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湖北某私立學校向家長收學費引起爭議。
一派主張沒開學當然不能收費。
一派認為私立學校本來就靠學費生存,而且雖沒到校上課但有開網課。
當地教育局回應爭議表示,校方是按照國家規定處理的。
以下是新聞影片:
來源:新京報評論
微信id:xjb-pl
作者:柯為
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湖北孝感安陸市外國語學校「未開學向學生收取3200元學費」,引發家長質疑。
家長張女士稱,學校今年一直未開學,4月9日至5月31日,學校組織了老師給學生上網課,隨後到學生家裏上門收取學費。她質疑學校沒開學卻收取學費不合理。
安陸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對此回應稱,「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的」。
乍聽起來,「沒開學卻收學費」純屬亂收費,可都知道,幾個月來,由於受疫情影響,各地中小學實行「停課不停學」的網絡教學。沒開學不等於教學中止,畢竟網課也是「課」。
拿涉事學校安陸市外國語學校來說,該校屬於私立學校。老師積極開展網課備課、教學,也付出了時間和精力,學校也要正常支付老師的工資,這點不該被忽略。
問題關鍵,或許更在於費用該怎麽收:如果可以收,是按照正常的開學狀態那樣收費,還是按課時收取;是應該全額收取,還是比對上網課與線下上課的效果按比例收取……這些宜有相對明晰的標準。
可以看到,在網上,「網課期間孩子應不應該交全額學費」之類的問題有不少。
在這方面,雖然4月10日,教育部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預警,對學費(保教費)、住宿費不得跨學年或學期預收,未開學或未開課不得提前收取學費(保教費)等作了規定,但對網課收費問題尚未涉及。
在此之前,很多學校都就學生住宿費問題進行了退費之類的舉措。
住宿費尚可視有無住宿情況而定,網課學費標準問題則更為復雜——之前的學費主要是根據線下教學模式擬定的,如今線下變線上,課程時長與每日課時可能都有調整。
正因學校網課沒有統一收費標準,疫情期間上網課該不該收學費、怎麽收,各地學校采取了很多自選動作,有的學校照常收取,有的學校和家長協商,退回沒有使用的學費,同時也向上網課的老師支付一定費用作為報償。
不管哪種收費方式,和家長達成一致顯然應是基本共識。在此事上,無論是家長認為不開學不該給學費,還是涉事學校網課上到一半上門收費、將質疑者移出群聊、告知家長「不交學費,可自願退學退費」,都缺了些溝通的理性。
在此事件上,各方理應意識到,疫情期間上網課收取學費不是不可以,關鍵在於,要有明確的收費標準與規範。
圍繞收費標準問題,學校與家長之間構建充分有效的溝通機制,收費過程要公開、透明,經得起社會監督。
接下來,針對疫情期間上網課是否收費、該以什麼標準收,希望盡快有明確的說法,讓家長、學校、老師各方都覺得公平,都感到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