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世界華人周刊
微信id:wcweekly
作者:喻汀
關於外國明星觸及底線的新聞,早已屢見不鮮。
此前,韓國知名偶像團體防彈少年團(BTS)的一個成員,曾在採訪中把台灣認作一個國家。
互聯網有記憶,但飯圈沒有,無數粉絲並沒有當回事兒。
然而最近,他們又出了新的幺蛾子。
01
防彈少年團是一個由7人組成的韓國男子演唱組合,自從2013年出道起,就收獲了全球各地眾多粉絲,在中國也擁有大量擁躉。
▲ 防彈少年團微博超話擁有70多萬粉絲
粉絲們爭搶團購他們的專輯、周邊和代言,使得他們撈金不斷,賺得盆滿缽滿。
但這個防彈少年團,最近卻「中了彈」。
起因是美國頒發的一個獎項。
2020年8月,防彈少年團獲得了美國非營利組織「韓國社交協會」的一個獎,叫「Van Fleet Award」。
這個獎旨在紀念美軍將領詹姆斯·范佛里特(General James Alward Van Fleet),用以表彰促進韓美關係的人物和組織。
這個詹姆斯·范佛里特,曾出任朝鮮戰爭第八集團軍司令,是唯火力制勝論的忠誠信徒。
▲ 詹姆斯·范佛里特(1892-1992)
上甘嶺戰役是抗美援朝中著名的一場戰役。
在那場戰役中,美軍調集兵力6萬餘人,大炮300餘門,坦克170多輛,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對志願軍傾瀉炮彈190餘萬發,炸彈5000餘枚。
最終導致2萬多名中國人民志願軍傷亡。
這場戰役的指揮官,正是詹姆斯·范佛里特。
可以說,這個美國人,是中國人民的仇敵。
去紀念這樣一個人,立場絕對是與我們相悖的。
10月7號,也就是上周,「韓國社交協會」舉行了頒獎儀式,受獎者防彈少年團錄制了一段獲獎感言,隊長金南俊代表發言:
「這個獎項代表那些為促進韓美關係作出傑出貢獻的人,今年是朝鮮戰爭70周年,我們將永遠銘記兩國共同經歷的痛苦與無數男女所作出的犧牲。」
「70年後,我們所處的世界比以往更為緊密,許多界線變得模糊。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我們應該建立更深的理解和團結,以變得更幸福。為了追求這個目標,我們會一直提醒自己范佛里特獎的意義。」
此番政治性言論一出,立刻引發爭議,特別是那句「我們將永遠銘記我們兩國共同經歷的痛苦」,令很多中國網友不滿:「這是赤裸裸的辱華!」
因為這段發言,無異於扭曲歷史,跪舔美國,無視抗美援朝戰爭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犧牲。
02.
如果說他們身為韓國人,有自己的政治立場,作為外國人,我們無權干涉。
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樣的言論發表後,中國粉絲們做出了一系列的迷惑操作。
他們先是拼命在社交平台發帖,為自己的偶像洗白,表示「哥哥們」並沒有辱華。
還甩出自己一套歪理邪說,為了替偶像洗地。
他們不惜歪曲歷史,汙蔑自己的祖國,毫無底線可言。
這波操作真是令人窒息。
追星追得腦子不要也就罷了,連命也不要了嗎?
事情愈演愈烈,中國三星全面下架防彈少年團的相關代言產品,服裝品牌斐樂在中國賬號上也將他們相關的信息全部刪除。
然後有中國粉絲開始跑到韓國的社交平台上賣慘,可是消息傳到韓國,看看韓國網友是怎麽罵中國的吧。
▲ 圖片來源:豆瓣網友@咕咕嘎嘎的婦女
在韓國人眼中,中國粉絲就是人傻錢多,多管閒事。
太多汙言穢語,不堪入目。
▲ 圖片來源:微博網友@不好閉嘴吧
他們是韓國人,但中粉是中國人,政治立場不同,被罵還爭著為別人數錢的,屬實罕見。
那些粉絲在發言前,可曾想過70年前,那些浴血鏖戰、戰死沙場的中國人民志願軍?
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0月12日開播
來源:人民出版社
微信id:renminpress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家記憶》欄目攝制的20集大型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於10月12日起,在CCTV-4晚8點檔黃金時段連續播出。
(以下內容源於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11傑》,因篇幅限制,有所刪減。)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援助朝鮮人民、保衛國家安全而進行的一場反侵略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蘇、美兩大陣營對峙時期,朝鮮半島分裂成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南北兩個不同政權、兩種不同政治制度形成以後,雙方圍繞國家統一問題,展開了尖銳的鬥爭。朝鮮南北雙方在「三八線」上不斷發生武裝衝突。
1950年6月25日,朝鮮半島終於爆發了全面內戰。
朝鮮半島內戰剛剛爆發,美國當局就立即進行武裝干涉。
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命令其駐遠東的空軍、海軍參戰,支援李承晚集團的軍隊;命令海軍第7艦隊侵入中國台灣海峽。
美國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非法決議,「緊急援助」李承晚集團。
6月30日,杜魯門下令將美國駐日本的地面部隊投入侵朝戰爭。
7月7日,美國又操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通過非法決議,給以美國為首的16個國家的侵朝軍隊披上「聯合國軍」的外衣,並任命美國駐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
由此,朝鮮人民為爭取獨立、統一的國內革命戰爭,演變成了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解放戰爭。
▲1950年6月28日,中國政府總理兼外交部長周恩來發表聲明,譴責美國侵略朝鮮和中國領土台灣(抗美援朝紀念館館藏資料)
美國對朝鮮的武裝侵略,激起了全世界人民的極大憤慨,愛好和平的人們紛紛起來表示抗議。
中國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友好鄰邦,對於美國武裝侵略朝鮮、嚴重威脅我國安全、入侵我國領土台灣的侵略行徑,更是不能容忍。
中國政府表示極大的憤慨和堅決的反對,並提出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主張,要求美國從朝鮮和中國台灣撤走侵略軍,特別警告美國不要擴大侵朝戰爭,不要越過「三八線」。
但是,美國政府對中國的這些正義呼聲和嚴正抗議置若罔聞,一意孤行,悍然命令「聯合國軍」越過「三八線」,將戰火燒到鴨綠江邊。美國空軍不斷侵犯中國東北邊境領空,進行轟炸、掃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處境危急,中國的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人民在這種嚴重形勢下,被迫進行了一場偉大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爭。
在美國的戰爭挑釁面前,中國人民為著朝鮮人民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為著遠東和世界的和平,別無選擇,只有奮起抗擊侵略,制止暴行。
▲東北邊防軍警惕地守衛在安東市的鴨綠江畔(抗美援朝紀念館館藏資料)
1950年10月初,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國人民的意願,應朝鮮勞動黨和朝鮮政府的請求,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戰略決策,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同朝鮮軍民並肩抗擊侵略者。
1950年10月19日,由中國人民優秀兒女組成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在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的領導下,在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率領下,懷著為正義、和平而戰的堅強決心,奔赴朝鮮戰場,於10月25日拉開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所以中央軍委將10月25日這一天定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中朝友誼橋」左側(尹繼波拍攝)
肩負偉大歷史使命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旗幟,緊緊依靠中朝兩國人民,以無比的勇敢精神和智慧,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打敗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南朝鮮軍,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維護東方與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
抗美援朝戰爭,歷時兩年零九個月,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運動戰時期。
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10日。這一階段,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連續進行了五次戰役,是屬於實施戰略反攻性質的作戰。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戰役規模的夜間進攻和很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攻防轉換頻繁,戰局變化急劇。
作戰結果:中朝人民軍隊將敵軍從鴨綠江邊趕回到「三八線」,並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南北地區,迫使敵軍轉入戰略防禦,接受了停戰談判。
1951年7月,朝鮮停戰談判開始。
7月10日,朝鮮停戰談判在朝鮮古都開城來鳳莊舉行,朝鮮戰爭開始了長達兩年之久的軍事鬥爭與外交鬥爭交織進行的邊打邊談的局面,抗美援朝戰爭進入第二階段。
陣地戰時期,從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抗美援朝戰爭結束。
這一階段,主要作戰形式是陣地作戰,軍事鬥爭與停戰談判交織進行。
▲志願軍駐安東辦事處汽車修配廠舊址廠房(抗美援朝紀念館館藏資料)
中朝軍隊依靠堅固陣地,先後粉碎了「聯合國軍」多次進攻,取得了反「絞殺戰」和反細菌戰的勝利。同時,也主動地對敵軍發動了多次戰術性進攻,直至戰役進攻。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敵我相持,戰線穩定;邊打邊談,打談結合;局部性的攻防作戰頻繁;敵軍愈來愈被動,志願軍愈戰愈強;進行陣地進攻作戰的規模也愈來愈大。
1953年7月27日,朝中方面和「聯合國軍」方面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朝鮮停戰,中朝人民和軍隊取得了偉大勝利。
抗美援朝戰爭隨之勝利結束,為促進朝鮮的和平統一,中國人民志願軍響應中朝兩國政府關於一切外國軍隊撤出朝鮮的建議,於1958年3月至10月,分批全部撤出朝鮮。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卓越地完成了祖國和人民賦予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