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守捉使
微信id:dtszs2020
作者:大唐守捉使
1、
1980年,經過7個小時的手術,17歲的李連杰終於從手術室回到了病房。
雖然手術十分成功,但醫生告訴他,十字韌帶斷裂恐怕要讓他告別武術界了。
此時的李連杰正是中國武術界冉冉升起的超級新星,就在前一年的全運會,他一人包攬了五枚金牌。
養傷兩個月後,李連杰得到了一張三級殘疾證,有了這個證,以後還能每個月領點補貼,但是再也不能參加武術比賽了。
李連杰想哭也想笑,正在拍攝《少林寺》的他已經有了新的想法。
作為男一號,他的片酬是在基礎工資上每天加一塊錢的補助,但合作的香港演員,哪怕是裝死屍跑龍套的,一天也能拿五十塊。
身在體制的他心裡非常不平衡,開始萌生去香港影視圈發展的想法。
而這次重傷,給了他走進新天地的機會。
1982年,《少林寺》先後在內地和香港上映,迅速取得了1600萬港元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最火的電影。
一朝成名天下知的李連杰就此離開武術隊南下,揮別了從小長大的北京,和帶領自己走上武術之路的什剎海體育學校。
此時的他並不知道,國家體育總局的新政策正在什剎海體育學校生根發芽。
在這裡走出的門人子弟,將上演新的武林故事。
2、
就在李連杰手術的前一年,徐曉冬出生在北京。
在同一時間,國家也在大力發展散打運動。
在改革之後,走出國門的武術表演贏得了很多國家的掌聲。
國家體委趁熱打鐵,在北京體院和武漢體院開始了試點散手運動(即後來的散打),希望在傳統武術的基礎上研究出一套適合現代搏擊的打法。
什剎海體校的摔跤教練梅惠志和李寶如,以及拳擊教練王守信,成為這一計劃的負責人。
此時的中國國門漸開,在幾乎全方位落後於西方國家的局面下,博大精深的本土武術成為人們寄以希望的遮羞布。
政策一出,眾多民間高手紛紛前往什剎海體校,打算一展身手,為國術揚名。
但結果卻一言難盡。
在兩年的時間裡,上百位民間武術家打著太極、八卦、大成的旗子上台,但紛紛被淘汰出局。
到了半決賽,已經成了體校散打選手的「內戰」,所有比賽的冠軍全部被散打選手拿下。
民間拳手面對散打基本沒有任何對抗性,一位八卦掌選手,上台之後就照著套路轉圈子,結果兩腳被踢出了場。
1987年,梅惠志帶隊到武當山參加全國武術擂台賽。
民間方士齊聚,有的人打扮成武松的模樣,有的人一身和尚道士的裝扮,還有人在比賽前「表演才藝」,一掌將木板中的鐵釘拍了出來。
儘管架勢唬人,但傳統武術的戰績仍然糟糕,將鐵釘拍出來那位僅挨了一腳就認輸告退。
為此,梅惠志多次叮囑學生不能踢頭,因為很多傳武練習者缺乏對抗,容易被踢成休克。
如果說80年代的傳統武術還嘗試與現代搏擊分庭抗禮,並在實戰中占得一席之地的話,90年代的傳統武術已經放下了實戰的雄心,重新走回表演的道路。
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17歲的徐曉冬來到了什剎海體校,成為了李連杰的師弟,不過他選擇的方向是業余散打。
求學時的徐曉冬給梅惠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倒不是因為賽場上的表現,而是他飛揚跋扈的性格。
根據回憶,年紀輕輕的徐曉冬為人非常張狂,每次打贏別人之後,都手舞足蹈,特別喜歡出風頭。
但他成績不錯,每次比賽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是棵練武的好苗子。
3、
1998年,臨近畢業的徐曉冬因為年齡偏大的緣故已經不可能走上職業道路,於是體校給了他一個職高肄業的文憑,讓他到社會上自謀出路。
文化水平不高的他因為有散打的底子,開始在各個拳館教拳。
兩年之後,李連杰出演了《致命羅密歐》,第一次在好萊塢電影裏擔綱主演。
而在北京教拳的徐曉冬則收到了一張朋友在國外寄過來的VCD,裡面是美國MMA比賽。
同強調「點到為止」的中國武術和有諸多規則限制的拳擊散打不一樣,MMA是綜合格斗,簡單說,選手可以用任何搏擊方式參加比賽,拳打腳踹甚至柔術都沒問題。
而裁判主要就是圍觀,除非有一方主動認輸或者出現重傷,否則就不會叫停比賽。
在MMA還沒有引入國內的情況下,這種開放式的比賽一下吸引住了熱血方剛的徐曉冬。
如獲至寶的他找來打拳的朋友一起研究,一群人圍著電視,把每個動作一幀一幀地琢磨,直到研究明白,才進入下一個動作。
也是在這一年,14歲的劉星君來到德州體校,圓了自己的功夫夢。
4、
出生於德州農村的劉星君打小看著電視上的黃飛鴻和方世玉長大,加上父親特別愛看武俠小說,所以他從小就有一個「俠客夢」。
父親常常摸著他的頭,告訴他:等你長大了,就遍尋深山古剎,找到世外高人,把你送去當徒弟,學得一身武藝。
本來這隻是哄哄孩子的玩笑,但小小年紀的劉星君卻當了真。
他的姐姐是德州體校柔道隊的隊員,每次放假回家,劉星君就找姐姐練習。
在自家院子裏一次次被摔倒的過程中,劉星君完成了自己的武術「啟蒙」。
14歲這年,父母經不住劉星君的軟磨硬泡,將他送到了德州體校。
但在體校沒待多久,劉星君就感覺自己不適應體校的訓練模式。
在他的世界裡,這種中規中矩的方式不夠「武俠」,他想要的是遊歷四方,尋得高人和秘籍,練出一身好武藝。
也是在這一年,剛剛奪得德州市柔道冠軍的姐姐就托人將劉星君推薦到了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
天下武功出少林,雖然距離李連杰的《少林寺》已經過去了20年,但少林寺這座千年古剎香火從來沒斷,執天下武林牛耳的形象更是吸引了大批武術愛好者。
劉星君不怕吃苦,在練了三年硬功之後,師父就讓他下山開闊視野。
此後的他一邊打工,一邊學功夫。
在河北滄州,因為沒錢住店,只能睡網吧,甚至露宿街頭。
在工地搬磚的時候還因為幾天水米沒打牙暈倒,而被送到醫院。
在一次打工中,一位聲稱精通玄學的工友告訴劉星君,他的名字會阻礙他在武術道路上揚名立萬。
根據劉星君的生辰八字,他給起了一個新的名字—劉一龍。
也許是名字的作用,當劉一龍再一次因為沒錢吃飯暈倒在火車站時,一群街頭賣藝的和尚救醒了他,並帶著他一起走街串巷。
5、
在劉一龍滿世界遊蕩的時候,徐曉冬已經邁向了MMA。
在精心研究了VCD三年之後,在2003年,通過朋友的聯繫,24歲的徐曉冬進行了人生中第一場MMA的正式對決。
對手是在中國開了五年巴西柔術館的美籍華人安帝,這場比賽後來還被央視體育頻道進行了轉播。
在比賽中,徐曉冬一腳踢斷了安帝的肋骨,不過擅長巴西柔術的安帝最終力挽狂瀾,用十字固逆轉擊敗了徐曉冬。
此後的徐曉冬,開始宣稱自己是中國MMA第一人,雖然不少人覺得他是在往自己臉上貼金,但徐曉冬對MMA的狂熱確實將這項運動拉進了國人的視野。
比賽後不久,徐曉冬又聯繫上了一檔新的電視節目—河南衛視的《武林風》,他想登上「百姓擂台」,代表MMA迎戰傳統武術練習者,口無遮攔的他聲稱要30秒內擊敗對手。
據他的對手李紫鳴透露,本來節目組安排徐曉冬取勝。
但在比賽開始之後,徐曉冬舉手不留情,招招下死手。
被激怒的李紫鳴於是不顧節目組的安排,全力反擊,最終贏得了比賽。
灰頭土臉的徐曉冬拿著節目組報銷的差旅費和幾百塊報酬,離開了《武林風》。
這款格斗類節目傷了徐曉冬的心,卻成了劉一龍的福地。
2006年,在廣州漂泊的劉一龍在武館目睹一位以色列人暴打中國拳手,現場有人開出八百塊的高價,希望有人能挺身而出,教訓一下這個以色列人。
看著這半個月的工資,劉一龍應聲而上,只幾個回合就靠著一記鞭腿,踢翻了以色列拳手,技驚四座。
在此後武館舉行的幾場比賽裏,劉一龍連戰連捷,逐漸引起了黃念怡的注意。
作為廣州詠春拳兩支之一的掌門人,黃念怡將天賦不俗的劉一龍招致麾下,擔任助教。
在這裡,劉一龍開始將詠春與少林武術結合,並運用到實戰當中。
不久,在佛山舉辦的國際詠春拳黏手擂台賽,他連勝五場,最終奪得了75公斤級比賽的冠軍。
在一年後,天高任鳥飛的劉一龍來到了《武林風》。
6、
此時中國電視剛剛經歷了選秀節目的爆紅,《武林風》也借著這股東風在全國進行海選。
節目組開出了誘人的獎勵:比賽勝一場三千元,輸了也有一千元,如果打進年終總決賽,還會獲得三萬塊的獎金。
在劉一龍報名後,節目組對他少林寺俗家弟子的身份很感興趣,於是幹脆在介紹中拿掉了他的姓,只稱「一龍」。
出身少林,光頭冷峻,一龍「少林武僧」的名號一躍而出。
在這裡,拳館教練劉一龍迅速翻篇,武僧一龍正式出道。
2010年5月,23歲的一龍對陣美國MMA選手大衛-海耶斯,在不久前海耶斯剛剛擊敗另一位知名選手王知亮。
比賽未打先火,海耶斯在採訪時表示:「我會像打王知亮那樣打得一龍抱頭鼠竄。」
不僅如此,他還送給一龍一條拐杖,意思很明顯:老子要打斷你的一條腿。
一龍也不甘示弱,送給他一本《本草綱目》,讓他照著書養傷。
不過比賽很快呈現出一邊倒的趨勢,靈活迅捷的一龍頻頻用高鞭腿攻擊對手,而笨拙的海耶斯則就像主持人說的「變成了一個靶子」。
比賽的第三回合剛剛進行到一半,海耶斯宣布認輸。
一龍將拐杖扔給了他,主持人大聲疾呼「只有一龍的比賽能讓我們有這樣的情緒」。
但很快就有人質疑這場比賽的真實性,按照常理來說,格斗比賽的體重差距會對結果產生巨大影響,肉山一樣的海耶斯是一龍的2.5倍重。即使一龍再能打,也不會如此輕鬆。
在節目視頻的評論區,不少人調侃這是一場「表演賽」,不過這種質疑很快就被淹沒在「中華武術博大精深」的聲音裏了。
就如90年代中國足球「工體不敗」的神話一樣,此後的一龍在比賽中幾乎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日本的空手道大師、泰國拳王、俄羅斯大力士、原美國海豹突擊隊隊員,這些唬人的名頭都敗給了一龍。
一龍成了中國武術的代言人。
名聲來了,錢自然也不在話下。
在2010年,一龍的出場費已經到達了十萬,飲料、化肥、防盜門這些產品代言更是源源不斷。
不過就在年底,一龍在美國對陣鳳凰城特警隊隊長,前海軍陸戰隊隊員格羅特時意外失利,這成了他成名後的第一個重大打擊。
據說在賽後,一龍將自己反鎖在賓館裏整整一天,滴水未進。
此後的一龍失蹤了幾個月,重返擂台的他比以前更猛,挫敗各路高手。
在四年之後,一龍在《武林風》全球功夫盛典上終於擊敗了格羅特,一雪前恥。
苦練—成名—受挫—發奮—雪恥,加上外國拳手,一龍的比賽好像按著《葉問》的劇本拍了一遍又一遍。
7、
就在一龍拳打歐羅巴,腳踢美利堅的時候,徐曉冬依然只是圈內的一只小白。
2013年,34歲的徐曉冬以高於市場價的200萬元買下了北京的必圖拳館,準備大幹一番事業。
但買下拳館沒多久,性格張揚的徐曉冬就氣走了不少教練。
愛出風頭的他看見有電視拍攝和廣告的機會,就攬到自己身上,其他教練想露個臉都難。
作為中國MMA的「第一人」,眼看著這項小眾運動即將走入日常,瞅準機會的他想通過線下比賽的方式分一杯羹,而提高知名度的最好方式就是走入網絡這片藍海。
在2015年,徐曉冬進軍網絡直播,個性張揚的他辦起了「冬哥辣評」這檔節目。
從一開始的個人脫口秀,到後來的嘉賓對談,勁爆出位、滿嘴臟話的風格使他很快火了起來。
在他的節目裏,提問嘉賓從來不回避敏感問題,比賽是不是節目組安排?
裁判是不是黑哨?
猛料迭出。
按趙本山小品的話說,這是往祖墳上刨。
這種自帶戲劇衝突的性格成就了「冬哥辣評」,但口無遮攔的他很快和雷公太極的掌門人雷雷結怨。
現代搏擊與傳統武術孰強孰弱始終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徐曉冬曾經的老師梅惠志就因為質疑傳武的實戰能力而被愛好者圍攻,以至於後來對此諱莫如深,言辭十分謹慎。
而徐曉冬與雷雷的比武號稱「要為傳統武術打假」,確實是故意往槍口上撞。
在比武之前,提供比賽場地的馬郁惟提醒徐曉冬要注意三點:不能把矛頭對準整個傳統武術;見好就收;不能否認傳武的合理之處。
但顯然,忘乎所以的徐曉冬早就把這三點拋之腦後。
2017年4月27日,徐曉冬在不到20秒的時間裡暴打太極雷雷,一時間霸占微博熱搜。
意氣風發的他在接受採訪時咧開大嘴,一點也不謙虛:「傳統武術都是假的」「見一個打一個」,儼然一副打假斗士的面貌
摟不住火的徐曉冬把矛頭也指向了一龍,聲稱一龍擊敗的各國高手,根本就不是搏擊從業者,所謂的拳王只不過是在華留學生而已。
8、
但揚言要踏平中原武林的徐曉冬只得意了一個禮拜,中國武協發很快便發布聲明,表示徐曉冬與雷雷的比武屬於「約架」,而且「有違武德」。
緊接著,什剎海體校將徐曉冬除名;師兄李連杰和「國民爸爸」馬雲也公開聲援太極拳。
一下從「打假英雄」變成「江湖棄兒」的徐曉冬在直播中忍不住失聲痛哭:「我師父是練八卦掌的,我也是傳統武術的孩子,我提了一點意見你們就要殺了我嗎?」
但元氣大傷的不只有他,中國傳統武術的面紗也開始被慢慢揭開。
雷雷地面太滑和為顧及徐曉冬性命而沒使內功的說法更像是「此地無銀」,很快成了互聯網的笑柄。
而嘗到了甜頭的搏擊選手們,開始向各大山門下戰帖,打著詠春、太極名號的傳人們在約戰中紛紛慘敗而回。
有人戲言:傳統武術大師的比武現場變成了大型挨揍現場。
而被徐曉冬挑釁過的一龍則始終沉默,繼續在《武林風》上大殺四方。
互聯網的記憶只有七秒,層層湧出的熱點很快蓋過了這幫習武之人的恩怨。
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的徐曉冬開始在社交網絡上隱身,而走在康莊大道上的一龍也在光環和質疑中前行。
直到今年5月份,直播中的一龍突然點名要會斗徐曉冬,並強調「有本事就來鄭州,別裝孫子」。
不怕事的徐曉冬松了松筋骨,應聲赴約,並在一龍的樓下全景直播。
但兩個小時後,一龍沒來,警察來了。
至於誰報的警,雙方各執一詞,現在也成了掰扯不清的羅生門。
時間撥回到1994年,在香港已經闖出一片天的李連杰剛剛上映了《精武英雄》這部電影,裡面的配角船越文夫說了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
「練武的目標是要將人的體能推到最高極限,如果你想達到這種境界,就必須了解宇宙蒼生。」
這一年,徐曉冬剛剛15歲,而一龍不過7歲。
看完電影熱血沸騰的他們也許想不到,自己在日後也會成為江湖中人。
但武林是什麼呢?
是爭勝還是遊俠,是張三豐還是掃地僧,是真還是假?
當局者迷,局外人疑,熱鬧過後只有一地雞毛。
人來人往,逐來逐去,為的只是名和利,也許這才是真正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