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停車難,成為當下中國車主們的痛點。
停車資源的分配不足,導致了“有車無位”。
而在車位不足的同時,城市的停車場平均車位利用率僅為30%,造成了公共資源的浪費。
此外,民眾合法停車意識弱,停車管理系統不規範,都大大降低了民眾的出行效率。
本文來源:網易新聞編輯:王絮穎
▲“車停哪兒?”已成為有車一族除了堵車之外的另一個魔咒。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底,中國的汽車保有量1.54億輛,其中私人小汽車1.05億輛。初步測算,汽車保有量年淨增約1900萬輛。圖為2015年10月22日,陝西西安,某小區門口廣場地面上並沒有畫停車位,但上面停放了近百輛轎車。
▲目前,中國大城市汽車與停車位的平均比例約為1:0.8,中小城市約為1:0.5,而發達國家約為1:1.3。圖為2016年6月22日,西安市梨園路西段南側大興金街,很多車輛停放在路上,佔據了機動車道。
▲正規停車場的缺乏,導致了其他公共空間被佔用。圖為2015年3月18日,江西省上饒市,小學籃球場停10輛該校教職員工的私家車。球場成了停車場。
▲2016年7月31日,東北長春市,有人直接用油漆噴塗在了路邊的綠化帶上,汽車直接停在了上面。
▲其中,商業街區、醫院和老舊小區是最難停車的地方,“見縫插針”成為駕駛技能必備。圖為2012年3月4日,山東濟南文化西路,一位攤主將四把座椅整齊的擺放在馬路旁。據了解,此處距離醫院較近,停靠車位十分緊張,攤主為了防止車輛停靠到攤位前影響自己的生意,而做出此舉。
▲此外,由於停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民眾合法停車意識的不足,“亂停車”也是中國特色之一,加大了車輛被貼條、被盜、被蹭的風險。圖為2013年7月15日,福建泉州,一輛私家車因亂停車,被貼了29張寫有“嚴禁在此停車違者必究”的紙條。
▲中國車主普遍缺乏“停車入位、停車收費”的理念。圖為2005年10月14日,四川遂寧,一輛在街頭人行道亂停亂放的汽車左前輪胎被一個黃色的鎖胎器牢牢鎖住。據悉,為整治車輛在街頭亂停亂放這一頑症,當地執法局投入3萬餘元購進30台鎖胎器用於街頭執法使用。
▲2016年8月,住建部於起草了《城市管理執法辦法(徵求意見稿)》,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明確了城管執法的行政處罰權範圍涉及六個方面,其中包括“在城市道路上違法停放機動車輛的行政處罰權”。圖為2005年3月8日,鄭州市大同路,司機李某因停車位置是否違章和交巡警發生爭執。
▲2012年9月25日中午,西安市北大街路東的人行橫道上畫滿了禁止停車的黃色標識。新畫的禁停線、之前褪色的禁停線、以及原來的停車位交織在一起,看得人眼花撩亂。
▲2015年6月11日,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一處路面設置了70多條路樁,防止亂停車。
▲2015年1月20日,長春,瘋狂搶車位大戰上演,街邊商舖很無奈,搜羅各種神器、各種狠詞兒,為的就是不讓停車。
▲2015年1月1日,鄭州中州大道與興榮街交叉口東放置了一塊警示牌,上邊寫到:車停此處必出事故。而此處並非拐彎之處地面也非坑洼不平。據悉,這是保安對在此停車的車主的警告。
▲正規車位的緊缺引發了民眾的“圈地”大戰,各地都上演了搶位奇招比拼。不只是地鎖,板凳、花盆等一切能用來佔位的物品,都被派上了用場。但是,公共停車位被公然“霸占”,導致原本就不寬的路面變得更加擁堵。圖為2014年11月25日,山東青島,一家商戶在門前擺上鳥籠搶占停車位。
▲2013年6月13日,天津某小區上演現實版的“搶車位”遊戲,小區里處處能見到各式各樣的地鎖。
▲2015年12月22日,長沙,揚帆小區,不少公共停車位被寫上了私家車牌號並且伴有威脅話語。
▲樓盤是否配置車位,成為購房者的剛需,考慮因素包括樓盤停車場建設、車位數量、車位比、租售情況等。為此,不少開發商用車位作誘餌,吸引購房者。圖為2006年2月25日,南京一家房地產開發商銷售商品房贈送車庫的廣告吸引消費者。
▲2015年3月22日消息,陝西西安,某小區物業舉辦地面停車位抽號活動,以此來決定停車權。抽號會正式開始後,遭到了業主反對,最終不得不暫時取消此次抓鬮活動。
▲近年來,購買車位也成為大城市的新型投資方式。據悉北京車位的平均報價,幾乎達到了一輛中高檔汽車的售價。圖為2012年9月1日,北京朝陽區,某小區物業投放的703個地上車位被一搶而空,但仍有部分業主空手而歸。物業稱小區車位配置符合規定,由於地上車位性價比較高,所以業主出現爭搶。
▲車位買賣市場迅速升溫,一時間“亂象”叢生。圖為2012年4月19日,北京,一男子在朝陽門街頭出售附近大廈停車位使用權。該男子說附近停車費較貴而且“一位難求”,自己和朋友有多餘車位願意“平價出售”。
▲同時,和車位購買有關的糾紛增多,“不買車位不交房”的事件時常發生。圖為2016年8月22日,山東濱州,惠民縣一小區因“沒有買車位及車庫的業主今後不能駛入小區”引發業主不滿,多名被堵在門外的小區業主聚集在物業門口討要說法。
▲車位市場的火爆,導致許多路邊停車位或公共道路成為賺錢工具,甚至小區內部的車位都遭到利用。但《物權法》規定,小區內的地上車位應為小區內所有業主共同所有,不允許單獨銷售和租賃,即使物業將車位規劃好賣給業主,車位的收益也應視為全體業主所有。圖為2014年11月23日,廣東東莞,虎門高鐵站,附近私家車位打出“有車位一分鐘50元”字樣。方光明/視覺中國/南方都市報
▲近年來,被稱為“李鬼”停車場的非法經營停車場在各地湧現,由非法經營人員收取高昂停車費。圖為2015年8月13日,北京,城管執法隊將一處非法停車場的牌子撤掉。
▲2015年12月9日,山東濟南,濟南市市中區停車管理有限公司展示正規停車收費發票與正規停車收費服裝。停車收費人員帽子帶著p的標誌,肩章帶p字樣,胸前有收費編號與市中區停車標誌,脖子帶有工作標誌。
▲據統計,目前中國國內停車場的平均車位利用率僅為30%,越大型的停車場利用率則越低。圖為2010年4月9日,北京劃定13個重點區域停車費上調,其中,佔道停車實行累進加價政策,即第一小時人民幣10元,第二小時起15元/小時。費用的上調導致13個區域內的佔道停車數量驟減,車位一片空蕩。
▲城市的停車位不足,但同時車位的利用率低,造成了巨大的停車資源浪費。圖為2015年4月28日,北京,在望京西園四區內,小區立體車庫停車位變晾衣間惹爭議。
▲2016年8月24日消息稱,停車樓模式有望在北京各大醫院推廣,以解決醫院停車難問題。而若想在中國解決停車的困局,不僅需要基礎建設,還要民眾的合法停車意識同步提高。圖為2016年2月21日,遼寧大連,大連大連規模最大的塔庫式立體停車場。
參考:>中國最貴的鐵皮,就是上海的車牌:有錢也難買,黃牛也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