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法國和德國都公開表態力挺捷克。
對此各大陸媒並沒有報導。
截至本文發布時,什麼都敢說的胡錫進也沒有對此發文。
消息比較多的是上午外交部長王毅斥責捷克參議院長「過線了」。
晚間,法國大使館的官方微博發文,內容很直接。
德國駐華大使館的官方微博也有發文,但沒有提及此事。
但提了香港國安法,再一次地表示憂慮。
這個憂慮是德國外交部長和王毅會面時,當面提的。
這不是德國大使館微博第一次為香港發聲。
包括八月中旬黎智英被捕時,就發文要求放人。
儘管媒體沒有報導德法挺捷克,但是許多大陸網民知道,也很不爽。
時評博主@無心簡影 發了一篇短評,總結了今日大陸網民的主流聲音:應付各國不如對付台灣。
全文如下:
今天可能大家都看到了,關於捷克議長訪台,並被我國外長警告後,歐盟的兩個大頭,德國和法國都對捷克表態支持,連說的話都像是通稿,都說什麼「歐盟尊重外國伙伴,但也期待獲得對方尊重,「威脅不適合這裡」」。
作為歐盟的一員,捷克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甚至有過「被歐盟拋棄」的哀嘆,現在突然得到歐洲兩大強權的聲援。
一方面是作為歐盟的一員,表面上的姿態當然要做一做。
另一方面,英國的《衛報》今天報導,最近歐盟在香港等問題上對中國頻頻施壓,代表歐盟「耐心正在消耗殆盡」,原因是歐盟在「平等進入中國市場」的問題,還有雙方「新投資協議」仍陷於僵局,預計這些問題將在9月17日舉行的歐盟-中國虛擬峰會上被再次提出。
因此,歐盟很願意看到又多一個拿捏中國的議題,正好捷克給送上門來了,不用一用豈不是太可惜?
雙邊經濟談判的問題先放一邊,這次事件凸顯的一個關鍵問題是,台灣作為中國的軟肋,實在太明顯了,什麼小國家都可以在這上面來捏一捏。
這次捷克做了個很壞的示範,以後如果一堆小國家都來跟風效仿,用台灣來作為自己國內的政治議題,或者作為對華策略,台灣都必定翹臀迎合,走了還來句「大爺下次還來啊。」
外國那麽多,政黨也那麽多,我們到時候譴責得過來嗎?
因此,主要問題還是在台灣身上,應該是台灣翹臀一次打一次,翹臀一次打一次,要讓台灣以後再遇到想來光臨的大爺,第一反應不是來送溫暖的恩客,而是「我又要挨打了」(打在這裡不單指軍事)。
至於怎麽打,力度怎樣才合適,用什麼姿勢,用什麼器具,這些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以下截圖綜合大陸網民評論:
[widget id=”text-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