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名校碩士生的秋招面試經歷,招行、恆大等房產金融業跑了個遍

本文來源:金融八卦女頻道

微信id:baguanvpindao

作者:終於可以改名了(知乎用戶)

「秋招以來,我沒有參加任何銀行北分的面試,也很少投,即便投了也鴿了筆試,因為我無法接受我一個名校畢業的碩士生去做櫃員,是的,我不甘心,我也相信,沒有人會甘心。」

在秋招之前,我就立志想要將自己秋招走過的路都用文字記錄下來,不僅僅是為了記錄一下這個我人生中僅有的一次經歷,更重要的是想要將自己淺薄的看法和教訓讓更多人看到,讓之後準備秋招的學弟學妹們少走彎路~

謝謝曾經拒絕過我的N家公司,是你們讓我擦乾了一次又一次眼淚,讓我能夠有勇氣推開一扇又一扇下一個面試間的門。

成長的路上,我永遠不是最幸運的那個(此處省略一萬字)……

也感謝所有的所有,讓我有勇氣把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

秋招以來,我沒有參加任何銀行北分的面試,也很少投,即便投了也鴿了筆試,因為我無法接受我一個名校畢業的碩士生去做櫃員,是的,我不甘心,我也相信,沒有人會甘心。

每次跟別人聊天時,總是自嘲自己好菜,笑著安慰自己沒能拿到offer也是件好事,可以不用面臨體檢多次對身體不好的擔心,也不用擔心毀約給自己造成的一系列麻煩……

但是苦中作樂真的好難,12月中旬,有一次師門聚餐的時候,同師門的其他人都拿到了總行的offer,那晚,我依舊嘻嘻哈哈,吃的開開心心,回家後卻……

但是命運就是這麽會開玩笑,整個秋招一直在追尋的「錢多事少有戶口」的工作(比如銀行、政策行總行)始終沒有光臨,面過各式各樣的公司,地產、證券、銀行、保險、信托(不得不承認,秋招真的很長知識,每次面試前都會做足功課,包括每每涉足一個陌生的領域,我都會認真了解這個行業的邏輯、產品以及發展現狀等)。

兜兜轉轉反而是我一直在逃避的卻收留了我。

記得當時找暑期實習的時候,也是這樣子,找了一圈,最後還是某券商的併購組收留了我(但是我還是拒絕了,秋招也沒臉再去投這家券商了)

1.一些秋招的通用建議/看法

(一)關於prejudice的問題

不想吐槽某些國企的招聘,進面試的全部是男生;

不想吐槽那些大行給男生和女生劃定了不同的分數線;

不想吐槽每次在學院的群裏看到一些合作單位或者是校友發的招帖中都會有刺眼的「偏好男生」四個字;

如果你不是女生,你可能永遠體會不到這種痛苦。

我不願聽到諸如「女生需要面臨以後的生育問題」,「我們部門妹子太多,領導想要調節一下男女比例」,「女生不適合喝酒等應酬場合」。

有一次面試租賃公司的時候,hr問我為何不去券商,我當時就坦白地說:因為性別歧視。

萬萬沒想到的是,hr竟然苦口婆心地給我講起來,為什麼我們公司其實也是偏好男生的。

她說,在前台崗位(偏銷售性質的),試想,假如一個女生登門拜訪客戶推銷產品但是被拒絕了,這個女生很難硬著頭皮去第二次,但是男生就不一樣,心理學認為,男生追求女生的時候恰恰是十分享受那種追求的過程,愈挫愈不甘心,反而是追到手之後就感覺沒有了那種刺激感。

在工作中也是這樣,如果一個男生去登門推銷產品,如果他被拒絕了一次,他還是會很淡然地第二次踏入這個客戶的大門。

她還給我舉了一個他們公司的真實案例,有個客戶經理拜訪客戶,本來好幾次都被拒之門外,結果這個客戶經理鍥而不捨,每天早晨蹲點問候,結果後來與這個客戶成為了很好的朋友,有一次這個客戶經理生病了還去主動看望。

(二)關於群面

秋招參加的場群面,除了極為特殊的保利和華夏幸福沒收到二面,其他的都收到了。

在此要特別感謝自己曾經參加過的一次面試訓練,正是那次實戰讓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如果不能做leader的話,我就做一個推動者和總結者,適時地進行觀點的總結。

這種時候,別人就自然而然地認為你的總結能力很不錯,最後的總結發言環節,大家就自然而然地把reporter的角色推給你啦!

(三)關於半結構化面試

我非常後悔的是,每次特別想去的公司都被用作了練手,可能本身也是因為自己眼高手低的原因吧,那些所謂的寶潔八大問和常見面試結構化問題我都懶得去準備。結果造成了我痛失兩個總行的機會。

之後我痛定思痛,按照知乎和許多公眾號的文章整理了一個word,裡面涵蓋了所有可能被問到的題目和針對自己的情況(比如一些事例和親身經驗等)寫的答案。

在準備每一場半結構化面試之前,我都會準備一個word,主要分為:
1、 行業的認知:

一些重要的數據+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行業最新發生的大事or政策+行業未來的發展。
2、 對公司的了解:

公司的排名+公司相對於其他同行業公司的優勢和特點是什麼(這也是回答「你為什麼要來我們公司」這道題的回答素材+公司最近的新聞和大事記(可以通過網站的領導講話等來了解公司的戰略發展動態)+公司的業務(注意一些數據的對比)。

這裡可以舉個例子:當時面試中融信托的時候,面官在無領導小組討論後問我們「你們誰看過我們公司的網站?分別看了哪些內容?」。

在場只有2位同學說看過,只有我看過它的年報,把中融的業務結構和數據同行業內的其他公司進行了對比,講給了面試官。
3、 關於職業規劃:

我覺得這道題被問到的概率極其高。我當時也找到了很多知乎回答,大家可以有選擇性地看一下~

(四)關於自我介紹:

永遠不要去刻意追求新意,尤其是這種金融行業的面試,不像互聯網那樣追求你的創意,如果你刻意追求新意,可能就會造成對自我的介紹不全面的情況。

還有就是別太老實,除非面官真的是會嚴格計時,否則超過1min其實也沒關係,因為只有時間足夠長才能讓面官有時間仔細瀏覽你的簡歷,讓他們對你有一個更為全面的了解。

有個教訓:當時面試農總的時候,因為是雙盲面試,自我介紹的時候不能說出自己的姓名,我可能太不適應不介紹自己的名字了,所以就忘記說了自己的學校(雖然面官應該能看到我的簡歷中的學校,但是還是感覺沒有做一個強調還是有點影響的。

數據化描述:尤其是在介紹實習的時候,多舉例子,多羅列數據,用數據去impress面官。

自我介紹的最後:可以簡單提一句對行業的興趣(是為後面埋下伏筆,引導讓面官對你之後的提問,如果真的是問到了你對行業的理解,這時候就可以大展身手了!

2.一些我面試過的公司面經

(一)房地產

房地產類的公司真的開始秋招好早,基本感覺都是大家普遍拿地產公司來練手
1、 恒大

(1) 一面:

一分鐘自我介紹+兩分鐘即興演講。

我們組的題目是:工作結果還是過程重要?

我聽到的其他小伙伴說出的比較好的答案:

1、說下為啥重要;

2、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在練功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經驗。所以台下重要;

3、為什麼我認為結果不是最重要的。談談只注重結果的壞處。

另外一個組的題目是:以德為先還是以才為先?

有個人是從公司選拔人才的角度來看的,肯定是以才為重,通過實習考核然後在具體的工作中觀察德的情況。
(2) 二面:

二面是兩個人一組進去,然後面官輪流問問題:

自我介紹:1min介紹你的家鄉。

情景模擬題:假如你同時在現場沒搞定一個客戶的需求,導致客戶很生氣,你怎麽辦?(感覺有點像國考面試的應急應變題…)
(3) 三面:

本來以為我當時投的是投資類的崗位,而且JD描述特別像戰投,後來才知道並不是,JD描述太誤導了,其實就是投(na)拓(di),HR後來打了電話把我調劑到了資金相關的部門,我就拒絕了……

2、 華僑城

(1) 一面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外包的,因為面官和當時面光大證券一面的面官是一樣的…..(都是外包的第三方作為一面的面官)討論的主題大概是五種不同的在線出遊APP,然後有不同的背景信息,讓你排個序。
(2) 二面

業務部門和hr面:

a. 談談對教育行業的理解,你覺得最有投資價值的賽道。

b. 你認為研究一個行業該怎麽研究?

c. 你認為應該如何去融合一個新的工作環境?

d.我問問題。
3、 時代中國

(1) 一面

一分鐘個人展示:其實就是自我介紹。

無領導小組討論:我們的話題是屋價上漲對城市的影響,小組有一張大白紙,可以在上面寫,然後pre的時候reporter帶上去講。

結束後會立即宣布進入二面的人,然後立馬二面。
(2) 二面

HR面:主要就是問簡歷,再就是問你的motivation。(比如你的實習都是金融行業的,為啥要來房地產行業呢?假如你同時收到了證券公司和房地產公司的offer,你會選擇哪個?)

願意去廣州工作嗎?

你印象最深刻的失敗經歷。
(3) 終面

還是HR面,我:????二面和三面全是HR面?

a. 你最大的優點。

b. 你性格的缺點。

c. 哪種融資方式對房企最好?

d. 我問HR一個問題。

(二)租賃公司

1、 遠東宏信

不知道為何在面試前總覺得遠東是很厲害的一家公司,畢竟是中化集團下面的一個租賃公司。
(1) 一面

很奇怪,這家公司並未將筆試作為第一環節,而是將1min演講作為第一輪,前一天晚上大概很晚的時候會有簡訊通知,讓你從既定的幾個話題中準備一段演講(有5G、「缺芯之痛」等),然後第二天上午去面試,等候者都在一個屋子裏,你演講的時候別人所有人就會作為聽眾。
(2) 二面

HR面,主要是談一些很常規的問題吧,印象很深刻的時候HR問我為何不去券商要來租賃?(這個問題可謂是每次面試必問了,只要你的實習經歷跟所面試的崗位有一丁點的不匹配,這個問題可謂是必問的)
(3) 筆試

二面結束後會發一個心理測評。
(4) 終面

清晰地記得,終面是考cpa的前一天,我拖著行李準備去昌平區的酒店下榻來圖個cpa的臨陣磨槍。

終面感覺像是一個更高級別的HR吧(我猜測),具體問的也沒有專業問題,主要還是比較看重motivation吧:

a. 你認為你在今後的工作中會遇到什麼困難?你會怎麽克服?

b. 你為何想要來租賃?

c. 對遠東租賃的了解。

有沒有去過宣講會?感覺這一點一般是HR判斷你是否真心想來的標準之一吧,當時HR強調了好幾次,我們去過你們學校宣講的。(emmm我當時只能以別的理由來應對了hhh)

(三)銀行

由於我基本只投了6大行總行+招商總行,所以分行的面試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感覺基本大差不差。
1、 郵儲銀行

(1) 筆試

郵儲應該是秋招最早的一家了,大概8月中旬就截止了投遞簡歷,9月中下旬就進行現場機考筆試了,筆試內容跟農行大同小異。
(2) 一面

多V三,一大堆面試官對3位同學,開始的時候面官說:你們有一分鐘的時間自我介紹,然後談談對公司業務部的理解和對郵儲的了解。

這裡還是要提醒一句,真的不要太天真,面官說讓你1min你就真的1min,因為他們其實沒計時,除非你的介紹明顯十分冗余,否則真的是不會打斷你的。

不要被你前面的那位同學帶跑節奏,當時在我之前回答的人他只做了自我介紹,沒說後面兩個問題,結果我以為是先自我介紹一輪後再輪流進行下面問題的回答,沒想到,第三個人她一下子就把所有問題給回答了,後來我主動提出想要補充回答第二題和第三題被拒絕了。

(特別尷尬,好不容易準備的之前看郵儲年報裡面的一些關鍵點都沒用上嗚嗚嗚嗚)

然後就是針對個人簡歷問問題了。當時問我和另外一個同學:XX和XX,我看你們倆都有在銀行實習的經歷…..然後我這時候太天真了,我竟然打斷了面官的話,說「不好意思我沒有在銀行實習的經歷」,然後面官就讓另外一個同學說了,我就沒說。

但是實際上我反思了一下我做的並不對,一方面不應打斷面官的話,另一方面,我完全可以非常靈活地應對啊,比如在面官念完題目後說「不好意思面試官,我雖然沒有銀行實習的經歷,但是我可以就銀行在幫助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談談我的看法」(因為後半句面官的問題實際上是問銀行在幫助小微企業方面的舉措)。唉,當時太傻了。

後來就無緣二面了,我們專業的同學申請公司業務部的都沒通過一面,但是申請了資管部或者是資產負債部的都基本進了二面了(迷)。

2、 招商銀行

招商應該算是最神奇的一家了,他們是先第一輪面試,然後筆試,根據面試和筆試的綜合成績決定你進不進二面。

據說去年是4輪面試,還有做遊戲啥的,今年的情況不太了解,因為筆試和農行衝突了,由於戶口原因我還是選擇了農行的筆試。

第一輪面試是3個面試官對10多個同學,每個人先做一個英文的自我介紹,然後翻開面前的題目,進行1min即興演講。

每個人的題目都不同,每組的題目都不同,有關於社會熱點的,有關於人生哲理的,我們那組基本都是人生哲理的。
3、 農行

(1) 筆試

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那種,銀行的筆試題最難了,不僅行測量多而且不簡單,而且還有英語(閱讀理解+選詞填空)、專業知識(法律、會計、金融、經濟啥的都會涉及,最多的應該就是金融類的基礎知識了,這個感覺就靠基礎了,臨時突擊其實很難押中)。
(2) 一面

農行的面試很人性化,一天內搞定兩輪/三輪,因為我報的是直屬機構,所以只有兩輪面試,而那些報管培生的,都要經歷三輪(其中有一輪是類似做遊戲?)。

第一輪就是對抗式辯論,應該是外包的人+農行自己的HR,兩方辯論後需要形成一致意見。(而有的公司是辯論之後不需要形成一致意見,這就需要認真審題啦)

我們當時的題目是兩段材料,有一個新成立的銀行,A方認為銀行應該專業化,B方認為銀行應該全能化,然後在辯論的過程中呢,就看命了哈哈哈。

在這裡能出彩的地方就是總結的那位同學和中途來打圓場的人了,這場面試中我學會了怎麽打圓場,其實有點類似將兩個觀點進行融合,在當前的這個階段應該專業化,然後在企業壯大之後再考慮全能化。

這個思路其實適用於很多辯論場合,如果兩方要達成一致的話盡量就是找到這兩個觀點的融合點。再比如這道題還可以融合成為行業上的多元化,業務上的專業化!

(3) 二面

農行面試采取雙盲形式,但是面官其實是能看到你的簡歷的,但是你自我介紹的時候不能透露自己的姓名,只能說自己的序號。

但是當時我可能一緊張的原因,忘記介紹自己的學校和專業了,而且當時自我介紹其實太天真了,面試官說是1min,但是實際上沒有人在給你掐表,很多人都說了好多,把自己牛逼的經歷都給說了個遍,這樣其實面官才有時間瀏覽完你的簡歷。

千萬別像我似的,傻了吧唧真的說了1min,結果導致面官其實對我沒啥印象。

a.在座的女孩子比較多,能請女同學們談談你對未來工作的暢想嗎?

b.談談你的創新創業相關的經歷。

c.對成功的定義。

d.再就是針對簡歷問問題了,比如有談談對中國明年債券發行市場的展望。
4、 中行、建行、交行

中行我是去了北航的宣講拿到了免簡歷篩選的pass卡,不得不說中行的筆試是六大行中最難的了,不僅題量大,英語閱讀多,根本做不完外,而且還有物理題啥的,還有考驗智商的題,我沒過筆試我心服口服。

▲中國銀行筆試太難被吐槽,來源:微博@金融八卦女

建行的筆試還算中規中矩,但是我最後就只過了建信人壽的面試線,這裡面肯定不太對勁。

交行的筆試因為和國投泰康信托的筆試衝突了於是放棄了。

(四)金融基礎設施類

1、 中信保

(1) 筆試:

線上筆試,統一時間和時長,印象中好像沒有行測?主要是關於信用保險的選擇題,還有一道申論(emmm)。
(2) 一面:

無領導小組討論,我們組當時的話題是討論幾種新型的保險形式,根據發展潛力等進行排序。

討論匯報完後就是面官隨機問一些人的問題:

我還打聽到其他組有的題目是:你會如何審查一個項目的風險…
(3) 二面

① 自我介紹。

② 英文翻譯一小段話。

③ 你之前的實習主要是券商,你的職業規劃是怎樣的?

④ 你的同學怎麽評價你?

⑤ 你的缺點?

⑥ 你對我們公司的了解。

⑦ 你剛剛提到了信保對gdp的拉動,那你說一下具體怎麽帶動的?

(五)信托

1、 中融

(1) 筆試

線下筆試,有選擇題(偏法律+金融知識)+案例分析(一個信托案例)。
(2) 一面

中融的一面是我有史以來經歷的最長的一次面試了。

形式:無領導小組討論+追問

無領導小組討論的話題是中國企業全球化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路徑?是外延擴張還是內生增長?(整整50min的無領導小組討論真的好漫長)

在追問環節中,感覺HR真的能從一些問題中挖掘到你這個人到底適不適合這個崗位。
(3) 二面:

a. 你對信托行業的了解?為啥不去券商要來信托?

b. 前台和你溝通的時候態度不好,你怎麽處理?

c.你認為券商,銀行,信托最重要的區別。(這個我答的很牽強,下面的是面官給我講的)

d.我問一個問題。

e. 你認為你如果從事這項工作,有什麼不足?打算怎麽彌補?

f. 你可以接受加班嗎?可以接受重復類的工作嗎?

g.入職第一年,你認為你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樣子的?
(4) 中融三面

雖然後來收到了三面的通知,但是因為已經交了三方,不想再浪費精力了,於是就作罷了。
2、 國投泰康信托

(1) 筆試

現場紙質試卷,分為卷一和卷二,卷一是幾道簡單的行測和一個申論(卷一答完後就收走了)。

卷二是專業題目(國投成立的時間等一些常識+信托的一些常識性選擇題和問答題,印象比較深的是你對信托行業的看法)。
(2) 一面

2V1,主要是自我介紹+簡歷問,被追問了兩次的問題就是:你都沒有信托行業的實習為什麼要投信托呢?

(六)證券公司

1、 光大證券

(1) 筆試

線上易考的系統,題量挺大的,尤其是行測的數量關係挺難的。
(2) 一面

光大是我秋招的第一家面試的單位,一面就是外包的無領導小組討論。

討論的好像是人最重要的幾種品格然後排序吧,這個實在太久遠了,任憑多好的記憶力讓我在半年後都沒法太清楚地記得。
(3) 二面

二面特別迷,因為當時我只收到進入二面的簡訊,但是沒通知我具體的時間地點(前程無憂差評),打電話給客服也不管用,回撥不到專門的招聘組,fine,於是我就去官網找一些當時光大社招的通知公告,看到上面有人力資源部的電話,還好我及時回了過去,然後HR給我一個現場負責人的電話,得知資管部的面官馬上下午就要飛回上海的消息後我二話不說徑直飛奔到月壇大廈。(當時我其實剛剛面完遠洋資本的一面)

因為我投的是資管的產品崗,但是面試的時候感覺這是個銷售崗,面官就一個勁兒地問我為啥要來資管呢?感覺你的實習經歷不咋匹配啊?(這個問題我秋招真的被問了無數遍了)

當時還有個環節是給你個漫畫,讓你即興演講1min。

光大是3個月的等額實習,不會刷人。
2、 中德證券

(1) 筆試

線下進行,入場後掃描二維碼,是以問卷星的形式來做題,全是證從和保代相關的知識,但是不會像保代那樣涉及特別難的會計,頂多就是一些上市條件之類的,但是我事前突擊了好多法規結果都沒用上,本以為肯定涼了,結果還通過了。
(2) 一面

10人一組,結構化,每個人先輪流回答以下問題:

a. 自我介紹

b. 優勢和劣勢

然後就是「搶答題」了:

a.情景題目:開會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數字有錯,你怎麽處理?

這個我沒搶,聽別人說了幾個答案覺得比較可取:

需要分場合:如果是公司內部討論,畢竟是討論,可以先和領導通個氣兒後,領導同意後就指出;如果是外部場合,如果是不重要的數字,就盡量不去提;如果是必然提到的,我就盡量去弱化這個部分。結束會議後和領導提出並且如果有必要的話(也是視重要程度)

b.內控部門的問題:

如果給你一個信息:流動比率是2,資產負債率是60%,怎麽去分析這個公司的償債能力?

參考一下別的同學的回答:

首先,需要根據不同的行業來定,不同行業有不同的情況。

然後,根據三張表的信息來判定: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中的具體情況拆分,存貨情況。有些公司存貨比較多。

資產負債率:資產情況(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情況):負債情況(短期償付和長期償付情況)。

c.列舉幾種估值方法及其優缺點。

d.其他的一些就是針對每個人的簡歷來問啦。

3、 銀河證券

(1) 筆試

線上的,基本都是行測類,但是和以往做過的行測不太一樣,基本都比較簡單,但是量大,在很短的時間內要完成。
(2) 一面

多V多:

先來一輪自我介紹,然後就是針對簡歷來問問題,可能因為在場的老板基本都是做股或者做債的,而且yh的債做的很不錯,所以有過做債經歷的同學被問到了很多關於債的相關內容。
(3) 二面

這輪還是多V多,只不過面官的層級又上升了一個level,先是挨個自我介紹,然後強調下自己的優勢;

①投行最重要的是什麼?(下面列舉了幾個我聽過的比較好的回答)

審慎風險意識和底線意識(這個是面官比較認可的)

敏銳 對市場的敏銳

專業 溝通 協調

②你投行實習中認為挑戰最大的是什麼?怎麽處理的?有什麼收獲?
4、 東興證券

(1) 筆試

好像是北森的系統,行測+專業知識(選擇+兩道問答吧,印象中有一道是問央行貨幣政策的工具有哪些)。
(2) 一面

形式:無領導小組討論。

內容:酒店服務質量有7處需要改進的地方,排序。

在討論匯報結束後,還問了一下其他的問題,有相關經歷/身份的請舉手(黨員否?有公益活動經歷否?有特長?有社團經歷的?)。
(3) 二面

首先,一分鐘即興演講,關於直播帶貨;

其次,自我介紹+自身應聘這個崗位的優勢;

再次,針對性地問個別人問題;

最後,有一個稍微專業點的問題:你怎麽看待「承而不銷」。

(七)買方

1、 遠洋資本

(1) 一面

無領導小組討論,討論的是關於從給出的幾個城市中選出遠洋下一步計劃入住的城市(好像有成都、南京、廣州、西安、武漢等)。
(2) 二面

當時真的鼓起了很大的勇氣才去的,我知道遠洋資本這種買方基本不會care wo的,他們的dream candidate應該都是清北人的。而且面官就是一個HR加一個MD。

其實這是最尷尬的一場面試,我們一共三個人,我,一個人大的,一個gh的。全程我和另外一個男生除了做了自我介紹外基本沒有被Q,可見面官對我們倆並不感興趣。

那個女生真的給了我很多啟示:

1.面試官問了一個問題後,即便這個問題是關於評價一下建新信托這個企業文化這種問題,也盡可能往實習內容和專業度方面扯。

比如,這家公司是穩健而不失創新。創新的體現是 發行。。創新化的產品等等。

2.在其他面試者回答的問題不太理想時,可以主動進行補充。

3.關於座位的問題,盡量做的離面試官近一些。

4. 在自我介紹的時候,多加一句,非常榮幸能夠來面試,向優秀的前輩和同學們學習,我非常希望能夠加入貴公司。表達自己的強烈願望。

(八)保險

1、 中郵保險

(1) 筆試

中郵保險的筆試和和郵政集團一起的,當時我第一志願是郵政集團的資金部門,但是後來直到發面試通知前我一直以為我入圍的是集團,沒想到是保險,fine,不過也挺人性化的,起碼沒因為一志願沒入圍就被篩掉。

郵政的筆試其實最大的特點就是題目比銀行的簡單多了,而且時間起碼充裕了半個小時….
(2) 一面

對抗式辯論:討論的話題是關於互聯網保險該不該與大數據公司進行合作。
(3) 二面

① 對崗位的理解。

② 我問一個問題。

③ 我看你的實習經歷基本都是研究和投行,為何要投保險?
2、 人保人壽

(1) 筆試

其實人保的強項在於財產險,當時投壽險的銷售管理崗純粹是因為這個崗位招的人多(16個),人保的筆試是線上,定點開始和結束的那種,分為不同的模塊,有行測,有保險專業知識,不過都不算太難,而且不同模塊之間可以相互切換,不是像北森的某些筆試似的無法返回查看。
(2) 一面

無領導小組討論:給一段材料,大意是介紹保險公司的兩種銷售方式(互聯網銷售和線下的保險銷售人員),討論一下哪種更好,並且針對這種方式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法。
(3) 二面

這是我見過的最神奇的一次二面,竟然沒有問一些針對簡歷的問題,全程都是抽題目答題,還有一道英語題,但是很奇怪我就沒讓回答英語題,題目基本就是gwy面試的那種題目:

請舉例說一個你高效完成一個工作的事情。

在組織年會的時候,有個員工突然受傷,你怎麽處理?

如果在日常工作中,你有時候還會承擔工作之外的事情。並且有時候還會犯錯誤,你怎麽看待和應對?
3、 建信人壽

筆試是建行系統一起的,因為建信人壽在上海,公司也很人性化地將兩輪面試安排在了一天內舉行。
(1) 一面

HR面:自我介紹+為何想要來保險?+你對建信人壽的了解+你對保險行業的看法+你的優缺點。
(2) 二面

其實嚴格意義上也不算是二面吧,就是HR面結束後就去另外一個屋子裏進行專業面:

自我介紹;

你對保險行業的理解;

你為何想來SH工作;

你認為你勝任這項工作的能力(本來我說的是一些很general的,後來被面官提醒後才意識到其實這個崗位很需要寫報告的能力,所以她最後才補充問我有沒有寫報告、做課題的經歷,這點也讓我用在了之後人保人壽的面試中了)。

4、 新華保險

(1) 筆試

好像是網申之後立即發的,北森的題庫。
(2) 一面

對抗式辯論,但是不需要最終達成一致,討論的話題是關於相互保這種產品,一方為支持,一方認為有風險應該反對。
(3) 二面

很奇怪的是,二面之前還會再有一次現場的筆試,應該是專業知識,然後就是單面,不過因為當時我在外地出差就沒法參加了。

5、 英大財險

(1) 筆試

是和國網系統一起的,國網當時可以報三個平行志願,我唯一入圍的就是財險了。筆試其實難度還可以吧,行測+金融類基礎知識。

但是最想讓我吐槽的是,必須在考試結束前1h以內才可以提前交卷,所以其實等了蠻久的,而且筆試之前還要去國網大學那裏去辦身份認證領準考證啥的,總之給我的體驗就emmm….

(2) 面試

面試又是在國網大學,讓中午12:30到,結果這是我等待時間最漫長的一次面試了,好像得等了有三個小時那麽久了吧。Real面試2分鐘,等候三小時。

面試:

自我介紹+專業問題:企業進行融資的方式。之前也有同學被問到了保險ABS相關的內容吧。

他們最後算分是筆試和面試加權的,而且在系統中都會看得到你的分數,這個相對來說算是比較公平的一點?

(九)國企

To tell the truth,秋招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國企了(包括銀行總行),但是無奈我國企收到的筆試和面試其實最少了….這裡面的原因我覺得應該大家能夠意會到。
1、 亦莊投資(注意不是亦莊國投)

(1) 一面

無領導小組討論+多對多。

討論的話題是有幾個人(不同身份和不同的年齡等信息)是太空災難的幾個為數不多的幸存者,為了完成繁衍人類、拯救地球的使命,需要選出幾個人,怎麽pick?

不得不說這道題真的很搞笑,我們在討論的時候幾度因為「繁衍人類」而討論到誰和誰是一對搭配更合適之類的(笑場…)

多對多就是三個人一組進去接受HR的問題:自我介紹+每人一個問題(我被問到的就是你為何從XX專業轉到金融?這個問題其實轉專業的孩子要好好準備,幾乎也是每次面試必問)

(2) 筆試

後來疫情期間,收到了筆試,但是沒做…….

2、 PPP基金

(1) 筆試

線下筆試,內容是行測(比較簡單)+申論(題目應該是關於金融科技的)。

(2) 一面

外包給智聯的,對抗式辯論(一個很偏管理類的話題,企業內部創新吧,個人感覺這兩方其實很虛,都不好說,因為兩者有重疊的地方)。

(3) 二面

專業面單面,是去公司面的:

自我介紹

你對合作的理解(類似於國考面試,一個典型的結構化題目)

你認為盡職調查應該關注哪些方面,why?

問簡歷:關於估值的一項工作

閒聊:你們專業多少人之類的…..

3、 中國旅遊

(1) 筆試

提交了網申後立馬收到的,貌似是個行測+性格測評。
(2) 一面

不得不說是讓我等待體驗非常emmmm的一次面試了(當時的我還在等待期間看cpa視頻….)。

對抗式辯論(需要達成一致)。

(十)其他企業

1、 寶能

(1) 一面

在一家如家精選地下廳舉辦的。

無領導小組討論:排序題,旅遊景區內應該改進哪些服務。

那場面試中,我是全場唯一一個女生哈哈哈,習慣了金融行業面試女生居多的場景,這種場面我還是第一次見。
(2) 二面

面官給我的感覺是特別專業,尤其是在我說我做的那個項目估值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操作起來的難題,面官都十分懂(專業!)

然後就是面官給我澄清了一下這個崗位可能不是大家想像中的那種純買方做投資的,可能大部分會屬於內部企業的IPO之前的準備之類的工作。
2、 聯想

(1) 筆試

比較國際範,用的是國際上的那套題庫SHL。
(2) 一面

聯想的這些項目一面是由兩部分組成的:群面+單面。

①群面:

用的SHL題庫,英文題本,大意應該是你們公司計劃採用不同的廣告宣傳方式來宣傳不同的產品(這些方式的費用、優缺點等會告訴,這些產品的特點還有預算經費等也會告訴你)。

全程英文,但是感覺我們組幾乎沒有海歸?導致我們組其實表現其實很一般,有時候互相都能會錯意….而且其實環節的設置有點問題,我們一直以為最後的匯報環節不包含在討論的時長內,結果沒想到…..so這直接導致我們最後沒匯報。

②單面

全程英文,開始之前,你會被帶領至一個房間,有30min的時間來閱讀case(全英),case的大概內容是一個小鎮(體育小鎮)上的運動產品行業裏的一家店鋪遇到的種種問題,在材料的最後有三道題目,也就是待會你需要向面試官做pre的三個問題。

然後閱讀結束後,你就要去面2位面官,可以借助白板來做思維導圖,會讓你的演講更加地順暢和清晰。在pre結束後,面官還會就你的pre進行追問。

3、 中證信用

(1) 筆試

在人大的宣講會結束後立即舉行,全是行測。

(2) 一面

在RUC的就業指導中心舉辦,對抗式辯論(最終需要達成一致)。

內容大概是你是市場部的,對方是策劃部的,然後每個部門想出了三個市場宣傳方案,最後盡量說服對方採用自己一方的方案。

最後其實有點僵持,其實最理想的是每方兩個方案,這樣就可以一方選出自己的一個從而形成綜合的方案,但是尷尬就尷尬在它是單數,後來我反思了下,其實可以將最後的那兩個再進行一個融合。

(3) 二面

其實我自身的實習經歷沒有固收相關的,所以其實可以明顯感覺到面官對我沒啥興趣,就主要問了問為啥想做信用增信這個行業?為何轉專業之類的話題。

暫時就更到這裡吧,有些面試經歷可能忘記了就沒寫…..後面春天還陸陸續續參加了一些事業單位的面試,但是就不方便透露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吧~也希望大家能夠收獲心儀的offer!

閱讀原文

中國財經博主老蠻:恆大的死法到底會是哪一種?

xxx

汽車廠商想請吳亦凡代言,展現品牌精神:「重新做人的機會」;營銷團隊被全員開除

xxx

重磅!美國證監會暫停受理中國企業赴美IPO

xxx

半年暴增370個新品牌,「檸檬茶」正在中國走紅

xxx

滴滴在美國上市了,市值近700億美元,創始人身家是其他互聯網大佬的零頭

xxx

中國最大出行巨頭滴滴終於要IPO了,去年1300萬司機賺了人民幣1174億元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