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虎視財研
微信id:hushifi
作者:覆紅雪
2009年10月30日,華誼兄弟在深交所敲鐘掛牌。
彼時的華誼明星雲集兵強馬壯,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那天上午,華誼兄弟的股價一度突破90元,市值突破120億,現場的王中軍、王中磊兄弟,笑得像花兒一樣美麗。
笑得比花兒更加美麗的,是著名導演馮小剛,馮導當時持有華誼兄弟288萬股,身價突破2.5億。
這樣的資本猛片令馮導亢奮不已,在久久凝望漲停板上的數字之後,馮導不顧現場主持人的暗示,他激動得就像是一個在開年終表彰大會的員工,聲情並茂地對記者表示:
「我會在這個公司幹到底!我會跟著王中軍幹到底!」
這一天,馮導真真切切體會到了資本市場的魔力:上市真香。
時間不知不覺來到2015年,一波突如其來的超級大牛市,點燃了無數股民的發財夢。
彼時的華誼兄弟市值一度逼近900億,身價倍增的王氏兄弟也沒有忘記馮小剛這位立過汗馬功勞的老兄弟。
2015年11月,華誼兄弟宣布收購馮小剛剛註冊成立兩個月的東陽美拉,10.5億元收購70%的股份(其中馮小剛69%),彼時,東陽美拉的凈資產是-5500元。
活還沒幹就先掙了10個小目標,馮導再次紮紮實實體會到了資本市場的魔力:上市香,並購更香。
一、兩年虧損五十億,資金鏈面臨嚴重危機
2015年的華誼兄弟戲碼不斷,一出手就是石破天驚的大手筆。
除了10.5億收購馮小剛的東陽美拉之外,又斥資7.56億,收購了由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設立的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的股權。
此外,華誼兄弟還斥資19億增資英雄互娛,持股20%。
光這三筆投資就花了超過37億。
而這三家公司,東陽美拉剛成立兩個月,東陽浩瀚剛成立一天,而估值近百億的英雄互娛,2015年的營收剛剛突破1億,凈利潤還不到2000萬。
華誼兄弟這種一擲千金的豪邁,玩兒的就是心跳。
如果財大勢雄,這樣撒幣也無可厚非,只是華誼兄弟彼時資金鏈並不寬裕,這些錢都是定增募集來的,當年以24.73元的價格發行了1.46億股,募了36億,參與定增的四家公司分別是阿里、騰訊、平安和中信建投。
2020年7月23日收盤,華誼兄弟的股價是4.53元。
華誼兄弟於2016年進行過一次轉增,10轉9.991663股,再考慮到期間分了一點紅利,虎哥測算了一下,這些定增機構虧損幅度超過60%。
世事無常,禍福旦夕。
這樣的橋段,對於華誼兄弟這種影視公司而言,再熟悉不過了。
在這一頓操作猛如虎之後,華誼兄弟不久就嘗到了惡果。
2018年,華誼兄弟迎來了上市以來的首度虧損,並且是巨虧10.93億,主要原因是計提了高達13.82億元的資產減值損失,其中商譽減值高達9.73億。
這9.73億元商譽減值裏,就有東陽美拉的商譽減值3.02億。
當年東陽美拉凈利潤0.65億,不到承諾凈利潤金額的一半。
然而這僅僅是前戲,2019年才是高潮。
2019年華誼兄弟再次巨虧,虧損金額高達39.6億!
其中資產減值金額高達26.61億元。
這裡面,英雄互娛減值12.51億,東陽美拉減值3.6億。
實際上,東陽浩瀚也發生了巨額商譽減值,只是這7.49億商譽,被華誼兄弟以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為由,通過巧妙的賬務處理,將其轉出了合並報表。
18年和19年,華誼兄弟累計虧損金額超過50億,而華誼兄弟2009年上市以來,到2017年為止,這9年的累計歸母凈利潤是48.55億,也就是說,華誼兄弟上市11年,還倒虧了近2個億。
巨額虧損的同時,華誼兄弟的資金鏈開始變得極為緊張。
單位:人民幣億元
▲數據來源:iFind,虎視財研整理制圖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2016年之後,華誼兄弟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開始急劇下降,而一年內到期的借款金額迅速上升,截止到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賬面上的貨幣資金僅剩下2.68億元,而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借款高達27.42億,現金短貸比不足10%,資金鏈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
2020年4月28日晚,資金短缺的華誼兄弟再次宣布融資,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4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目前的華誼兄弟就像是在搶救室裏的重症,能否成功輸血,攸關性命。
而在這次擬參與定增的機構名單裏,最耀眼的無疑是阿里和騰訊,15年的定增大幅被套之後,這哥倆又攜手抄底來了。
二、東陽美拉業績之謎
除了華誼兄弟緊張的資金鏈,我們還要來嘮嘮東陽美拉的業績。
東陽美拉這個並購案非常簡單,10.5億對應70%的股份,估值是15億,作為一家空殼公司,東陽美拉沒有價值,這15億,是給導演馮小剛的估值。
作為對賭,馮小剛(陸國強持股比例極低,忽略不計,下同)給出的業績承諾是,東陽美拉16年稅後凈利潤不低於人民幣1億,2017年至2020年,每個年度的業績目標為在上一年度承諾的凈利潤目標基礎上增長15%。
虎哥給它計算了一下,2016年至2020年的業績承諾是:凈利潤分別不低於1億、1.15億、1.32億、1.52億、1.75億,累計金額6.74億。
根據華誼兄弟2016年至2019年的財報,東陽美拉這四年的實際業績如下: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財報,虎視財研整理
在這四年裏,其中16年和18年實際完成的凈利潤大幅低於承諾業績,而17年和19年都略高於承諾業績。
不過虎哥通過研究,發現東陽美拉19年的業績極為蹊蹺!
為啥這麽說呢?
從歷年業績來看,東陽美拉19年的業績是最好的,當年實現營收2.7億,凈利潤1.64億,在華誼兄弟所有的子公司中也是鶴立雞群。
問題是,東陽美拉19年上映過什麼賣座的電影嗎?
馮小剛最近兩年拍過什麼火爆的電影嗎?
如果沒有,東陽美拉19年這2.7億收入和1.6億凈利潤是怎麽來的?
帶著這些疑問,虎哥去查閱了東陽美拉16年以來出品的主要影片。
16年至19年,跟東陽美拉和馮小剛有關的影片主要有三部,分別是《我不是潘金蓮》、《芳華》、《只有蕓知道》,票房分別是4.83億、14.23億、1.56億。
《我不是潘金蓮》的主投方是華誼兄弟,東陽美拉是否投資不詳,但導演是馮小剛。
這部片子16年11月上映,票房不到5億,這個票房不高,所以我們看到東陽美拉16年業績完成率僅55%。
《芳華》是近幾年馮小剛最成功的片子,這部片子2017年12月上映,票房非常不錯,高達14.23億,其貢獻的收入在華誼兄弟收入前五名的影視作品中排名第一。
即使《芳華》這部片子票房如此高,東陽美拉當年也僅勉強實現業績承諾。
當年它的營收是2.3億,凈利潤1.17億,業績完成率為101.74%。
2018年,東陽美拉和馮小剛的重頭戲是《手機2》,而就是因為這部片子引發了軒然大波,納稅問題一時鬧得沸沸揚揚,這事兒大家都清楚,這裡不啰嗦。
總之,馮導在2018年沒有上映片子,東陽美拉當年的業績完成率也不到50%。
2019年,馮小剛導演的《只有蕓知道》於12月20日上映,票房僅1.56億。
這部片子的第一出品方是阿里影業,所以阿里應該是主投,東陽美拉、英皇影業、華誼兄弟三家公司參投。
首先從票房來看,1.56億的票房可以說是慘不忍睹,這樣的片子別說賺錢,能不能回本還很難說。
按電影票房分成慣例,刨去電影專項基金、稅金和院線方分成,制片方能拿到票房的50%基本是極限了,1.56億票房四家制片方最多分成8000萬。
8000萬四家公司分,其中阿里影業又是主投方,那麽分到東陽美拉頭上的收入不可能超過8000萬。
除了《只有蕓知道》外,東陽美拉還投資了其他影視劇嗎?
經虎哥查閱,發現當期收入前5名的影視作品中,位居第二的《火王》貌似跟東陽美拉有關。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
《火王》是一部網劇,網傳東陽美拉是投資方之一,而主投方是湖南快樂陽光互動娛樂傳媒有限公司。
這部片子東陽美拉投資比例不詳,具體收入也不詳,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它當期貢獻的營收不及《只有蕓知道》。
所以我們最樂觀的估計,《只有蕓知道》和《火王》為東陽美拉貢獻的營收不會超過1.6億,這跟東陽美拉當年2.7億的收入有巨大的差距。
這兩部片子,《只有蕓知道》票房慘淡,而拍攝地點是紐西蘭,拍攝成本不會太低,所以這部片子有沒有賺都很難說。
而《火王》這部片子出品時間是2017年,2018年11月上映,所以這部片子的收入計入2019年本身就是一件很詭異的事情,有調節收入的嫌疑。
另據媒體報導,湖南衛視購買《火王》價格為400萬/集,愛奇藝方面則以600萬/集拿下網播版權,該片分為上下兩部共61集,所以片酬為6.1億,媒體報導這部片子的制片成本高達3億,所以如果有50%的毛利率就算非常不錯了。
東陽美拉分到的片酬不會超過8000萬,所以凈利潤撐死了也就8000萬。
除了這兩部片子外,我們沒查閱到東陽美拉在2019年有其他知名影片上映。
當然,東陽美拉號稱旗下還有藝人經紀業務,但是虎哥在網上查了一通,這家公司名下除了馮導是個腕之外,沒查到旗下有啥藝人。
所以即使有藝人經紀業務,規模也非常小。
自2018年「納稅風波」之後,馮導就很少出來活動,好不容易拍了一部《只有蕓知道》,可惜票房實在慘淡,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東陽美拉19年的業績相當靚麗,且找不到合理的支撐邏輯。
綜合以上論述,虎哥認為東陽美拉19年這2.7億收入和1.64億凈利潤來得太詭異,我們對其真實性持嚴重懷疑態度。
結語
華誼兄弟曾經是中國影視圈的一面旗幟,遙想上市之初,星光熠熠雄姿勃發。
後來賺了點錢也融了點錢,開始各種撒幣,充當名導和明星的印鈔機,轉眼就落得山窮水盡。
應了那句老話:投資有風險,撒幣需謹慎。
前不久,據多家媒體報導,為拯救公司資金危機,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以2.2億港元出售其持有的香港中半山富匯豪庭。
2019年,王中軍也被頻頻爆出賣字畫救公司的消息。
他甚至坦言:
「為了公司的安全性,我什麼都可以賣掉。」
只是王老板在說這話的時候,少了幾分當初一擲千金的豪氣,多了幾分蒼涼和悲愴。
天道輪回,命運沉浮,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