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國各省GDP總量及增速數據,已經陸續公布;若拿台灣比較,排名第六。

本文來源:央廣網、網易新聞、觀察者網

(以下金額,都是人民幣。)

2017年2月11日消息,中國31省份GDP總量及增速數據,已陸續出爐。

媒體記者對31省份公布的GDP總量進行統計,結果顯示2016年31省份GDP總和為771685.69億元,比此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44127億元高出27558.69億元,而這一數值較往年大幅下降。

GDP各省總量超「全國」並非新鮮事,從2010年至2015年,官方發布的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分別為408903億元、484123.5億元、534123億元、588018.8億元、636462.7億元、676708億元,而31省市的GDP數據之和卻連年超出全國,其中2015年超出全國46833億元,2014年超出全國47804.75億元。

對於2016年這一差額下降為27558.69億元,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袁鋼明表示,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地方GDP「高報」的情況得到了控制,尤其是在2016年個別省份數據註水被揭露的情況下;二是統計方法的改進。

袁鋼明表示,在去產能的背景下,近年來一些能源大省的GDP總量大幅下跌,存在修改數字「用數字出成績」的情況;然而,歷年的結果也表明「高報」沒有作用,還是會被統計局糾正過來,遼寧承認此次數據造假具有普遍意義。

此外,國家統計局公布2016年中國GDP增速為6.7%。從31省份公布的結果來看,28省份的GDP增速高於該數值,3省份低於該數值,分別為遼寧(﹣2.5%)、山西(4.5%)和黑龍江(6.1%)。此外,北京與全國平均水平持平。

從經濟總量來看,2016年前六名名次與2015年相同,分別為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

但是,第七名到第十五名則變化比較大。以GDP總量前十名來看,廣東經濟總量在2016年達到79512.05億元,比上年增長7.5%,持續蟬聯第一位。

另據觀察者網查詢,台灣去年的GDP增長率為1.4%,總量折合人民幣約為37329.1億元,加入中國榜單來比較的話,排名第六,在河南省和四川省之間。2015年,河南省GDP首次超過台灣。

從經濟增速來看,2016年增速最高的是重慶,增速為10.7%,其次分別為貴州和西藏,增速分別為10.5%、10%。增速比較靠後的有河北、上海、北京、黑龍江、山西、遼寧。

遼寧2016年經濟增速為-2.5%,為全國最低。遼寧出現經濟負增長,與持續擠壓2011年-2014年的統計水分有關,實際經濟增速可能並未這麽低。

GDP超3萬億省份達9個 鄂冀湘入圍

2015年,全國GDP總量超過3萬億元的僅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6省。2016年,這一規模進一步擴大,湖北、河北和湖南入圍三萬億陣營。

2016年湖北經濟總量達到32297.91億元,同比增長8.1%,首次超過河北,位居全國第七。其中,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375.13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423.48億元,三產比重首超二產。業內分析指出,湖北和四川經濟總量差距有望進一步縮小。

2016年河北經濟總量為31827.86億元,排名第八。河北的產業結構主要為傳統的資源型重工業為主,受經濟下行影響大,另外近兩年環境壓力大,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後產能任務重,霧霾也已經成為倒逼河北經濟轉型的重要推力。

2016年湖南經濟總量為31244.68億元,同比增長7.9%。湖南省統計局局長張世平認為,過去湖南省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煙草、工程機械等傳統產業,2016年,汽車、生物醫藥等工業以及第三產業中的「網路+」、旅遊文化等的快速增長,推動了經濟結構的優化轉型。

受投資、消費驅動 中西部經濟增速顯著

從區域總體來看,2016年,中國經濟呈現西部最快、中部次之、東部放慢、東北最弱的特征,2016年平均實際經濟增速分別約為8.6%、7.7%、7.6%、3.5%左右。

其中,西部和中部目前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投資拉動,如2016年投資額超過GDP的省份就有山西、安徽、江西、貴州、雲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來看,2016年增速達到或超過10%的有河北、黑龍江、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河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青海。

整體來看,2016年中西部省份的投資和消費,對經濟驅動明顯。業內分析指出,2017年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經濟快速增長的特徵,仍將保持。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從房地產投資額占GDP比重來看,北京、浙江、安徽、福建、河南、海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青海、寧夏均超過了15%。

2017年,因為全國房地產熱點城市調控的因素,這些地區房地產對經濟的貢獻率可能會下降。

隨著31省份兩會的陸續閉幕,各地方公布了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目標。

天津、安徽、寧夏、陜西、湖北、江西、福建、湖南、重慶、雲南、西藏、貴州12省份,2017年GDP增長目標超8%,其中目標增速較高的省份有重慶為10%左右、貴州為10%、西藏為11%以上。

閱讀原文

中國各地政府會發公告交代自己的經濟發展情況,以下是廣州白雲區的官方公告,交代該區2016年的經濟表現,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

同比增長7.6%,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日前,區發改局發布了我區去年的各項經濟數據。我區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達1640.8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從各項數據分析看來,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下,我區緊跟廣州發展的步伐,也同樣在一定程度上呈現出「穩、進、優」的發展特點。

經濟增速完成年初目標

2016年,全區生產總值達1640.8億元,同比增長7.6%,超額完成年初目標(7.5%)。事實上,去年的經濟形勢錯綜復雜,但我區將經濟發展作為全區的中心工作,堅持優化存量並力抓培育增量,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推進供給側改革,最終得以保持了我區經濟的持續向好。

第三產業持續增長

分產業看,去年第一產業增加值35.71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334.07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1271.02億元,增長8.6%。

可以看到,持續快速增長的第三產業對全區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愈發明顯,已占全區經濟總量的比重達77.5%,對全區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6.7%,拉動全區經濟增長6.6個百分點。

財政收入穩步增加

財政收入方面,去年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5.41億元。其中,國稅部門收入15.93億元,下降2.1%;地稅部門收入26.06億元,增長10.4%;財政部門收入13.42億元,增長11.6%。全區稅收總額193.12億元,同比增長4.1%。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經歷了「營改增」的較大變動,我區的財政收入依然保持了穩步增加,其主要受惠於我區經濟發展步伐的紮實穩健。

投資增長超出預期

2016年,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89.57億元,同比增長9%,分別高於廣州市下達我區目標任務(6%)和區人大目標任務(8%)3個百分點和1個百分點。一方面是基礎設施項目投資增長迅猛,完成投資129.8億元,同比增長1.3倍;房地產投資亦扭轉下滑態勢,完成投資105.52億元,同比增長12.8%。

有此佳績的一大原因,是我區加快了重點項目的推進。去年,全區有153個區重點建設項目,全年完成投資485.9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93.8%,與上年同期(86.9%)相比,完成進度快了6.9個百分點。

商業發展增勢良好

在商業方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113.68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批零貿易業零售額990.31億元,增長10.8%;住宿餐飲業零售額123.37億元,增長8.2%。商品銷售總額亦達到2730.89億元,同比增長12.7%。

工業企業走勢向好

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50.58億元,同比增長4.3%。雖然增速並不算非常可觀,但展現了一個較好的趨勢,便是重點企業的發展更顯勢頭強勁。大中型企業完成產值555.95億元,增長7%;而五大主要行業產值499.7億元,增長8.6%。

此外,工業企業的經營情況也逐漸有所好轉,營業收入增速由上半年的1.9%,提升至3.6%。同時,虧損的企業數也從上半年的178家下降到98家,虧損額也收窄了6.8%

航空樞紐展現集聚效應

以白雲國際機場為核心的國際航空樞紐功能顯著增強。去年,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5977.66萬人次,居全國第三位。以此為帶動,我區交通運輸業的產值達420.9億元,同比增長8.4%,優於GDP增速。

另一方面,在固定資產投資中,飛機購置及租賃一項達161.8億元,增長10.5%。同樣顯示出在打造國際航空樞紐戰略的引領下,我區的航空產業由此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逐漸集聚了南方航空、東方航空、九元航空等一批航空總部企業,還有泰翔通用航空、華南國際商務航空等通用航空公司爭相進駐。

產業結構深入優化

在過去一年,我們同樣可以看到的是,我區的產業結構轉型得以深入推進,除了航空產業的發展如火如荼,先進位造業、高技術製造業亦日趨穩健,更有網路方面的新興產業脫穎而出。

工業的五大主要行業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家具製造業分別呈現了15.7%、16.2%、12.2%的可觀增速,成為了我區先進位造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尤其是以白雲電氣為首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其產值達221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甚至超過了25%。

與軟體、商務、科技等相關的現代服務業也實現了較快增長。如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前11月的營業收入142億元,增幅12.1%;網路和相關服務、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前11月的營業收入則達到了16.3億元,增幅高達31.9%。

民科園發展提質增效

民科園作為區重大經濟發展平臺,增速穩定,質量效益全面提升,發展成效明顯。過去一年,民科園成功引導白雲電器在主板上市,麗華香精、呈和科技、儀美和鼎安交通在新三板掛牌,還引進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二號航站區管理有限公司註冊到民科園。

民科園全力支持園區企業發展,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民科園「一核四園」工業產值加速增長,累計完成工業產值420.48億元,同比增長11.3%,占到全區工業總產值超過49%。

閱讀原文

商務部鼓勵家庭儲存生活必需品無關台海,胡錫進降溫:兩岸雖緊張卻非箭在弦上

xxx

陸媒:有台灣民眾開始儲存求生物資。大陸網民很歡樂,有人想像統一後

xxx

小S發聲後網民分兩派對撕,官媒發話斥責網民亂扣帽子,風波已近尾聲

xxx

汪小菲為小S緩頰:她們期待兩岸和平。伊能靜上熱搜:我早就表態過了

xxx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對小S一面倒的撻伐中,微博有個膽大的博主發文砲轟網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