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藝非凡
微信id:efifan
前陣子估計很多人都被漢服圈的一件事刷屏了吧?
10月3日在成都舉辦的「華裳九州」漢服走秀活動,
主辦方在沒有提前溝通的情況下臨時取消活動,
引發上千模特、粉絲、商家的不滿,
雙方發生言語衝突,現場一度陷入混亂。
當視頻在網上曝光後,
話題#官方回應螢火蟲漫展漢服秀取消#
上了微博、抖音等多個平台熱搜,
超過1000萬人關注。
突如其來的消息,
讓精心準備多時的模特商家難以接受,
有一個盛裝打扮準備登台的小姐姐更是崩潰到哭著控訴:
「我為這場活動準備了兩個月!」
很多商家情緒激動地質問主辦方:
「既然今天辦不了,為什麼昨天不說?」
「你是在耍我們嗎?」
「你們到底有沒有辦活動的經驗!」
最後迫於壓力,
主辦方以折中的方式將原定3個小時的大秀壓縮至一小時內,
模特們以「趕飛機」的速度完成走秀,草草收場。
每個上場展示的模特不得不加快步伐走完全場,
本來是單人展示的不得不多人齊上,
很多設計的定點動作來不及做,
台下攝影師都來不及抓拍,
更別說去細看服裝首飾的細節紋飾,
平均每個商家出境僅僅只有幾十秒!
盛興而來,悻悻而去。
正如當事人所說:
「你收了我們兩個半小時的錢,卻給我們1個小時的資源」。
▲(圖中小姐姐@聽月小築 掌櫃)
還好,在攝影師的搶拍下,
留住了舞台上最美的一面。
▲店鋪:硯濱紗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店鋪:稚子歌原創國風工作室
有女同車,顏如舜英。
▲店鋪:玉錦堂原創傳統服飾
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
▲店鋪:今時月國風工作室
彼其之子,美無度。
風雅飄逸,精美繁復,
一眼萬年。
很多圈外的人刷到這個視頻
可能會不理解,
不就是取消一個活動嗎?
有必要這麽「小題大做?」
有必要弄得滿城風雨?
讓他們賠錢不就好了!
卻不知道,
多少人為了這次活動,
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那麽大的心血!
不是簡單的賠錢就能彌補的,
因為熱愛無價!
有的店家為了此次走秀,
讓整個工廠停止接大單,
只為日夜給模特定制的漢服趕工,
從設計漢服到工廠趕工,
準備了好幾個月。
有店家帶著價值高達300萬的服裝首飾來參加。
▲@河頌服飾文化:價值300萬的手繡漢服和首飾
有的店家是通過貸款來參加的,
展位費、住宿費、交通費、請的模特、化妝師的費用……
少則幾萬,多則十幾萬。
▲店鋪:觀止織造
有的人為了這場活動,
一整天沒合眼沒吃飯,
有的模特一天只睡了兩個小時,
被活動方趕到路邊等候時,
穿著單薄的夏季漢服,
在寒風瑟瑟的秋日傍晚,
自己放著音樂一遍遍練習動作,
只為在舞台完美綻放。
現如今卻被一句輕飄飄的「活動取消」,
就讓所有努力付之東流,
自己全力為之奮斗的一切
突然變得毫無意義,
那種絕望和無助真的能讓人崩潰。
外在的辛苦委屈都可以承受,
心裡的委屈不能忍,
世間最殘忍的莫過於打破一個人的希望,
每一個為夢想努力的人,
都值得被尊重。
▲店鋪:墨名堂原創漢服
此次活動不僅是商家為了宣傳,
更是這些熱愛漢服文化的人,
想通過自己的力量,
去弘揚中國華服文化,
希望漢服文化能夠獲得
更多關注和認可。
日本有和服,
西方有西裝,
中國則有華服。
在幾千年的時間裡,
漢服不僅承載著一種生活美學,
更是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延續。
▲店鋪:都城南莊漢服
隨著國潮與服飾的高度融合,
多部經典古裝劇的熱播,
漢服在年輕群體當中尤為盛行。
根據權威調查報告顯示,
我國漢服已購用戶規模達到1800萬,
漢服產業規模日漸擴大,
文化復興,國民的文化自信越來越強。
《左傳》有云: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可以說一部華服史,就是半部華夏文明史了。
漫漫時光千年,
青衣裙裾的華服總有仙氣縈繞的詩意。
千年的華服之美,
更多展現的是現代人,
對中華文化的匠心傳承。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
可見禮儀、服飾,
在五千年華夏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
作為傳統文化的精髓,
華服的文化底蘊極其深厚,
有著獨特而成熟的服飾文化內涵。
▲店鋪:漢尚華蓮
服飾在華夏文化中,
除了避寒暑、禦風雨,
等一系列實用功能之外,
還有知禮儀,正名分等特殊意義,
藏著古人的價值觀、生活觀、世界觀。
▲店鋪:初立
古代袍服,
衣服的上片由四塊布拼接而成,
意味著一年有四季,
深衣的下擺所用布帛共十二幅,
以應一年有十二月之意。
漢服的袖子皆為圓袖,
意為天道圓潤;
漢服的交領處則成矩形,
以應地道方正,
意指天圓地方。
店鋪:風牽一袖原創漢服
衣領交叉呈字母y形,
這代表做人要有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古人每天穿衣時,
都不斷在激勵自己,
規矩做事,規矩做人。
▲店鋪:蘇子衿漢服
背部的正中間,
有一條貫穿首尾縫合的線,
叫做「中縫」。
當你穿上漢服站直時,
中縫垂直於地面,代表正直;
下襟與地面齊平,代表權衡。
▲店鋪:摸魚兒漢服
華服的傳承流變,
從質樸的秦漢風格到,
飄逸的魏晉神韻,
從浪漫的大唐情懷到,
含蓄的宋明格律,
都浸潤著華夏民族的審美情趣,
與漢族文化的禮儀哲學,
是我們不能舍棄的傳統文化。
▲店鋪:上遙居漢服
但如今很多人卻視「漢服「為奇裝異服,
不加重視,不屑一顧,
中國幾乎是全世界唯一一個,
丟失自己傳統服飾的民族。
▲店鋪:春衫杳杳原創漢服
在日本,
任何一個日本女人,
穿著和服踩著木屐走在街上,
行人都不會側目,
每個人的衣櫃一定有一件和服,
在重要場合穿和服示為尊重。
▲店鋪:裳宮語漢服店
在蘇格蘭,
一個男人穿著蘇格蘭短裙,
也不會讓人驚訝。
▲店鋪:燕雲織造局
然而在中國,
穿著漢服上街需要鼓足很大的勇氣,
去面對別人投來的好奇不解的目光,
甚至會錯認為你穿的是和服,
華人不識華服,
該是多麽的可悲可嘆。
▲店鋪:塗七七漢服國風工作室
我們穿的不僅是一件漢服,
更是拾起了千百年的文化傳統。
在中國的傳統節慶裏,
不妨換上漢服,
行傳統之禮,
喚醒國人的文化自信!
▲店鋪:囿春傳統服飾
願再著華夏衣裳,
譜寫盛世華章。
豈曰無衣,
與子同袍!
資料參考:
《中國漢服之美,已驚艷世界!》
圖片來源於微博:@松溪大曲、@華裳九州、@華裳九州資訊 以及見圖片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