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不為人知的世界第一:光伏逆變器

本文來源:正解局(時政大號)

微信id:zhengjieclub

只要堅持下來,生存下來,就贏了。

9月28日,華為晶片斷供的第14天。

困境中的華為,還能撐多久,靠什麼突圍?

也許,我們能從華為的另一項業務找到答案。

提起華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通訊設備製造巨頭或智能手機製造商。

其實,華為在光伏領域,也做到了世界第一。

華為,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逆變器生產商。

01

不為人知的世界第一

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一下,光伏逆變器是個什麼東西。

光伏逆變器,是太陽能發電的核心裝置。其主要作用是,將光伏太陽能板產生的可變直流電壓轉換為市電頻率交流電,供電器使用。

▲示意圖

簡單來講,逆變器就是一種將直流電轉化為交流電的裝置。

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光伏太陽能板生產的電是「生肉」,電器要用的電是「熟肉」。

逆變器,就是將「生肉」變成「熟肉」的裝置。

華為生產的光伏逆變器,銷量穩居世界第一。

光伏逆變器的全球銷售數據,主要看Wood Mackenzie (原GTM Research)和IHS Markit這兩個權威機構發布的榜單。

Wood Mackenzie發布的2019年逆變器榜單顯示,華為、陽光電源、SMA、Power Electronics、Fimer(收購ABB)、上能電氣、SolarEdge、古瑞瓦特、TMEIC、錦浪位列前十強。

▲Wood Mackenzie發布的2019年逆變器榜單

IHS發布的2019年逆變器榜單顯示,前十強企業依次為華為、陽光電源、SMA、Power Electronics、SolarEdge、ABB、TMEIC、上能電氣、古瑞瓦特、錦浪。

▲IHS發布的2019年逆變器榜單

這兩個榜單,華為都穩居第一。

按照華為自己的說法,其生產的光伏逆變器,全球占有率已經達到了65%。

令人稱奇之處在於,2010年,華為才介入光伏事業,2013年底推出逆變器產品,2年後出貨量就躍居世界第一,並一直保持到今天。

華為為什麼要做光伏逆變器?

華為為什麼能做到世界第一?

02

為何而成

華為做光伏逆變器,絕不是心血來潮。

大家都知道,華為是做基站的,基站運轉,是需要電的。

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電。像荒涼的戈壁、偏遠的山區,無電可通。即便是能接通電,為了一個基站通電,代價常常是巨大的。

這種情況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就成了一個比較好的替代選擇。

太陽能光伏發電自己就是一個電站,有太陽就能發電,技術相對成熟,安全且無噪音、汙染,成本也比較低,很好解決了偏遠地區基站供電的問題。

▲太陽能光伏基站

不過,華為在運營中發現,在環境惡劣地區,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逆變器,容易發生故障。

發生故障後,因地處偏遠、維修周期長,嚴重影響了基站的正常運轉。

基站24小時運轉,要求光伏發電系統必須穩定可靠。這其中,逆變器又是關鍵的關鍵。

從長遠考慮,逆變器已經成為影響華為基站運營的關鍵因素。

正因如此,華為決定自己做光伏逆變器。

華為光伏逆變器做到世界第一,靠的是這幾點:

其一,有經驗。

在做光伏逆變器之前,華為也有做電氣產品的經驗。

事實上,華為在電源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一度占到了40%。後來因為各種原因,賣掉了電源業務。

這段安聖電氣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網上找找資料。

其二,接地氣。

作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製造商,華為的業務遍及世界,比其他逆變器製造商更理解逆變器的運營環境和存在的問題。

華為設計製造的逆變器系統,非常強調簡單、免維護設計。例如,自然散熱、無熔絲設計,能夠適應各種復雜環境,也省去了頻繁維護的麻煩。

▲華為逆變器

這種接地氣的思路,是吃過苦頭後總結出來的。

其三,技術強。

在研發上,華為捨得投入。在技術創新與研究方面,2019年華為研發費用達1317億元,占全年銷售收入15.3%,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總計超過6000億元。

正是靠著持續不斷的高投入,華為確保在技術上引領行業。

最關鍵的一點是,華為是以系統的思維在做逆變器。

華為沒有將自己定位成只賣逆變器產品的廠商,而是智能光伏電站解決方案的提供商。

還是逆變器維護這個話題,傳統的逆變器出現故障,需要工人到現場一一排查,華為的逆變器利用晶片、軟件、通訊等技術,實現遠程監控、維護,極大節省了維護的人力成本。

▲華為的解決方案

智能光伏電站背後需要的晶片、軟件和通訊技術,都是華為自己的。

其他廠商想學,也學不來。

所以說,華為做逆變器,有點降維打擊的意思。

03

生存下來,就贏了

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制裁措施正式生效已過去13天,華為還能撐多久,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華為做逆變器的經歷,或許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示。

華為現在遭遇的困難,實際上已經超出了企業能夠承受的範圍。

即便如此困難,華為會比外界預想的撐得更久。

這是因為,除了智能手機這樣的晶片強相關性業務外,華為還有光伏逆變器這樣的晶片弱相關性業務能夠帶來現金流。

▲華為各領域世界排名

更為重要的是,三年時間將光伏逆變器做到世界第一,足以證明華為有將事情做成的能力,這也有助於開拓其他業務,也能讓華為更好地生存下來。

現階段,求生存是華為的主線。

只要堅持下來,生存下來,就贏了。

最近,AMD、英特爾宣布被許可向華為供貨,另有3500家美國企業起訴美國政府,表達對現有貿易政策的不滿。

有人比華為更著急。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