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微信id:nbdnews
作者:李凈翰 杜恒峰
曾經,旅客到海南打卡必到天涯海角,而現在變成了免稅店。
▲三亞海棠灣免稅店(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李凈翰 攝)
2020年7月1日,海南省開始實施的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單件商品取消最高8000元的限額,年度購物額度提高至10萬元/每人。
根據海口海關發布的統計數據,兩個月的時間內,海南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55.8億元,同比增長221.9%。
與此同時,一些人卻利用免稅政策優惠謀求套利。
據海關總署網站24日通報,截至目前,海關通過監管系統對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的219名違規旅客進行了「三年內不得購買離島免稅商品」的處罰。
同時對364名企圖將免稅商品帶出隔離區的旅客實施攔截勸阻,宣講海關監管規定,並監督其攜帶免稅商品離島。
219名違規旅客3年內不得買海南離島免稅商品
據海關總署介紹,在7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新政帶動下,免稅經濟掀起一股熱潮,利用免稅政策優惠謀求套利的現象有所抬頭,與離島免稅新政制定的初衷相背離。
海關以「零容忍」的態度重拳出擊,堅決凈化海南離島免稅市場經營環境,通過強化信息化管理手段、更新高科技監管設備,嚴格執行「三年內不得購買離島免稅商品」處罰。
▲海口美蘭國際機場的海南離島免稅提貨點(圖片來源:每經編輯 李凈翰 攝)
統計顯示,此次219名違規旅客中,28人為不按規定攜運免稅商品離島,191人為銷售免稅商品牟利。
在加大查處力度的同時,海關會同地方政府共同規範市場銷售,有效防範「套代購」。
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的公告》明確:
「對違反本公告規定倒賣、代購、走私免稅商品的個人,依法依規納入信用記錄,三年內不得購買離島免稅商品;
對於構成走私行為或者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的,由海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海關總署表示,將繼續深入挖潛、強化監管,擴大高科技監管設備應用範圍,嚴格落實資格罰等處罰手段,
對「套代購」等違法行為形成威懾,為海南自由貿易港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
海南:免稅品銷售額兩個月達55.8億元
據海口日報援引海口海關統計數據顯示,新政實施以來(2020年7月至8月),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55.8億元、件數612.2萬件、旅客83.2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21.9%、147.3%、54.8%。
化妝品購買量、值均居首位。
購買量居前3位的商品分別為化妝品509.2萬件(83.2%)、香水29.6萬件(占4.8%)和首飾11萬件(占1.8%)。
購買金額居前3位的分別為化妝品27.7億元(占49.6%)、手表6.7億元(占12%)和首飾6.6億元(占11.9%),合計占購物總額73.5%。
據網易海南統計,一款迪奧唇膏在官網的價格為330元,但在海南免稅店花220元就能買下,相當於打6.6折。
▲圖片來源:網易海南
據騰訊新聞《潛望》此前報導,代購曉宇表示,「化妝品是剛需的生活用品,原來大家經常會通過韓國、日本和中國香港來代購,疫情之後出國不方便,所以就都來三亞買了。」
根據曉宇的描述,三亞的免稅化妝品,一些牌子比起韓國和日本會稍微貴一點點,但是比中國香港便宜很多,所以一直是代購的重點。
蘭蔻櫃台的一位就導購表示,每天排隊的好多都是代購,有些很面熟。
對此,海關總署在7月6日特意發布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監管辦法的公告,明確對以牟利為目的從事代購等行為實施相應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