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過世後,胡錫進:民主本身是好東西,不會有台灣歷史的

李登輝過世後,中國互聯網輿論一面倒,歡欣鼓舞,嚴詞批判。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發了一條短文表示,李將會遺臭萬年,「不會有台灣歷史的,只會有中國歷史下的台灣地方史」。

凌晨三點,不睡覺的老胡追加了一篇長文,全文如下:

來源:微博

作者:胡錫進

李登輝星期四晚上病亡,對他的評價迅速從不同角度匯集到互聯網上。罵他的人很多。

島內和西方出現了一些挺李登輝的聲音,則重點吹捧了他對台灣民主的「貢獻」。

他們的論據就是他開啟了「台灣總統」的一人一票選舉,並且成為了台灣第一個「民選總統」。

西方媒體在突出這一評價的同時,還欣賞地談及他謀求台灣的「主權地位」,鼓勵人們從說自己是中國人改為大聲說「我是台灣人」。

然而李登輝恰恰是把台灣民主與「台獨」進行綁定推廣的,台灣進行第一次「總統直選」的1996年前後,爆發了兩岸上世紀80年代緩和關係以來的第一次嚴重危機,他是通過在平靜的台海攪動驚濤駭浪而成為台灣首個「民選總統」的。

李登輝給台灣民主種下了分裂祖國的根。

以後民進黨在選舉中不斷占據強勢,都是通過激化兩岸對抗實現的。

這樣的民主在大方向上錯了,走上了對抗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的邪路,成為島內分離主義勢力和美國及西方反華勢力的重要杠桿。

李登輝本人曾經主張兩岸統一,反對「台獨」,但他後來被稱為了「台獨教父」。

他開啟的台灣「民主進程」就是服務於這一令人瞠目的變化,回頭看,為了打破當年國民黨對統一中國路線的堅持,他是用民主方式煽動民粹實現了這一顛覆。

民主本身是好東西,但李登輝推動的台式民主從一開始就被「台獨」劫持了,所以台灣這些年的政治主線並非純粹的民主,而是披上一層民主外衣的「台獨」。

李登輝從一開始就篡改了民主,從他開始,兩岸進入漸行漸遠、危機和對抗取代發展合作成為台海局勢主線的動蕩時代。

對李登輝的吹捧完全是從美西方立場和台灣部分勢力利益角度出發的。

美國和西方最終不會記得李登輝,到老胡寫這篇文章時,西方主流媒體的首頁幾乎都看不到李登輝病逝的消息。能夠長時間記住他的只有包括台灣民眾在內的中國人社會。

李登輝無疑是中華民族的罪人,他製造的台灣政治上的轉折極大增加了中國崛起的阻力,更新了美國打壓中國的抓手,也置台灣於長遠的戰略風險中。

台灣決無「獨立」可能,越來越強大起來的中華民族不會給這種野心兌現的機會,統一是兩岸的共同彼岸。如果「台獨」走火入魔,最終只能帶來他們自己的毀滅,歷史不會提供第二種選擇。

李登輝把台灣推向了一條絕路,用畸形的民主幫著「台獨」飲鴆止渴。老胡寫了,這個人一定會在中國歷史中遺臭萬年,因為他在國家統一和分裂的大是大非上站到了中國人歷來認定的首惡的那一面。

有人說,還有台灣歷史呢。錯,不會有台灣歷史的,只會有中國歷史之下的台灣地方史。決不會給分裂者提供廟堂,十分復雜的中國歷史中,這一點格外清楚。

絕大部分的大陸網民評論一如預期,大約都是這樣的:

作為中國互聯網唯一享有言論自由的人,老胡的微博通常聚集了大量的叛逆。

按照慣例,以下截取比較特殊的。當然這些叛逆的留言都被其他人噴爆了:

商務部鼓勵家庭儲存生活必需品無關台海,胡錫進降溫:兩岸雖緊張卻非箭在弦上

xxx

中國財經博主老蠻:恆大的死法到底會是哪一種?

xxx

美國運輸機又到台灣,胡錫進:如確認是軍機,建議飛掠澎湖或台灣本島,用飛機或飛彈

xxx

網傳胡錫進要退休了?老胡評香港蘋果日報絕版:與憲制一致是新聞自由的基石

xxx

鷹派黨媒環球時報:美軍用運輸機今在台灣起降,怎麽看?

xxx

胡錫進:盡快釋放中國社會的消費能力,龐大市場是牽制美國的最大王牌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