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來自鄉下的明星們】每個普通的北漂、滬漂、深漂,都是小鎮青年

▲選秀節目中的孔雪兒

本文來源:新氧美學院

微信id:soyoung456

作者:氧叔

前幾天看到有個博主評價,孔雪兒身上有股「縣城女孩」的氣質。

被噴慘了。

在這段描述中,叔看到了一種略微居高臨下的咄咄逼人,讓人很不舒服。

先不說這種一棒子打死的貼標籤,帶著濃濃的「唯出生論」的論調,讓人感覺有被冒犯。

光是這種聲情並茂的diss,就已經讓人看到「偏見」兩個字怎麼寫了。

▲這是有透視鏡嗎,看到孔雪兒心裡去了?

後來這位博主道歉了,大概意思是說,因為自己也是小縣城出身,一路上吃了很多苦頭,很討厭那時的自己。

叔覺得這又有點講不通了,為什麼你討厭自己,就要把這一一系列的臆想都安到孔雪兒的身上呢?

何必把出身縣城的女孩描寫得如此自卑、自負又陰暗呢。

之所以會引起眾怒,本質上是因為她不經意間貶低了每一個出身平凡但是肯打拼、肯爭取的小城市女孩。

她言下之意,覺得自己努力的過程太艱辛了,很傻逼,走了很多彎路,姿態不夠優雅。

可是,沒有那個她,哪有現在的你?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微博下面的評論

縣城女孩,小鎮青年。

叔一直覺得這個話題、這個群體,充滿話題的同時又那麼普遍那麼親切。

小鎮青年這個詞聽起來不那麼洋氣,沒什麼光鮮亮麗高大上的修辭,卻充滿故事。

曾經小鎮青年是在審美鄙視鏈中飽受偏見的一群人。

有血有肉的小鎮青年

每一個不甘平庸的小鎮青年,都有Chanel的夢想,盡管這個夢想的實現是從達芙妮開始的。

2006年,已經走入青春期的小鎮90後們,在郭敬明的筆下讀到「需要用雙手抱住的高級超市的墨綠色包裝袋」的時候,可能會不經意間想起自己家鄉超市裡用的兩毛錢一個手提白色塑膠袋。

而讀到「滿滿一面牆的愛馬仕包」、「顧里穿的新款miumiu絲絨小短裙」的時候,可能就沒有太多概念了。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而來自四川自貢的小鎮青年郭敬明第一次去上海參加新概念作文比賽復試的時候,被上海的繁華驚艷到。

寫道:「在為什麼不讓愛上海的人生活在上海。上海是華麗的巨輪,而我的家鄉是令人啼笑皆非的小城。」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確實,那個時候一線城市經濟發展乘著火箭飛速前進。

而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還處於可能連一家星巴克都沒有的狀態。

荒蕪與繁華,落後與先進,閉塞與開放。

小鎮的對立面是都市。

而我們中間大部分的人,其實都是小鎮青年。

在我們國家的整個人口結構裡,只有7%的人生活在一線城市,93%的人不在。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來自攝影師嚴明的《大國志》中的一張照片,那時很多縣城男孩的縮影。

一個標準的小鎮青年, 他的青少年時期生活在中國的三四線城市,在他成長的過程中,可能還接觸不到一個真正的國際品牌。

他的快樂可能是市中心終於開了一家肯德基,而他的媽媽答應他這次的生日在肯德基請上全班同學一起過。

這種快樂的感覺如此輕盈靈動,以至於在成年後若干年的時刻再度想起,依然覺得可愛至極。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圖片來源:網絡

物質和精神匱乏,但需求和欲望旺盛。

那個時候互聯網開始普及,生活在小城市的孩子們,通過網絡、雜誌、小說,也能看到一個更大、更繁華、更華麗的世界,那里有家鄉沒有的博物館、劇場、記不住名字的牌子。

聽到各種五花八門的音樂,看到各種熱門的、冷門的電影和動漫,見識各種目不暇接的時髦玩意兒。

但那個土壤中沒有精英文化,就必定會誕生低配版。

如果說曾經日本的視覺系催生了曾經的殺馬特家族,南韓愛豆風格帶動了中國淘寶韓版爆款,那麼南韓rapper和廣東淘寶店主則一起輸出了亞逼這種被貶為當代非主流的風格。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叔覺得誰沒有個過去呢,無論收入多少,身處何方,都有追求美的資格。

獨樹一幟的個人審美,也許正是從這些看起來不怎麼樣審美開始的。

最關鍵是,這個時候的我們,已經開始有了自我的審美意識。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Y2K風格

現在的你,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所獲得的審美快樂,未必就比十年前那個第一次做頭髮的小城姑娘更強烈。

小鎮青年是推動世界變化的主力軍。

每個小鎮青年的青春期都是成長越快越難受。

經歷著少年時期日常生活中的平庸和迷茫,尋找機會,去到真正的大城市,去見識那些只存在電視劇里的燈紅酒綠和時髦生活

世界在他們面前展開,一切都在風雲變幻,這些對現狀並不滿足的年輕人,怎麼可能善罷甘休?

小鎮青年是你是我,是我們的父輩、祖輩

小鎮青年分為兩種,一種是依然生活在小鎮的青年,一種是已經離開小鎮的青年。

他們的眾生相,正是中國城鎮化進程70年的縮影。

回到改革開放之初,這個國家絕大多數人都出生在小城鎮。

即使是今天上海戶口的人,也有很多是撤縣改區的。

現在的北京海淀,在過去也曾經是個縣城。

深圳還曾經是個漁村。

賈樟柯的電影里塑造了很多成功的小鎮青年角色。

他們被卡在平庸的日常和荒蕪的想像之間。

他們擰巴、不痛快,因為無力改變這一切。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小武》

而勇敢的小鎮青年也許像是顧長衛《立春》里的王彩玲或四寶,70年代生人在80年代追夢,可惜上升通道狹窄。

王彩玲引以為豪的歌喉在真正的歌劇院只能算是普通,而四寶實現不了自己的畫家夢,只能無奈加入下海的隊伍。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80年代的小鎮青年,通過北漂和高考實現階級飛升的比比皆是。

像《北京女子圖鑒》裡面講述的故事,除了大部分女孩都是真的在靠自己沒有靠男人,劇情的真實性還是很高的。

趕上了好的政策,好的行業風口,普通人也能獲得在老家無法想像的資源和機會。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趙麗穎在橫店跑了7年的龍套,成名後也沒有避諱自己是河北農村出身的。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鞠敬禕的原生條件在娛樂圈普通,家庭背景就更普通了,我覺得她們都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目標。

當然,她們付出了多少也是我們能看到的。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抓住話筒不肯放手的小鞠

每個普通的北漂、滬漂、深漂,都是小鎮青年。

有的人回到家鄉,有的人依然在堅持。

還有人已經通過自己紮下根來完成蛻變,我相信對這些人們來說,人生選擇的範圍都更加寬廣、自由。

確實隨著經濟的發展,現在生活在小鎮的青年,比看似光鮮亮麗的大城市打拼的人過得更舒服,消費更方便,壓力也更小。

你可以選擇努力,也可以選擇不努力,只要你想好你的目標是什麼,並且你願意付出多少。

嘲笑孔雪兒、鞠婧禕是上不瞭臺面的縣城女孩,小鎮青年招你惹你瞭?

出身在大城市的人確實擁有先天優勢。

可是,別人含著金湯匙出身,而我的金湯匙是我自己掙來的,不也是一種痛快?

所有的去處,都與來路有關。

不要忘記曾經的自己,以及想要改變的決心。

出身並不重要,誰沒有個過去?

想通過努力改變自己命運的人,憑什麼被嘲笑?

閱讀原文