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歷史教師王漢周
微信id:lishi139
整理:太史公二世
內容情節存在虛構,僅供參考
01
李鴻章在威海衛舉行閱兵,邀請慈禧觀看。
只見步兵、炮兵、鐵甲艦和「定遠」、「鎮遠」先後開過,威力一個比一個大…
隊伍最後是個書生。
「這個書生比定遠艦威力還大,他是誰呀?」慈禧問道。
「臣沒見過他。」李鴻章說。
「奴才也沒印象。」恭親王奕䜣說。
「這人是個廣東書生,名叫孫文。」張之洞說。
02
溥儀即位後,袁世凱在家賦閒。
一天英國公使朱爾典前來拜訪,兩人吹牛。
朱爾典說:「英國科技發達,有一種藥人吃了可以起死回生。」
袁世凱回敬道:「大清體育發達,有人一盞茶能從京師跑到倫敦。」
朱爾典要求兌現,袁世凱慌了手腳,趕緊電告諸將商討對策。
段祺瑞提議道:「這很好辦,您先讓公使先生把藥拿來,給先帝吃了,您用不了半盞茶的工夫就能從京師跑到倫敦去了。」
03
一天,老佛爺心情不好,當差的下人都戰戰兢兢。
不巧突然有人打了個嗝,老佛爺問道:「是誰打嗝?」
沒有人回答,於是第一排站著的太監都被拉出去杖斃了。
老佛爺又問了一次,還是沒有人回答,於是第二排也被拉出去了。
這樣一連拉出去四排,終於有個小太監哆哆嗦嗦地站出來跪下,說是自己打嗝,請老佛爺責罰。
「這麽小在宮裏當差怪可憐的,小孩子注意身體。」老佛爺和顏悅色地說道。
04
咸豐帝大限將至,連忙命人把肅順召進宮裏,命他為顧命大臣。
「奴才一定不辜負陛下信任,大家會跟著我走的。」
「這樣很好,要是有人不跟你走怎麽辦?」咸豐帝問道。
「那他們就得跟著陛下走。」
05
一個路人掉進河裏,大喊救命卻無人理會。
於是他大喊:「大清…」
旁邊的幾個差役視若無睹。
這人急了,再次大喊:「大清…」
可是那幾個差役還是不理他。
最後他唱起了《猛回頭》,可是還是沒有被撈起來,直到沉入水中。
「那人在河裏辱罵朝廷,你們為什麼不抓?」一個老旗人義憤填膺地問道。
「水太涼。」差役回答。
光緒
06
光緒帝在發布《明定國是詔》時向剛毅感慨:「維新的光芒已經出現在大清的地平線上了!」
剛毅不知道什麼是地平線,於是去問榮祿。
榮祿回答:「地平線就是一條能看到但永遠走不到的線。」
07
李秀成占領蘇州後,有個老太太遠遠看到李秀成,說很像自己的侄子。
別人訓斥她:「別胡說,這可是忠王殿下。」
「他幹了什麼?」老太太問道。
「他趕走了清妖。」
「那他能不能把太平軍也趕跑啊?」
08
一位畫家穿越到清末。
攝政王載灃要求他畫一幅《攝政王在BJ》,畫家不情願地從命了。
畫好之後,載灃親自來驗收,可是令他大吃一驚。
畫面上畫著一個病弱瘦削、賊眉鼠眼的男子,穿著一身西式軍禮服坐在一把寶座上,下面的人也都是清一色的西洋禮服,還有不少挎著腰刀的侏儒。
「這是誰?」載灃指著男子問道。
「是您的大兒子。」
「這些人是誰?」載灃又指著下面的人問。
「鄭孝胥、張景惠、熙洽、謝介石、菱刈隆、小磯國昭、岡村寧次…」
「可是本王在哪裡?」
「殿下在北京,確切說是北平。」
09
「為什麼要派那麽多人守明孝陵?」
「萬一明太祖看不下去,再來一次北伐怎麽辦?」
李鴻章
10
「太后,您召見臣有何吩咐?」李鴻章問道。
「李鴻章,最近儲秀宮裏老鼠橫行,讓李連英他們怎麽除都除不掉。你對洋玩意知道的多,有沒有什麼好辦法?」慈禧問道。
「臣有一計,不如請太后在宮中四處懸掛『戶部』二字,這樣老鼠準跑光了。」
11
翁同龢退職回家,結果門前擠滿了中醫,請他去教授他們。
翁同龢說:「感謝各位抬舉,可是我對治病一竅不通啊。」
「大人您只要把您管理戶部錢財的經驗傳授給我們,讓我們用在疾病身上就好,您管什麼,什麼就全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