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今日頭條
作者:深圳方遠(知名科技博主)
8月7日,在中國信息化百人會2020年峰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發表了《紮紮實實 贏取下一個時代》主題演講。
在這次會上,余承東透露:
由於美國今年的打壓,下半年發售的Mate 40搭載的麒麟9000晶片,將會是華為麒麟晶片的最後一代。這也宣告了華為的這一款手機,將成為麒麟晶片的絕唱。
同時,他也表示:我們在第二季度,首次超越三星成為全球出貨量第一的智能手機,如果不是因為封殺,去年我們就會是第一,因為我們去年少出了6000萬台手機。
說到互聯網企業,他更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們的互聯網應用基本都是中國本土,掙中國人自己的錢,沒有去掙全球的錢。唯一一個去年下載量第一的,就是最近被封殺的TiKTok,排第九名的是騰訊的《絕地求生》遊戲。」
他表示:「抖音是中國互聯網公司裏,少數具有全球化決心的企業,但是絕大部分的互聯網公司,都躺在中國的安樂窩裏。」
「儘管我們有14億人口,可是全球有70億人,我們為什麼不去賺他們的錢?」
事實上,余承東這話可是說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核心痛點。
在我看來,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大致的原因有如下幾個:
1、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普遍不重視研發,沒有技術含量
我們國家的互聯網企業,在研發層面的投入普遍不足,根據公開的數字顯示,華為2019年的研發投入是1317億人民幣,創造的5G專利數量排名全球第一。
1317億這個數字,應該相當於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研發投入了。
在技術創新層面,阿貍還有一些起色,取得了一些成果。
最最讓人汗顏的應該就是疼訊了,他始終奉行「不做第一」的研發理念,現有的許多產品都是模仿而來。
美團的王興最近還嘲笑咱們國家的某企業「科技含量不足」,問題是你在懟他的同時,有沒有回過頭來想想:你美團又創造了怎樣的高科技?外賣小哥的定位是高科技、還是做個網站把商家集中起來是高科技?
2、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不足、割據有餘
為了共同征戰海外,老美的亞馬遜、蘋果、谷歌等公司成立了一個CHIP聯盟,一起來參與做標準、做生態,從而以統一的標準和模式開拓海外市場,這是我們國內互聯網企業不具備的。
雖然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在全球的市值和規模都非常巨大,然而在國內卻各自為政、合作共贏做得遠遠不夠。
阿貍、疼訊兩大陣營在隔空鬥法、互不相讓,你支持的就是我反對的、你反對的就是我支持的。
以至於今天的很多互聯網企業不得不選邊站,以至於互聯網企業無法組建一個合作共贏的大平台,共同去征戰世界互聯網市場。
▼「生死看淡,不服就幹」是中國互聯網流行語
好在在這樣的雙巨頭陰影之下,還誕生了字節跳動這樣的第三極。
他或許不能領導什麼,但是卻能改變兩家獨大、一統天下的格局,在他們的遮天蔽日中撕開了一條縫隙,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出海的一線光芒。
3、用戶體驗不咋行、玩起套路第一名
當前很多互聯網企業的產品,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套路」:
此前某平台的「VIP中P」事件,引發網友集體吐槽,這還算好的,是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套路,大部分的套路是我們無法看到的。
比如說「大數據殺熟」、比如說「暗地裏扣費」、比如說「不知不覺中聽你說話」,這都是暗中進行著的套路。
如果一旦要出海,這樣的「套路」不僅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而且必然會遭致海外用戶的反感。
李彥宏曾說:「中國的消費者在隱私保護的前提下,願意以一定的個人數據授權使用,去換取更加便捷的服務。」
事實上想表達的就是:中國人不太關注隱私,他們願意用隱私來換取方便。
可是對於老外而言,這個法則可就不靈了。
因此,我們的互聯網企業如果想出海賺錢,這個壞毛病就不得不改了。
▼套路
我們的互聯網企業數量、質量,在今天來看都是全世界第一的。
可是我們的盈利能力、全球的影響力、技術創新力卻並不樂觀。
余承東所說的這個「安樂窩」,如今也正面臨著「內迴圈」戰略的調整。
在出口遇到困難,在國內經濟不振的大環境下,互聯網企業的集體出海真的要提上日程了。
在科技出海的大潮中,華為是科技界出海的先鋒;在互聯網出海的過程中,Tiktok也是一個開始。
儘管這些開局都不完美、都遭到了瘋狂的反撲,但是只有我們的科技和互聯網企業攜手同心、前僕後繼,就一定能推開世界科技和互聯網的大門,為企業創造更美好的前景,為國家迎來光耀全球的偉大復興!
加油華為、加油字節,你們都是好樣的!
以下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演講全文:
《紮紮實實 贏取下一個時代》
今天非常高興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們對於這個行業的一些想法,我是在華為負責消費者業務,所以首先向大家報告一下我們華為消費者業務這幾年的發展經營情況。
我是2010年底來兼職負責消費者業務,2011年開始是完全負責華為消費者業務,感謝大家的支持。
過去幾年,由於全球消費者的鼎力支持、尤其是我們中國消費者的鼎力支持,我們實現了高速的發展,我們實現了幾百倍的增長。過去八年,謝謝大家。
我今天看到很多人使用華為的手機,當然還有少量的人用iPhone,大家可以體驗一下我們的5G手機,謝謝大家。
我們消費者業務的銷售收入,占到華為集團中超過一半,是最主要的收入、利潤、現金流來源,也是整個華為這幾年最快的增長來源。
在美國制裁我們的困難時期,今年上半年,我們(華為消費者業務智能手機第二季度)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其實是因為疫情的影響。如果不是美國制裁,去年市場佔有率應該做到遙遙領先的第一名,但是去年美國制裁後,華為少發貨了六千萬台智能手機,去年做到了2.4億台的手機(發貨量)。
今年的量有可能比這個數量還少,因為今年是第二輪制裁晶片,沒法生產。所以很困難,我們最近都在缺貨階段,華為的手機沒有晶片供應,造成我們今年可能發貨量比2.4億台更少一點。
我們今年上半年仍然實現了收入的增長,原因是我們的高端產品(銷售)占比越來越高。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們的非手機產品高速增長,我們的PC、穿戴、手表、手環、耳機、平板都實現了高速的增長。我們是中國第一大手表廠,中國的第一大穿戴終端廠家。
我們的平板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是第一,在全球是第三。連續幾個季度,華為平板產品在中國市場佔有率是第一,超過了蘋果。
在中國市場,華為手機份額排名第一。在最近幾個月,華為在中國旗艦機(價格超5000元)市場超越蘋果。在銷量上,我們遠遠超過蘋果,但是在高端機市場,我們是最近幾個月實現超越的。
筆記本電腦是華為的新產品,市場佔有率剛開始做。去年被美國制裁以後,有半年時間都發不了貨。這樣情況下,華為筆記本電腦的市場佔有率在中國是第二。
在全球的份額裏我們的智能手表是第二、蘋果是第一,我們的平板是第三。
我們的手機是在疫情、兩輪制裁的背景下,我們是第一。我想這個可能不是我們真實的水平。因為(假設)我們在游泳比賽,去年的第一輪制裁相當於把華為的「手」捆住了,今年第二輪制裁相當於把華為的「腿」捆住了,我們現在「又扭腰又扭屁股」去跟別人比賽,手和腳都被捆上了,所以我們的狀況非常艱難。
華為消費者業務提出了未來5~10年的長期戰略,是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在5G、AI、全場景智慧化時代,我們圍繞著消費者衣食住行的全場景提供無縫的智慧生活體驗,包括家庭場景、辦公場景、出行場景、運動健康等。
我們提出1+8+N的概念,1是指智能手機,是最靠近消費者的;8就是外側,是智慧屏、音箱、眼鏡、手表、耳機、車機、平板、PC,包括五個場景;N是廣泛的生態,包括智能家居的生態、運動健康、出行等各個領域的生態。
今天我們處於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社交網絡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國的互聯網發展速度非常快,互聯網用戶數全球第一,因為我們人口多,中國人的素質也在提升,尤其智能手機的廣泛普及,也造成了中國的移動互聯網用戶數是全球第一。中國小程序的發展速度三年趕超了App十年的發展。中國的電子支付也是在全球第一的。
我們看到好的地方,也要看到我們的不足。
中國的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第一,占比超過一半、達到57%。中國產的PC,包括中國大陸和台灣,占了全球PC產量的一半左右。中國的電視占1/3左右,僅次於韓國三星和LG,但遠遠超過了日本廠家。
在發貨量上,中國終端的份額還OK的。但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問題,中國在產業鏈的縱深,在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社交網絡時代,我們的核心技術、核心生態的控制能力和美國等國家還是有差距。尤其像最底下的材料、製造設備跟美國、日本、歐洲還是有些差距。我們的晶片和核心器件方面,進展非常快,但是仍然還有一些跟美國和韓國比有差距。
我們在終端方面,產量有點優勢,但是我們在操作系統、生態平台方面仍然有差距。
當然這個差距,從操作系統這個層面,可以看到操作系統和在操作系統之上的生態平台,美國公司仍然主導著世界。大家說的中美貿易戰,郭台銘說的「one world,two system」,制裁或者脫鉤的趨勢,我們要把我們的生態給構築起來,要把我們自己的操作系統、我們的生態服務、我們的晶片、我們的設備、裝備,我們整個基礎的體系能力要構築起來。這對我們來說,制裁是很痛苦的時候,但同時又是一個重大的機遇,逼迫我們盡快地做產業升級。
從產業生態方面看,App生態裡面,蘋果是一個終端廠家,但蘋果的互聯網服務以及年收入超過480億美金,是蘋果利潤非常重要的一個來源,因為這塊的凈利潤率超過60%,達到70%~80%。
華為在這塊的收入今年大概過50億美金,看起來也不小,但是華為的消費者業務今年的收入可能不到700億美金,在制裁讓我們可能一年損失好幾百億美金的情況下,我們也還有接近700億美金的收入。但我們的互聯網服務大概在50億美金左右,但是蘋果有480億,而且在高速增長。Google的互聯網的服務收入1400多億美金。
所以這塊的空間非常大,互聯網服務的利潤率非常高,做全球人的生意。我們看到互聯網公司,拿到騰訊的遊戲裡賣一個裝備、賣一個皮膚,一次能掙好幾十億人民幣。像這種東西,就是掙全球人民的錢。
中國的互聯網應用基本都是中國本土,掙中國人自己的錢,沒有去掙全球的錢。
唯一一個在去年下載量第一的就是最近被美國制裁的TiKTok,排第九名的是騰訊的《絕地求生》遊戲,這個遊戲是海外收購的。
抖音是中國少有的互聯網公司具有全球化的決心,絕大部份的互聯網公司都是躺在中國的安樂窩裏。中國有14億人口,但是全球有70億人口,我們還沒有掙14億人口之外的那幾十億人口的錢、為他們提供服務,所以我們的差距還非常大。
相比之下,美國在全球是占比最高的。他們不僅是數量上多,從收入量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我們只有TikTok和《絕地求生》有點利潤,其他的基本沒有什麼收入。
大家知道互聯網的利潤率是非常高的,騰訊的凈利潤率達到30%,對我們這些高科技行業、重投資的情況下,利潤跟他們完全不能相比擬的,所以我們幹的很苦力的活,做很重的研發技術投入,我們的成本投入也很大,但是我們的利潤率非常低。我們要鼓勵更多的中國互聯網公司走向全球,能夠做全球的生意。
掙全球的錢我們需要平台,華為也要來打造這個平台,還有一個方面就是IoT,比如智能家居,像美國幾家公司成立了一個CHIP聯盟,包括亞馬遜、蘋果、Google等等很多公司一起來參與做標準。中國的標準五花八門,當然裡面做得最大的一塊就是華為的HiLink,我們也打算把智能家居標準開放出來,做中國的標準、做全球的標準。這一塊剛起步,還有機會,就是標準比較分裂。
AI領域,大家知道因為剛剛興起,在這個領域中國還是處於不落後的狀態,在某些領域處於領先。華為在打造平台,美國的幾大公司也在打造他們的平台,我們的AI理論、AI演算法、AI晶片,很多方面我們還處於領先的地位。所以這個時候我們是迎頭趕上的一個非常好的機遇。
在這個領域華為也做了一些實踐,從兩三年前發布的麒麟970晶片,是全球第一個在智能手機晶片中內置AI處理器的,我們叫NPU;到去年的麒麟990,也具有新一代的AI處理能力,達到業界晶片處理能力的好幾倍。我們的性能、算力、能力都是非常強的,所以在這個領域我們是領先者,因為這是新的技術。
在網絡側,邊緣計算和雲計算的AI處理系統,我們的昇騰310、昇騰910都是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我們今年秋天將會上市Mate40,搭載麒麟9000晶片,將會用更強大的5G能力、AI處理能力、更強大的CPU和GPU。
但是很遺憾的是由於第二輪制裁,我們晶片只接受了5月15號之前的訂單,到9月16號生產就停止了,所以今年可能全球最領先的、華為麒麟高端晶片的絕版、最後一代。因為中國高端晶片生產能力還沒上來,美國禁止任何使用美國技術的給華為生產。
我們也是很遺憾,我們在晶片裏的探索,過去華為十幾年從嚴重落後,到比較落後,到有點落後,到終於趕上來,到領先,到現在被封殺。我們投入了巨大的研發投入,也經歷了艱難的過程,但是很遺憾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華為沒有參與重資產投入型的領域、重資金密集型的產業,我們只是做了晶片的設計,沒搞晶片的製造。
大家都知道,從今年的9月14號後,我們的具備強大AI處理能力的旗艦晶片都無法生產了,這是我們一個非常大的損失。
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要實現基礎技術能力的創新和突破,贏取下一個時代。在智慧全場景時代,在操作系統、在晶片、在資料庫、在雲服務、IoT的標準生態方面,我們都要構築我們的能力,讓我們的生態發展根深葉茂。
其中在半導體的製造方面,我們要突破包括EDA的設計跟技術,材料、生產製造、工藝、設計能力、製造、封裝封測等等。封裝封測方面中國有點能力,同時在從第二代半導體進入到第三代半導體的時代。我今天聽到王院士提到了他們在材料上做第三代半導體上的追求,非常好,我們也希望不管是彎道超車還是半道超車,我們希望在一個新的時代實現領先。今天吃飯的時候我也跟幾位領導、專家分享了中國在OLED屏方面的追趕,和在第三代mini-LED和micro-LED的超越。所以我們要敢於領先、敢於超越。我們還是能搞定、能做的,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情,只有不夠大的決心和不夠大的投入。
我們看到很多的技術,像萊卡相機多攝的技術,是華為率先在這個領域實現突破,幫助產業鏈搞成熟,讓其他廠家都能用,包括一些新的材料、新的工藝,還有5G這個時代更多的新技術,提高工業效率,提高性能等等很多方面都需要我們掌握核心技術,做到前沿。華為也帶動了一批中國企業掌握了一些非常核心的技術,包括一些射頻器件部件、很多都是美國核心公司才能做的部件,現在我們自己都能搞定。在這麽大的場合我不便說太多,但是一個大企業的發展,是能帶動一批其他兄弟企業的成長發展,能讓我們從低端製造業向中高端核心技術、核心製造能力進行轉移,實現大的飛躍和跨越,我們是有這樣的能力的。
在操作系統領域,我們打造了鴻蒙操作系統,可以跨越所有設備,包括手表、手環、耳機、PC、平板……所有IoT設備。將來各個IoT領域都可以用我們的操作系統,所以我們要打造我們操作系統的北向介面和南向介面,南向接所有分散式設備,北向接大量的應用,構築未來的生態。我們希望生態豐富,能夠為中國的體系良好的運行。我們未來要打造能力。
在AI方面,我們的On-DeviceAI和分散式AI能力結合起來,我們要打造語音端的AI能力,然後開放平台給大家。在華為手機上我們AI能力月調用量超過6000億次,就是給App調用的能力。我們的異構計算、新的演算法、數據、能力,我想在AI時代,中國廠家應該是走到了行業的前列,做到了領先的優勢。在AI這個領域我們完全具備領先的優勢。這正是我們新的技術,我們做得早。
HMS,去年美國第一輪制裁,不僅美國的晶片不給我們提供,我們全部自己搞定,當美國的生態(Google GMS等)也不能給我們用,我們加快推進了HMS。我們同時又打造了開放的HMS,這一個業務已經在全球上線了。
華為P40手機在全球銷售開始,我們已經全面搭載了HMS,就是華為的應用市場是全球三大應用市場之一,我們想能承載中國的應用、承載全球的應用、承載全球的生態。同時我們打造了幾十個kit,為應用開發者集成,替代Google GMS,加速我們生態的能力,使其能夠變成一個全球的生態。目前在我們生態方面,已經有數萬個應用,而且用戶月活量也超過了5.2億,增長速度非常快,用戶體驗日益變好。我們突破美國的封鎖,要能夠在這個生態成為全球的領導者。我們每個月、每周和每天生態的體驗都在改進,因為大量的應用在上架,在支持我們的HMS Core Kit,同時也提供OS,方便大家開發、集成、上架,讓過去只能支持Google GMS的,幾個小時就完成對華為的HMS的集成和替代。
我們打造了IoT的標準,華為的HiLink得到了中國以及海外全球大的家電廠家的最廣泛支持,我們提供了HiLink互聯互通的協議,我們有華為智能路由器,我們有低成本的晶片,只要集成在家電裡面,幾塊錢人民幣就可以讓家電走向智能化,我們看到中國的家電廠家每個人做自己的標準其實是做不成功的,不可能每個人家裏所有東西都用海爾的。
當有多家廠家能夠集成、互通,才能非常好地適應家庭全部的智能化,這樣的話我們的HiLink有最強的能力,我們基礎的連接協議也開放出來,中國的標準作為全球的標準,來參與全球競爭。我想我們打造的基礎協議層、應用協議層和軟件能力和生態能力,能夠支撐中國的IoT生態成為全球領先的生態。歐洲的家電廠商,包括西門子、松下等等大品牌,都在跟我們合作;包括中國的家電廠。前不久我們跟美的簽了戰略協議,幫助美的電器全面走向智能化,全面都能支持華為的HiLink,讓美的電器的競爭力大幅提升,我們提供了開發工具和開發手段,讓消費者非常方便使用。同時我們在跟幾大房地產公司做智能家居的前裝,我們低成本的領先標準,將來你買了房子,精裝房就可以直接有智能家居,所以非常方便。
我舉這個例子就是說,我們要構築產業的核心能力,要向下紮到根,向上捅破天,根深才能葉茂,上面的生態要豐富和完善,讓我們中國企業在這個產業鏈上掙到更多錢,參與全球的競爭,我們華為希望提供的平台能夠讓大家不斷地發展,不會受制於人。不要今天制裁把這個封掉了、明天制裁把那個封掉了,希望我們打造的生態體系,我們大家一起來幹,讓我們所有的根的技術能做出豐富的生態,讓中國的企業、全球的企業在這上面能掙到更多的錢,不僅中國,歐洲、日本、韓國全球的企業在這個平台下一起來打造這樣的新經濟時代的數字智能化平台,讓我們的生態根深葉茂,能夠更加繁榮。
謝謝大家!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