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第一美男子「潘安」長相到底有多美?他的結局如何?

本文來源:朝文社

微信id:ailishi777

作者:張嵚

提問

中國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終為何被滅三族?

答:

如果說中國古代的美男子,有哪位堪稱「美」到傾倒一時,且叫後人「神往」千百年。

最無可爭議的,就是俗語「貌若潘安」裏的「潘安先生」——西晉「男神」兼「大文豪」潘岳。

這位「潘男神」在古代史上,叫後人「神往」到什麼地步?

且不說「貌若潘安」的長相一直是美男子的「准入標尺」。

明代小說《賣油郎獨占花魁》裏更有調侃,何為風月場裏最受歡迎的男人?

那得「有了潘安般貌,鄧通般錢,自然上下和睦,做得煙花寨內的大王,煙花會上的主盟」。

長得像潘安?

那就是張「明星臉」。

那在真實歷史上,潘安真美到這地步了?

其實,這位「美男子」的本名叫潘岳,「潘安」只是個別稱。

作為西晉年間享譽天下的風雅人物,《晉書》形容他「美姿容」。

而且每次只要在洛陽城裏一亮相,街兩邊老老小小的女性們,恨不得瞬間進入瘋狂狀態。

手拉手圍觀,非要把這美男子看個夠,還爭著向潘岳的車上投擲水果。

所謂「擲果潘安」,正是叫古代多少風流男子羨慕嫉妒不已的美談。

就連盛唐大詩人李白,都寫詩祝福族弟李凝之「遙知向前路,擲果定盈車」——兄弟努力奔跑吧,像潘安一樣帥!

而比這顏值更有殺傷力的,卻是潘岳(潘安)那滿腹驚艷的文采:他少年時就是聞名家鄉的「奇童」,早年還曾給一些名士做過「代筆」,出手就傾倒一片。

放在魏晉文壇上,他也公認是重量級的角色。

幾百年後「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就以名句「請灑潘江」,表達了對這位「文壇前輩」的虔誠景仰。

不過別誤會,這位有才有貌的潘岳先生,絕不是什麼野史裏的「煙花寨內的大王」。

恰恰相反,「潘男神」最打動當時「粉絲」們的,正是他的專情。

他十二歲就與妻子楊氏成婚,此後恩恩愛愛二十四年,一片深情只付於楊氏一人。

楊氏病故後,悲痛欲絕的潘岳,滿腹才華也因此大爆發,一字一淚寫下三首《悼亡詩》,那「望廬思其人」的懷念,「路極悲有余」的感傷,不但開創了中國古詩的新題材,更叫多少人讀到斷腸。

綜合說來,比起野史裏「貌若潘」的風流模樣,歷史上真實的潘岳(潘安),卻是一位有顏值有才華且用情專一的「完美男神」。

如此「完美」,也自然惹得當時多少癡情女子,或仰慕他到傾心,或讀他的「悼亡詩」到虐心……

但比那「悼亡詩」更虐心的,卻是這位「完美男神」的悲催結局:公元300年,西晉趙王司馬倫把持大權,昔日風光無比的「完美男神」潘岳也倒了血黴,被司馬倫直接判了「夷三族」。

除了一個逃跑的侄子外,潘岳的老母兄弟乃至女兒,全和他一道遇害。

刑場上的潘岳,還見到了同樣「受刑」的老友石崇(當年糟錢斗富的那位),百感交集的潘岳,不禁嘆息說「白首同所歸」。

就以這句見證他詩歌榮耀的代表作,註解了最後的悲情命運。

對這「最後的悲情」,後世的史學家們,看法也比較一致:就是這「完美男神」自己「作」的。

因為,就是在「優雅」「專情」等高光形象外,留在煌煌史冊上的,還有一個「性輕躁,趨勢利」的潘岳,所謂「完美男神」,更是個趨炎附勢的「官迷」。

雖然他早年曾淡泊名利,晚年卻抱起了西晉皇後賈南風外甥賈謐的大粗腿。

不但曾當眾向賈謐的「專車」當場「望塵叩拜」,還是賈謐門下「二十四友」裏的領軍人物。

賈氏家族「廢太子」的惡行裏,「潘大男神」更積極參與,憑著生花妙筆,親手給愍懷太子挖坑,製造了其含冤而死的悲劇。

除了這樁「公罪」外,當時趙王倫的親信孫秀,早年曾是潘岳父親身邊的下人。

但別看是老相識,那時春風得意的潘岳,也沒少欺辱孫秀,仇早就結得深。

等著孫秀得勢了,自然也是新賬老賬一起算,把潘岳全家都「算」到了滅門。

正因這個原因,後世很多「雞湯文」說起此事,也無不嘆息潘岳的咎由自取,還總結出不少「做人不能太潘安」的人生道理。

可抱粗腿追逐權力的潘岳,真的就與「完美男神」反差到家?

其實,如果仔細看看潘岳的仕途,卻也可以發現一些別樣的亮點。

比如早年的潘岳,在擔任河陽縣令時,也曾是一位勤於公務的好官。

就連狠踩他的《晉書》裏,也承認他那時的勤勞與業績。

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河陽縣令」任上,潘岳在當地遍種桃花,把這個昔日水土惡劣的小縣,治理成桃花芬芳的樂土。

從此「河陽一縣花」也成了潘岳的又一雅號。

如果他的仕途只是就此打住,那將是他「完美男神」形象裏,又一濃墨重彩的一筆。

哪怕晚年的潘岳,開始瘋狂追求起權力,也做下了「構陷太子」之類的惡事。

但比起同時代的「同行」們,他至少還保留了一些良心。

他的《關中詩》《馬汧督誄》等代表作,將視角對準了百姓的苦難與英雄的壯烈。

以明末學者張溥的感慨說,那真是「惻然有思古之意」。

放在那個時代裏,「男神潘岳」即使在爛到家的權力場上,也都算是個良心人物。

但這點良心,又有什麼用?

作為一個文人,潘岳確實曾懷有遠大的理想抱負,他也曾相信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終會實現建功立業的追求。

他早年擔任縣令時寫下的《西征賦》裏,就抒發了「人之升降,與政隆替」的情懷。

可以想象,那時的「潘大男神」,也曾是一條熱血澎湃的漢子。

但這個西晉王朝,卻是黑暗到絕望,雖是天下一統,但很快就蠅營狗苟。

權貴們拉幫結派,除了驕奢淫逸就是勾心鬥角,門閥們把持了上升通道,如潘岳這樣寒微的家世,就算在河陽縣遍種桃花,又能換來什麼樣的仕途回報?

當時的西晉朝堂,就是「受托者必達,守道者困猝」。

潘岳「守」了大半輩子的道,也「困」了大半輩子。

同時代文學家左思那一聲「英俊沉下僚」,何嘗不是潘岳遭遇的寫照?

更何況,那樣一個權貴當道的西晉王朝,偏偏又籠絡文人成風。

如潘岳這樣名滿天下卻仕途黯淡的「名流」,就是權貴們招攬的對象。

「找個大腿抱」就是那時代大多數「魏晉名士」的選擇,潘岳也沒能免俗。

然後,就有了陣陣香風裏,他在賈謐門下的得意,以及一頓「黑吃黑」政爭後,滿門覆滅的結局。

以及,他在後世一代代野史傳奇裏,永遠被津津樂道的傳說……

一個叫原本充滿良知正義的「完美男神」,最終走向不歸路的西晉王朝,自然也不會有什麼長久國祚。

最終在潘岳身死十六年後,覆滅於永嘉之亂的災難裏。

潘岳臨終前那一聲「白首同所歸」。

亦是這個腐化至死的西晉王朝,提前的喪鐘。

那個文壇上優雅俊朗的潘岳,那個一片深情感動後世千年的潘岳,還有那個甘心為虎作倀,鑄成大錯的潘岳,都是一個潘岳。

他這一生的風流、優雅、才華、無奈,當得起太多「超越顏值」的嘆息思考。

參考資料:

王玫《美男子潘岳的悲哀》

王德華《潘岳其人其文》

劉精誠《腐敗之風與西晉的短期而亡》

梅毅《西晉的奢靡腐敗啟示錄》

閱讀原文

本來就是公務員的《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當年明月」到上海市政府上班了

xxx

正黃旗是哪來的自信?

xxx

聊一聊精神病人張獻忠

xxx

中國人口2000年

xxx

我去成都的大三國志展,看拍向亂世的兩塊磚頭

xxx

民國時期,為什麼官民都只認貨幣「袁大頭」?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