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知乎
作者:渾身上下腦袋疼
作者簡介:東北某市,小科員
這題對我來說可太親切了,先說一下這種三輪車叫倒騎驢。
(我們這兒地方口音會把它叫成倒驅驢、倒渠驢)
倒騎驢的優點還是不少的。
作為人力三輪車,無論是正的還是倒的,原理都和普通單車很相似。
區別就是,一個把前輪部分改造成了車斗,一個把後輪部分改造成了車斗。
▲倒騎驢大概結構
▲正騎人力三輪車的結構
倒騎驢的結構是很簡單的,單車的後半部分+一個車斗。
在閒置的時候,倒騎驢可以把連接處的插銷——一根長長的鐵棍抽出來,倒騎驢就可以分成兩部分,靠牆立著放,不占空間。
正騎的就無法做到分離拆卸,因為前輪要負責轉向,腳蹬得和後輪連接起來。
這樣的結構也導致,倒騎驢的轉彎半徑很小,推著走的時候可以轉這樣的彎。
(碰見難轉的彎,可以把後輪抬起,這樣只有兩個前輪著地,可以看作是兩個點,就像兩個圓規的腳,想怎麽轉都行)
▲請忽略中間那棵樹和鏈鎖
而正騎的則需要較大的轉彎半徑。
前面說了在推行的情況下可以大角度轉彎, 也涉及了倒騎驢的另一個常用場景——推著走。
一般走街串巷賣豆腐、饅頭、蔬菜的,收廢品舊家電的習慣推著走。
在推著走的情況下,倒騎驢的結構既適合轉向,也方便上下坡。
下坡的時候,如果貨物比較多,很多倒騎驢師傅都會到車前,抓住兩邊的車頭,倒退著把車接下來。
因為無論是後面推還是前面接,都相當於是圍繞著車斗這個轉向用的「前輪」使勁,所以方向很好控制。
賣小吃的也有不少用倒騎驢的,把倒騎驢改造成一個移動的攤位。
再說維修,人力三輪車,主要就是車胎車鏈子容易出問題。
倒騎驢相對更皮實,輪胎倒是都差不多,拉貨多了都容易出問題,主要是鏈子短,而且都在外面,鏈子出問題,蹲下就修了。
正騎的人力三輪車,鏈子掉了想掛個鏈子往往得把車翻過來,或者去車底操作。
有的答主說倒騎驢是不拉人的,說車裏的乘客被看著不舒服,其實有些片面,倒騎驢不讓拉人主要是安全問題。
曾經倒騎驢載人是很常見的事情,一般是在車斗中後方加上個座位,然後在左右兩側車輪的上方也加上可以坐的長條墊子。
▲圖為范偉坐倒騎驢
有的師傅還會加上頂棚。
說實話,坐在倒騎驢裏向前看,視野內都沒什麼阻擋,體驗很好。
但是周圍、對向有車的時候有點害怕,因為不太能確定此時騎車師傅的操作狀態。要是冷不丁一個剎車,人很容易灰出去。
加上這樣一輛倒騎驢擠一擠可以坐六七個人,但坐了這麽多人之後操作難度變大,慣性已經不是簡易的機械剎車就能很好控制的了,後來被禁止拉人也就不奇怪了。
雖然能載人,可倒騎驢主要的優勢還是在拉貨方面。
我們這兒有人搬家會叫個倒騎驢師傅,經濟實惠,很能拉,
這種屬於常規操作。
這種屬於作死,但是極大的體現了上限。
有的師傅為了效率和省事,還把單車換成了摩托車。
這種說實話屬於非法改造,主要是為了說它的優勢和兼容性,速度上來了,安全風險很大,大家了解一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