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野的大爺大媽,都在一個叫做「基尼斯」的世界記錄裡

吉尼斯世界紀錄,台灣翻譯為金氏世界紀錄。

本文來源:地球人研究報告

微信id:diqiuren005

作者:你的外星小姨

小時候放學回家一打開電視,總是能看到各種「挑戰某某之最」類的節目,鋪天蓋地,換台都躲不掉。

節目中的大爺大媽每個都不可貌相,也只有在鏡頭前,他們才會顯露出自己令人嘖嘖稱奇的本領。

其中有人能用眼睛射水,有人能用胳膊關節寫字,再不行就努力把桌球夾到杯子裏。

挑戰成功後,主持人還會正式地為他們頒發一張證書。

這曾經讓我以為他們是被正式認可了的,世界上最厲害的人。

後來才發現,之前看的節目百分之九十九都不是來自那個紀錄世界之最的「吉尼斯」,而是聽起來沒什麼不一樣的「基尼斯」。

▲《吉尼斯中國之夜》是吉尼斯在中國的唯一一檔官方授權節目

基尼斯全名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1992年在上海註冊成立,1993年被吉尼斯授權使用「吉尼斯」的名稱。

用吉尼斯的名義,做著基尼斯的好事。

基尼斯把自己被吉尼斯授權為中國代理的事,寫在其出版的《大世界基尼斯大全》中。

而它為申請者頒布的證書上,寫的都是「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1994年基尼斯證書

這份授權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在1996年末終止。

據吉尼斯後來的授權方,遼寧教育出版社的主任唐日松說,解約的原因是基尼斯打著吉尼斯的旗號搞活動,並且收費太高,「英國對這方面意見非常大。」

《大世界基尼斯大全》上被「英國吉尼斯總部」授權的基尼斯,變成了「經國際基尼斯總部認可。」

被停止合作的基尼斯也沒有改掉這個與吉尼斯膠著不清的名字,一直把它沿用至今,並對外宣稱自己只代表國內的記錄。

此後,來自上海的「大世界」基尼斯記錄,與來自英國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共同出現在了中國人有關「世界紀錄」的認知中。

▲圖片來源:浙江衛視《新聞深一度》

01

基尼斯裏前衛的大爺大媽們

中文互聯網上,「基尼斯」這三個字出現在哪裡,哪裡就不缺乏關於「基尼斯「不是」吉尼斯」的義務傳道。

可互聯網上有多少打假基尼斯的言論,就會湧現多少舉著基尼斯證書的大爺大媽們出現,並一臉驕傲。

每張證書記錄著每位大爺大媽異於常人的本領,這些全國最有追求的老頭老太太也因為基尼斯而濟濟一堂,共同被銘記在基尼斯的史冊中。

去年三月,來自山西運城的盧大爺用時1小時44分鐘,全程用同手同腳,也就是順拐的方式從運城河津市站前路出發,走到鳳翔路,獲得了大世界基尼斯的認證。

盧大爺也因此成為全國順拐10公里的第一人。

▲順拐的盧大爺

這是一場不設科目的考試。

如果說盧大爺用行動告訴我們,得獎最重要的門檻,是一顆想要得獎的真誠的心的話。

那湯友常湯大爺,則用他的行動,對「中國之最」的獎項,進行著「想得幾個得幾個」的消極解構。

67歲的湯大爺是我國著名的工藝美術家,業內稱他為「奇才,怪才,狂才。」

97年開始創造紀錄的湯大爺,至今已經創造了一百多個。

從基尼斯記錄上來看,湯大爺有兩個愛好:一個是雕刻,一個是抽陀螺。

湯大爺的雕刻記錄往往以「最大的獨幅雕刻作品」命名,而每次破紀錄時湯大爺一般會同時準備四五幅作品,每個作品比前一個大1厘米。

所以,記錄榜上經常會出現湯大爺一個月內同時破四五次記錄的行為藝術。

▲一個月破五次「中國之最」

▲每次突破1厘米

抽陀螺是湯大爺除了雕刻以外的另一個愛好,從2010年到2018年,湯大爺把陀螺從小抽到大,從沒有觀眾的倉庫,抽到圍滿了觀眾的湯友常文化展示中心。

唯一沒有改變的,是湯大爺矯健的身姿。

得獎的人中不光有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城裏大爺,也有樸實無華的鄉村老太太。

2000年5月,基尼斯為一頭來自湖南鄉村的豬頒發了記錄證明,這頭時年3歲的豬重1.3噸,腰圍2.4米,長2.4米,高1.4米,可以算得上是「豬中恐龍」。

▲紀錄片《伴》

大豬的主人是一位湖南鄉村的老太太劉會元,老太太剛買回小豬時豬23斤,3年長到了2600斤。

2002年,劉老太的豬又長了兩年了「現在有8000多斤,4噸多。」

劉老太和她的豬朝夕相處,夏天在豬圈中為豬點蚊香;天熱時也會每天用刷子為豬洗澡;並為豬精心制定食譜,讓豬按時按量吃飯:

凌晨4點早餐,11點午餐,晚上8點晚餐早餐 4斤饅頭,6斤南瓜蓮藕

午餐 5斤饅頭,6斤白菜土豆

晚餐 5斤稀飯,8斤各類蔬菜

劉老太的豬遠近聞名,不乏有人出兩萬的高價買豬,但劉老太沒有賣。

可隨著劉老太的漸漸年邁,曾經每天挑著扁擔出門為豬尋找食物的她,拄著拐杖,腳步蹣跚地親自去問菜市場賣肉的宗師傅要不要豬,並到處托人賣自己的豬…

劉老太和豬的故事被冷冶夫,景高地拍成紀錄片,導演們有感於劉老太和豬之間的牽絆,將紀錄片取名為《伴》。

▲劉老太和她的豬/紀錄片《伴》

02

「基尼斯」與「吉尼斯」之辨

大爺大媽們當年有多愛攛掇孩子們得獎狀,自己如今在拿獎上就有多勇敢。

立足於「中國之最」的基尼斯強調自己是個草根舞台,並喊出「更新,更奇,更絕,你行,我更行」的口號。

從此,勇於突破自我的大爺大媽們有了一個嶄新的舞台。

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於1992年在上海註冊成立,是共青團上海市委所屬的國有全資法人。

基尼斯過往記錄中的申報方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各地政府部門和企業。

▲中國林業網獲得「規模最大的政府網站群」

嚴肅認真的政府記錄,和大爺大媽們的個人記錄,都在基尼斯官網上一同並列。

在中國突破一場基尼斯記錄,也顯然不是一場輕浮的玩鬧。

儘管「基尼斯「」吉尼斯」真假難辨,被本土方式詮釋後的外來文化,也往往會因為具有本土優勢,而更被當地人所接受。

▲2013年7月,六小齡童因獲得大世界基尼斯收藏各類西遊記藏品數量之最,登記藏品數量4500件。

▲到了2016年2月3日,六小齡童創造吉尼斯世界紀錄,《西遊記》藏品數量則變成了1508件,時隔三年藏品數量縮水三千件。

說起基尼斯,最為人詬病的兩點,一是收費,二是為「人數最多的…」類人海活動頒發證書。

吉尼斯的申報,審核是非盈利性的,周期為6個月,優先申請產生費用。

而基尼斯的申報會根據不同的項目各自產生費用。

去年,為了慶祝我國建國70周年,吉尼斯特地推出「驕傲中國」的商業收費項目。

在已有的項目展示中,同胞們仍然因為24小時內賣了最多土豆,最多人同時拉手,最多人同時織布…的活動,獲得吉尼斯的認可而驕傲。

▲基尼斯「驕傲中國」裏的驕傲記錄

▲最多人給父母洗腳

巨大的人類共同體所集合而成的事物,總能讓人產生別樣的敬畏。

這是單獨個體無法做到的現象,因此也總有人沉迷其中。

通過人數優勢組織人海活動獲得吉尼斯的認可,並不是中國這個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的專利。

在吉尼斯裏搜索人數最多的活動,老外們同樣因為「聚在一起裝貓,裝狗,裝護士,裝恐龍…一起唱歌,一起刷牙,一起倒立…人數最多」而獲得世界紀錄的認證。

▲最多人扮牛 澳大利亞

▲最多人剃須 墨西哥

也有最多人同時刷牙 印度

去年有歌手因為在海拔3646的拉薩開演唱會,成功申報「超高海拔的大規模演唱會」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基尼斯官方微博指出自己早在2010年便頒布過「海拔最高的音樂會——昆侖山交響音樂會」的世界紀錄,音樂會人數同樣不少,舉行於海拔4300米的昆侖山口西大灘處。

03

基尼斯裏的另一個世界

誰正誰負的糾結讓人忽視了兩者商業的本質。

如果用另一種眼光去翻看基尼斯裏的過往,則會發現另一個世界。

就像用現在的眼光,對這個小本子偶然一瞥後,突然發現一個的發生在上世紀末故事,也讓人驚訝的像是偷窺到了那個年代的什麼神話傳說:

古時紂王妲己發明蠆盆(又名萬蛇坑),將不聽話的72位宮女光腳扔進蛇蠍蜂蠆的深坑中施以酷刑。

1997年,廣東4位年僅二三十歲的年輕男女,1位1歲的嬰兒和1個4歲的小男孩,因為和38888條靈蛇,其中12962條毒蛇,共同在238平方米的玻璃宮中生活了99天,創造了人蛇同居的時間最長的紀錄。

▲世紀末不僅有人蛇同居,還有水上行走

把現實中發生的故事用人為的手段記錄下來,或許是一場無意義的機械復制。

但隨著時間的流動,以另一種心態去重新觀看這些過去的事情,以前普普通通的一個瞬間,或許也稱得上是一個珍貴的歷史碎片:2008年5.12的地震,震垮了四川省安縣中學和秀水中學高三學子的校舍。

為了備戰高考,學生們統一在面積為17600平方米的開放式灰色廠房裏學習。

學生中或許已經有人喪失了親人,也許這裡還有余震讓人恐慌。

掛著「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的水泥屋子裏,孩子們統一穿著「自立,自強」的衣服正在做題和聽課。

一個旨在創造凡人英雄的舞台上,把再平凡不過的事情做好也讓人倍加尊重,他們各有各的愛好,也有著各自對自己愛好的堅持:

▲山西的劉琳琳對她收藏的360多條被面如數家珍,這些被面來自50-80年代

▲江蘇的吳國興從1997年開始,收藏了十多年的拉鏈頭

▲每個拉鏈頭的圖案都各不相同,至2010年9月共計10003種

▲遼寧的李連舉堅持寫68年的日記,共保存81本,近300萬字

▲然後他開了自己的日記展

江西的阮良明,上升赤膊下身短褲。將重量為26.8千克的義大利蜂抖落在身上,持續十分鐘

▲「他在從中笑」

▲2009年,四川丹棱縣舉行了由1008人共同吹奏的嗩吶表演。即使知道這是個流氓樂器,但沒有身處其境也是一種遺憾

04

是基尼斯不是吉尼斯

以往基尼斯證書上有一種模棱兩可的標準是「最大的某某某」,這給了人們無限的延展和想像空間。

也是如今它被多添加的幾個字,就變成了「中國最大的某某某。」

可在媒體的報導中,「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記錄」和「吉尼斯世界紀錄」仍然傻傻分不清楚。

獲得基尼斯記錄的丁社如給節目組展示自己的大世界基尼斯證書,後來的節目中稱丁社如是吉尼斯紀錄保持者。

市場經濟確立初期,不平等的供求關係滋生出了特殊的「山寨文化。」

山寨也特指對正規產品的模仿,復制,抄襲行為。

如今,人們對「山寨」一詞的解釋則添加了「學習,借鑒,改良,創新」等形容。

人們對山寨的解釋和態度也更為復雜和矛盾。

就像模仿「吉尼斯」的「基尼斯,」如果真的記錄了「中國之最」,未必不是一件值得贊美的事。

但在問題有結果之前,在鏡頭前舉著基尼斯證書,驕傲地告訴記者們自己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認證的大爺大媽們,卻顯得無比真誠坦率。

可媒體的耳朵也總是不太好使。

▲是「大世界基尼斯記錄」不是「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圖片來源:《星光現場》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