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上觀新聞
微信id:shobserver
作者:劉璐 盛友又
曾幾何時,人們還在為「上海為什麼不出馬雲」這樣的話題議論紛紛,政策、90年代外資引進、城市風格……這些回答都在知乎榜上有名。
有位自稱「戴老板」的人卻在《中國芯酸往事》一文裏說了另一個鮮少被提及的原因:
「上海在互聯網發展最快的2000年之後,傾盡資源支持集成電路,把張江高科裏塞滿了各類晶片設計、製造、服務公司,曾經產值占全國一半。
而這條路,無疑是最難走的路,也是最不容易出成績的路,卻又是最應該堅持的路。」
「戴老板」是誰?
他為什麼有底氣這麽說?
身份:學造紙的金融「段子手」
在浦東一座寫字樓的共享會議室裏,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見到了代文超——300萬粉絲微信公眾號「飯統戴老板」的創始人。
同一座樓裏,還有他此前就職的「老牌私募」。
黑色Polo衫,工裝短褲,額前的頭髮整齊地往一邊倒,夾著一台ThinkPad掐點出現——乍一看,30出頭的他就像寫字樓裏最常見的加班青年,如果忽略創業以來從馬拉松跑手上漲了40多斤的身材。
在成為「戴老板」之前,代文超學的是造紙專業,後來轉到通信工程。
因為覺得自己喜歡投資多過做碼農,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他入職私募成了一名TMT研究員。
從研究員升為基金經理,代文超只用了兩年。
在二級市場鋪好人脈,2017年他跳槽到上海科創投資集團,成為「集成電路投資國家隊」的一員,這也成為他後來寫網絡熱文《中國芯酸往事》的積累。
同年底,原本打算再次跳槽的他,在新東家和自己出來做私募之間猶豫了。
而代文超當上寫公眾號的「戴老板」,最初的設想只是「先做個自媒體給自家的私募打打廣告」。
為什麼是自媒體?這要從代文超的另一個身份說起。
如今的「飯統戴老板」,近萬字長文和一連串註腳已是標配,公眾號簡介裏明明白白寫著「有趣且深度的硬核財經」。
不過在此之前,「戴老板」是靠寫微博段子起家的。
140字裏的包袱和反轉,為他積累了至今129萬的微博粉絲量。
轉折發生在和券商領導的一次飯局上。
談到投資群裏小有名氣的代式段子,代文超剛準備好接受領導的表揚,對方話鋒一轉:「段子雖然招笑,但是沒什麼營養,不如寫點兒有深度的。」
不甘心之余,代文超也承認,財經領域每天出現的文字如恒河沙數,但似乎總陷入兩個極端:「要麽過於學術和專業,要麽過於膚淺和粗陋,中間的廣闊地帶,需要有趣且深度的內容來填補。」
做自媒體先定目標讀者,就像做生意先選目標客戶。「潛在客戶一定不是我以前的同行,同行只會看觀點,不會買你的產品。那就寫點泛財經類的文章吧。」
寫著寫著,竟出圈了。
第一篇《記憶體的戰爭》,20多萬閱讀。到第七、第八篇,已能達到百萬量級。
恰逢2018年投資圈行情不好,代文超乾脆在寫文章上多花了點功夫。
就像「飯統」兩個字是「隨便取的」,他認為自己是「陰差陽錯地幹起了自媒體」。
氣質:骨子裏的「投資味兒」
遠大的遠,山川的川。
這是「飯統戴老板」背後這支隊伍的名字,全名遠川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40多個人,代文超是名副其實的「老板」。
和他一樣,團隊成員或多或少都和投資打過交道,天然具備對宏觀、行業和公司的研究興趣,用他自己的話說,「透著一股投資味兒」。
文章動筆前,要先提交立項報告,經投委會審核。
立項報告的關鍵,是要找到「內核」。
這取決於作者博采行業專家、分析師、媒體人的種種經驗。
在處女座老板代文超眼裏,50萬閱讀量也可能只是條「及格線」,他更看重的一個評價標準,是業內專家的轉發量。
當互聯網內容領域多的是「嗶哩嗶哩」這類年輕化名字的時候,這個聽起來有點老氣的「遠川」,是怎麽「混」進來的?
代文超認為,投資圈出來的人,對行業研究的宏大敘事有一種特殊偏好。
這或許也能解釋,「飯統戴老板」的十大熱文裏,為何多的是《長路未盡:中國科創要攢的五顆寶石》《大江大河40年:改變命運的七次機遇》這樣看上去氣勢頗為「磅礴」的標題。
為了寫好這類宏大題材,在跌宕起伏的故事裡選定角色和場景成了關鍵。
「1914年6月14日,上海租界區摩肩擦踵,人流如梭,
七名操著廣東香山口音的男子,行色匆匆地走在馬路上。他們左手拎著一個壇子,右手提著一個麻袋,
每人都挑了一個通向外灘的路口守著,把壇子擺在面前,面無表情地盯著來往的行人。
每走過去5個路人,就從麻袋裏掏出一顆黃豆,扔進壇子裏。」
這是一部紀錄片的開場?
這是「飯統戴老板」《上海,為什麼是上海?》一文的開篇。
七名男子看似無厘頭的「掏黃豆扔壇子」行為,實則大有深意,是廣東先施公司來滬考察地段的「黃豆選址大法」。
他們選中的地點,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南京路,而三年後上海第一家百貨先施百貨的落成,也預示著中國第一場現代零售戰爭的爆發。
正如《上海,為什麼是上海?》擷取了李九皋和陳素任夫婦的家庭命運,作為上海消費歷史潮流中的一朵浪花,另一篇百萬級閱讀量的《中國芯酸往事》,則選中了行業人物張汝京。
代文超介紹說,在動筆前他曾查閱了能找到的所有深度研報,並梳理了超過20位行業領軍人物的生平。
最終,才確定以張汝京為主線角色,串起整篇文章的構思。
硬核:拿真金白銀來「賭」
至於「深度」的底氣,代文超表示,投資人的判斷是用真金白銀在「賭」。
投資圈的5年經驗,讓他瞄準了圈子內和大眾間的信息差。
他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能將有深度的觀點,從圈子裏搬出來講給大眾聽,可能更「值錢」。
「其實我們也是搬運工。大型機構分析師的觀點很值錢,但是他們沒時間寫一篇有閱讀感的文章。而相較一般媒體,投資圈是用真金白銀、億萬資金在賭,研究會更有深度。」
這兩年,豬肉漲價早已不是新鮮事。
常識告訴我們,吃不起豬肉就換雞肉,結果有人悲催地發現,雞肉竟然也在漲價。
那麽問題來了,雞肉價格是否會復制豬肉的漲幅?
「我們之前寫一篇養雞的文章,寫之前先開了20人的研討會,和行業分析師討論雞肉會不會復制豬肉的漲幅。
結果發現,豬的補欄時間非常長,這輪豬肉價格上漲主要是因為產能短缺,需要一年以上時間才能補起來。
而雞周期相比豬周期來說短得多,一旦價格上漲,很快就會有大批養雞戶跟上產能,3個月就能產生大量供給。
所以,雞和豬的養殖周期決定了雞沒法享受豬的待遇,雞肉的漲幅也就不能復制豬肉。」
像這樣把邏輯「抖」出來,讓讀者自己預測5個月後的雞肉價格,這就是「飯統戴老板」的「硬核」所在。
用代文超的話說,即「觀點夠不夠牛,夠不夠耳目一新,是不是直指事物的本質」。
▲遠川辦公室書架一角:「內核」有多硬,「金條」就有多真
感官:「處心積慮」的處女座
有了「內核」不夠,還需要讓用戶讀得下去、也讀得爽快的「感官」。
還是以養雞為例,代文超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在寫文時他們會插入一些有趣的細節,比如山東是中國的養雞大省,為什麼?
因為山東是半島,鳥一般飛不過渤海,島上的雞也就不容易感染傳染病。
代文超要求公號文章每三段必有「爽點」,否則「大家就都去刷抖音快手了」。
注重「感官」的背後,實則是「處心積慮」的傳播設計。
「飯統戴老板」的每篇稿件,都至少經歷三輪修改:改開頭,改結尾,改段落。
「我們會對每個段落做許多標簽,比如這段文字是否在140字以內,是否大信息量,是否有金句野史,是否承上啟下等等。」
豐富「感官」更直接的辦法,是向媒體好文「抄作業」。
2018至2019年間,代文超和他的團隊專注研究國內頂尖的特稿記者,整理了近600篇稿件,還請其中一些作者來講課。
比如,《1999,中美逆轉的36小時》選取談判桌背後最扣人心弦的片段,以「死局」-「拉鋸」-「虎穴」-「破冰」-「落錘」-「序章」脈絡,
呈現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場世紀談判,再嵌入1980-2001的中美貿易大背景。
最後36個小時,勾勒的是兩個舉足輕重的國際力量長達幾十年的博弈。
這種「雙時間線」,就是特稿寫作常用的手法。
商機:把高價值信息帶「出圈」
和媒體人不同,創業以來,代文超一直把自己的團隊當成是一個投資項目。
因為站在投資人的角度,代文超看到了在研究型寫作的基礎上,用信息做付費服務的可能性。
「我們每一篇稿子,真正寫出來的遠比過程中接觸的信息少,所以平時有大量內容可以發給有投資興趣的客戶。說是研究型寫作,其實是把傳播和研究的職能合二為一了,對外免費做傳播,對內付費做分析。」
雖然已有阿里巴巴、騰訊、平安等一眾B端客戶,但是代文超說,遠川的願景其實是成為中國最大的To C智庫,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和討論,讓普通人也能享受高價值的信息服務,不讓有效信息滯留在固定的小圈子裏。
當然價值也有對應的價值觀。
說「飯統戴老板」是隨便取名的代文超,採訪中講了3次「自媒體要助惡太容易了」。
他希望用戶讀自己文章的感受,是「起筆時尚有戲謔,收尾處已見滄桑」。在一篇遠川團隊的招聘文中他這樣寫道:
「在我們所處的歷史進程裏,個體的命運往往隨著時代的大潮起伏,看清楚這個世界,是為了更好地熱愛它,正像那句老話說的:強身而不為其所困,養心而不為其所擾,處世而不為其所侵,謀事而不為其所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