的商業化進程還比較緩慢,當然,你也可以認為快手比較「克制」。
2017年年初,有消息稱,快手將於今年下半年進行IPO。要想獲得投資者的認可,快手必須在IPO之前就證明自己具備盈利潛質。
對這支工程師氣質的團隊而言,這或許會有點難度。
好消息是,和美團、滴滴類似,快手似乎並不想過早對巨頭投降。
尤其是在引入騰訊投資之後,快手與老股東百度的關係勢必得到了一定的平衡。
有了巨頭挺腰,快手可以在與美拍、秒拍的競爭中贏得加分,但也要在最短的時間裡站穩腳跟,如果不能,其命運可以參考賣身給阿里的微博。
推薦閱讀:
>微信、QQ、微博後的中國第四大社交工具、風靡四億中國農民的【快手】,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