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投資界
微信id:pedaily2012
作者:周佳麗
29歲,可以成為什麼?
在最新出爐的「2020深圳創富百人榜」上,出現了一個29歲的年輕身影,他就是喜茶創始人聶雲宸。
根據榜單顯示,聶雲宸以身家40.92億元列居深圳創富的第81位,也是這百人中最年輕的一位。
90後聶雲宸實現財富自由,離不開其一手創辦的新茶飲品牌——喜茶。
2012年在廣東江門起家,到如今已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超過500家門店。
一路狂奔的喜茶,深受資本的青睞。在最近一筆戰略投資中,喜茶估值超過160億。
短短1年時間,喜茶估值暴漲八成。
喜茶在中國市場掀起了一場新茶飲混戰,其中奈雪の茶被認為是其第一勁敵。
近年來,二者曾數次正面交鋒,更是幾乎同時被傳言邁出IPO的步伐。
一邊是90後聶雲宸,另一邊是80後彭心夫婦,喜茶與奈雪の茶究竟誰能搶先奪得中國新茶飲第一股?
一位90後創始人的故事畢業於專科學校,創業十年身家40億
聶雲宸第一次創業是在19歲。
1991年,聶雲宸在江西出生,後跟隨父母來到廣東江門。
上學期間,聶雲宸曾就讀於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人文學院行政管理專業,想要獨立創業的想法開始萌生。
在2010年大學順利畢業後,19歲的聶雲宸開始付諸行動。
第一次創業,聶雲宸在廣州開了一家手機店,專門售賣智能手機和相關配件。
由於門店地理位置太過偏僻,常常沒有生意。
為了吸引顧客上門,聶雲宸決定免費幫助客人刷機、越獄裝軟件,慢慢的手機店人變多了,但在享受免費服務之外,真正購買產品的人微乎其微。
彼時,智能手機剛剛在市場上流行,山寨機橫行,尤其是在電商崛起之後,線下手機店更是冷冷清清。
眼見手機生意不好做,聶雲宸不得不開始尋找新的創業方向。
「開奶茶店門檻不高,它可大可小,往大做可以把中國年輕茶飲做起來,往小做可以從一個小檔口做起。」抱著這樣的想法,2012年5月,聶雲宸帶著開手機店賺得的20萬元資金,開了一家名為皇茶的店,也就是喜茶的前身。
在隨後的一年多裏,聶雲宸在江門陸陸續續開了3家門店,也在隔壁中山市有了店面。
窄小的門面、樸實的裝修、半人高的櫃台兼操作台……與大部分檔口小老板一樣,聶雲宸一人身兼數職,既要負責門店裝修、菜單設計,還要研究調制飲品口味。
但這並沒有為門店帶來更多的收益。
最糟糕的時候,店鋪一天只有20元的營業額。
聶雲宸開始意識到,產品質量和價格是王道,想要留住顧客只能靠不斷改進產品。
但沒有口碑傳播的助力,到哪裡都是從零開始。
2016年,可以說是聶雲宸創業以來最具重要意義的一年。
這一年,他重新註冊了商標,將「皇茶」改名為「喜茶」,開了第一家百平米的極簡風門店,迅速走紅,並獲得由IDG資本和天使投資人何伯權的1億元融資,徹底拉開了喜茶狂奔的序幕。
截至今年8月,喜茶已經在全球49個城市擁有超過500家門店,且國內平均單店單月流水達100多萬。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喜茶仍在不斷加固城牆。
根據其公布的經營數據顯示,2019年喜茶共推出240余款新品,除了應季飲品,還有面包、冰淇淋、咖啡等多種品類。
今年,喜茶更是推出子品牌「喜小茶」,布局果汁產線和汽水產線,一度正面PK元気森林。
這位90後創業者開創了中國新茶飲的時代。
聶雲宸的十年並不普通,「早期創業最大艱難來自焦慮,焦慮可能來自於想走很遠的路,但你發現只走了一兩步。」
聶雲宸曾說,他相信一萬小時定律:只有把某件事當作一種習慣,才能對抗枯燥,不被惰性裹挾。「直到某一天,我突然好像打開了一扇門,想到了一層道理。」
一年估值暴漲8成,背後VC/PE雲集喜茶IPO只差臨門一腳?
從江邊小巷無人問津的小店,到遍布全國各地遭資本爭搶,喜茶僅用了短短四年。
成立至今,喜茶的背後有一眾龐大的VC/PE。
從2016年正式改名為「喜茶」,這四年裏,喜茶共經歷過4輪融資。
2016年獲過1億元人民幣的首輪融資,投資方為IDG資本,以及由飲料業巨頭「樂百氏」創始人何伯權創辦的今日投資。
隨後,喜茶開始進行全國擴張,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開出門店。
2018年4月,喜茶再獲4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投資方為黑蟻資本、龍珠資本。
其中,龍珠資本為美團點評旗下產業基金,龍珠資本創始合伙人朱擁華代表美團出任喜茶董事。
B輪融資後,喜茶完成了兩件事情:一是上線外賣服務,二是進軍海外市場。
這一年,消費者可以通過線上軟件享受喜茶外賣服務;同年11月,喜茶新加坡的第一家店正式開業。
僅一周時間,喜茶就在獅城掀起了新一輪的瘋狂排隊的熱潮。
緊接著2019年,喜茶又獲得由騰訊、紅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達到90億元。
今年3月,有媒體報導稱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跳躍到了160億元,暴漲近8成。
這也意味著,僅一年的時間,喜茶的估值同它的門店數量一起,都翻了一番,成為目前估值最高的新式茶飲品牌。
業內普遍認為這是喜茶IPO前最後一輪融資。
早在2019年底,喜茶曾進行多項工商信息的變更,這一動作被外界解讀為:一直對上市遮遮掩掩的喜茶,這回真的要上市了。
投資界了解到,2019年11月28日、29日,喜茶品牌所屬集團公司——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西西」)密集發生工商主體信息變更,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喜茶品牌創始人聶雲宸退出美西西原持有的29.23%的股份。
聶雲宸退出之際,新的股東——深圳靈感之茶科技有限公司背後的實際投資人為一家港資公司,而這兩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仍是聶雲宸。
換言之,經過工商變更後,聶雲宸的個人名字在明面上已經消失,悄無聲息地成了那個最終握有最大實權的幕後人。
為什麼隱身幕後?
外界猜測,以港資公司的形式代持,在上市後,更方便資本運作。
針對上市傳聞,喜茶方面曾對此表示「暫時沒有可回應的信息」,但在此前的一次媒體採訪中,聶雲宸提到,「目前沒有上市計劃」,但「長遠來看可能會」。
神仙打架,喜茶VS奈雪の茶誰才是中國新茶飲第一股?
喜茶最危險的對手——奈雪の茶,也屢次傳出啟動IPO計劃。
今年7月,有消息稱,原瑞幸咖啡首席技術官(CTO)何剛已加盟奈雪の茶,任後者公司CTO一職。
對此傳聞,來自瑞幸咖啡的數位員工稱,奈雪の茶此時引入何剛,或因其正醞釀上市。
而早在2020年2月,彭博社曾援引消息人士稱,奈雪の茶於年初遞交赴美IPO的招股書,考慮最快今年在美國上市,並最多融資4億美元。
但疫情令市場情緒承壓,疊加瑞幸咖啡造假事件,奈雪の茶最終選擇撤回招股書,IPO地點或由美股轉向港股。
資料顯示,奈雪の茶由彭心、趙林夫婦創建於2015年,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奈雪創新打造了「茶飲 軟歐包」的形式。
截至2020年2月,奈雪已遍布全國50多個城市,共349家門店。
所有門店均為直營,且不做任何形式的加盟。
喜茶與奈雪の茶,二者在品牌崛起最初之時,就已經拉響了一場「貼身肉搏戰」。
一方面,產品多次「撞車」,兩大創始人數次正面交鋒。
2018年,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在朋友圈「怒懟」喜茶抄襲奈雪產品,包括芝士士多啤梨、霸氣蜜桃、霸氣黑提等,公開叫板喜茶創始人聶雲辰,引發了一場關於喜茶是否抄襲的討論。
規模布局上,兩大玩家也常常「狹路相逢」。
有數據顯示,在喜茶與奈雪の茶重點攻入的一二線城市中,二者重合率極高。
比如在上海,喜茶有1/4的服務覆蓋區域與奈雪の茶重合,而在深圳,這個數字高達70%。
產品和擴張之外,喜茶與奈雪の茶的資本節奏更是你追我趕。
至今的5年時間裡,奈雪の茶已完成3輪融資。
在2018年3月的A 輪融資後,估值高漲到60億元人民幣,成為當時公開資料中茶飲行業首個獨角獸。
引進天圖投資之外,今年6月奈雪の茶被曝將完成一輪近億美元的融資,領投方為深創投。
如今,關於兩家新茶飲公司的上市傳聞再一次「不約而同」地沸沸揚揚。
一邊是90後聶雲宸,一邊是是80後彭心夫婦,究竟誰能率先打開新茶飲IPO大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