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參議院通過監管法案《外國公司問責法案》,如何影響中國企業?

美國參議院通過監管法案,中國企業將夢碎華爾街?

本文來源:虎嗅APP

微信id:huxiu_com

作者:竺晶瑩

據路透社消息稱,美國參議院於5月20日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恐阻止中國企業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

若不遵守美國的透明化審查標準,中國企業可能被迫放棄在美國發行股票或募集資金。

這項法案由共和黨參議員John Kennedy與民主黨參議員Chris Van Hollen聯合發起,目前在參議院獲得一致通過。

然而,這一法案若要最終成為法律被頒布,則還需通過兩道關卡——在眾議院得到超過半數的讚同票,並由特朗普總統簽署。

美國參議院來勢洶洶,中概股應聲下跌。

消息發布後,在美國上市的中資企業股票小幅跌落,百度、愛奇藝、阿里巴巴跌幅介於0.2%-5.4%之間。

但是,該法案的核心論點是什麼?

是否真的會勸退中概股在美國上市?

中美關係日益緊張之際,美國近日層出不窮的舉措或令華爾街的中國企業應接不暇,而他們又會選擇如何突圍呢?

監管法案意在中概股

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規定,如果一家公司連續三年未達到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簡稱PCAOB)的審計要求,那麼該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將被禁止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交易。

這項法案同時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它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控股。

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 (PCAOB)是一家非營利性機構,隸屬於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簡稱SEC),負責監督所有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工作,旨在為投資者提供真實有效的獨立審查報告。

這項法案的初衷在於保護美國股民的權益,保證他們免於在股票市場被欺詐。Chris Van Hollen在參議院推廣自己的議案時陳詞如下:

「當我們正在經歷由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與動蕩之時,保護主流投資者的任務顯得尤為重要。長期而來,中國企業通過忽視美國報告標準以誤導我們的投資者。所有上市公司都應該適用於同樣的準則,這項法案將營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給予投資者所需的透明度以作出理性決策。」

雖然法案本身適用於所有在美國上市募資的外國公司,但John Kennedy毫不諱言,這項法案尤其是針對中國而設立。

他在推特上表示,「我們不能讓外國企業對於美國退休基金的威脅植根於證券交易所之中。」

此外,為了讓自己的提案獲得更多的票數,他在參議院陳詞如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長期致力於保護美國股民免於被美國公司欺詐。但荒謬的是,我們竟然給予中國公司可乘之機來利用這些將退休金和助學貸款投入股市的美國公民,只因我們沒有堅持審查他們的帳務。」

中美博弈下的證券戰場

這項法案爭議的核心在於,中國不願意讓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對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記錄做例行檢查。

John Kennedy指出,這對於美國股民意味著巨大的風險,因為2011年近乎11%的證券集體訴訟案指控中資企業在金融文件中歪曲事實。

美國的疑慮並非空穴來風,中概股的造假問題確實成謎。

據Fortune報導,4月2日,瑞幸咖啡承認其COO劉劍及下屬參與財務造假,虛增交易22億元;

4月7日,一份來自Wolfpack Research的研究報告指控愛奇藝虛增80-130億業績,導致愛奇藝股價開盤跳水一度跌逾12%;

4月7日到4月14日,在線教育企業跟誰學兩度遭做空質疑,創始人陳向東回應稱「一派胡言,清者自清,」 並公開了公司2019年財報,然而股價的跌幅依然超過15%。

盡管中國上市公司在財務問題上混沌不明,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提出離不開中美緊張局勢的再度升級。

中美貿易戰加上新冠疫情的衝擊,中美關係近日來降至冰點,而美國對於中國科技公司的不信任,已繼續延燒至證券交易所。

4月2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Jay Clayton曾接受Fox Business Network採訪時稱,中國公司可能在信息披露上有所保留,因此投資者近期在調整倉位時,不要將資金投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

這表示美國對於中概股的疑慮日益加深,尤其是在瑞幸咖啡爆雷以後。

美國對於中概股長期不信任,以瑞幸咖啡財務造假為導火索,一系列針對中概股的制裁接踵而來。

上周,白宮指示負責監管數十億聯邦退休儲蓄的機構停止投資中國企業的計劃。

美國勞工部長Eugene Scalia警告說,當時的這項計劃將把「數十億美元的退休儲蓄投入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高風險公司。」

倫敦或將替代紐約?

按照美國的立法程序,《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目前只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真正落地仍需其他程序。

下一步它將在眾議院進行表決,只有獲得半數以上的支持,該法案才會被送交到白宮。

當特朗普總統簽字後,該法案才會正式成為美國法律。

若該法案被正式立法,未來所有在美國公開發行股票的公司都需要接受來自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查。

前特朗普政府貿易顧問Clete Willems支持這項立法,他在接受CNBC採訪時表示:「希望這是對中國企業的一個警鐘,使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區遵守一致的規則,並推動其公司的審計透明化。「

中美貿易理事會政府關係總監Anna Ashton表示,要求中國在美上市企業遵守同其他公司一致的透明化準則看似合理,但是這將使中國企業違反國家保密法則,中美兩項法律將會處於矛盾之中。

「為了遵守美國的這項法案,中國企業無可避免地將會打破其政府所制定的國家保密法則。」

美國的立法尚在醞釀之中,法律的落地執行仍需時間。

但是,在中美對峙日益緊張的大局之下,美國已顯現太多的跡象將針對中概股出臺相關法令。

中概股在下一步將何去何從?

倫敦證券交易所似乎是中國企業在美國持續「圍堵」之下的選擇,目前僅有很小一部分企業在倫敦交易所上市,卻共有196家中國企業在納斯達克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包括大部分知名的科技巨頭,如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正在推動國內企業赴倫敦上市。

曾被暫時擱置的「滬倫通」計劃正在復甦之中,中國將核準部分上市公司,以全球存托憑證(GDR)的方式通過倫交所與上交所的合作關係,在倫敦掛牌上市。

路透社最新消息表示,在中美關係的緊張局勢下,百度將考慮撤出納斯達克,而選擇回到離中國更近的交易所。

不過,百度向新浪科技回應:(退市)相關說法系謠言。

閱讀原文

中國財經博主老蠻:恆大的死法到底會是哪一種?

xxx

汽車廠商想請吳亦凡代言,展現品牌精神:「重新做人的機會」;營銷團隊被全員開除

xxx

重磅!美國證監會暫停受理中國企業赴美IPO

xxx

半年暴增370個新品牌,「檸檬茶」正在中國走紅

xxx

滴滴在美國上市了,市值近700億美元,創始人身家是其他互聯網大佬的零頭

xxx

中國最大出行巨頭滴滴終於要IPO了,去年1300萬司機賺了人民幣1174億元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